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专家诊室 → 文章内容

当前肉鸡病毒病的流行特点与防控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2/12/4 10:07:54 关注:23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当前,肉鸡病毒病肆虐,混感普遍,治疗困难,使养殖户和临床兽医感到非常迷茫。在所有的病毒病中,温和型禽流感、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传染性法氏囊炎是最重要的四大杀手,严重威胁肉鸡业的健康发展。
  1、温和型禽流感
  1.1流行情况 当前,鸡病流行仍以温和型禽流感为主。每年的11月份至次年的4月份都是该病多发期。本病主要通过呼吸、消化系统排毒,通过饲料、饮水、鸟类等横向传播,刮风对本病传播有促进作用。不同日龄、品种、性别的鸡均可感染。中等或低毒力毒株发病率高,如无继发或并发感染,死亡率一般在10%以内。合并或继发感染时,可间接增强病毒的毒力,并由此增加死亡率。导致禽流感发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鸡舍温度的变化。当气候突变,有寒流来袭,鸡群受凉后马上会出现呼吸道病,鸡就很容易得病。
  1.2临床症状 一般表现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或废绝,嗉囊空虚,充满水或空气。鼻液增多,鼻窦肿胀。肿眼,有粘性或干酪样分泌物,结膜充血潮红、流泪,结膜囊肿大。腹泻,稀便呈稀豆浆样、稀奶粉样、稀白面汤样,纯白色、灰白色、黄白色、硫磺色,有些病例呈浅灰绿色或淡黄色,尿酸盐增多,主要在输尿管可见不同程度的白色尿酸盐沉积。部分鸡肿肉,鸡冠和肉髯发紫发黑,肉髯增厚、变硬,触之有热感,腿上无毛处有紫色出血斑。剖检,主要有四个方面的变化:①引起气管栓塞;②引起肾充血。但出现了肾肿、花斑肾和严重肾出血之后,使用通肾药物效果不明显;③气囊中出现干酪样物,引发气囊炎。当前,临床上多见胸、腹腔的气囊中出现干酪样物;④肺脏病变。引起肺脏大面积坏死是肉鸡发生流感的一个特征性病变。
  1.3预防措施 对温和型禽流感,一旦发生,应立即上报政府有关部门,进行隔离、扑杀,积极做好防控措施。鸡舍温度相对稳定是首要条件,应使鸡舍昼夜温差不超过3℃。养鸡场(户)要特别注意天气变化,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标准化鸡舍暖风炉是解决取暖和通风的最好设备;其次,要降低应激,增强鸡的抵抗力。接种疫苗是最常见的应激因素,免疫前必须做好防护措施,尽量减少环境的改变。再次,要控制好鸡舍内部的湿度,避免呼吸道黏膜受损,要保证育雏期湿度不低于65%,中大鸡不低于55%。经常清洗食槽、水槽,清理更换发霉的垫料。生产实践中,有时对鸡群不使用禽流感疫苗反而没事,一旦进行禽流感的免疫,就会出现鸡群大面积死亡。其根源,不是疫苗本身出了问题,而是鸡苗可能本身就潜在着流感病毒。
 H9型禽流感病毒有可能在鸡的气管中潜伏着,而且H9病毒本身也在发生不同的变化。目前的H9型确实没有好的保护性疫苗,效果不理想。但实践证明,有疫苗总比没有要强。因此,加强疫苗免疫还是有必要的。肉鸡可以使用单苗,也可以使用二联、三联疫苗进行免疫。另外注射疫苗时,容易通过注射器针头传播,而且注射时很容易产生应激反应。加强免疫空白期的鸡群保健,提前用中药(如黄芪多糖等)提高免疫力,选用质量好的维生素、鱼肝油。
  2、新城疫
  2.1流行情况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春、秋季多发。如果鸡舍内通风不良,氨气浓度高,特别是鸡舍内温度控制不好、忽冷忽热、饲养密度过大、鸡群抵抗力下降,一旦有新城疫强毒株存在时就可引发本病流行。鸡新城疫在一个鸡群流行时,刚开始多数鸡处于潜伏期,以后的4~6d内,多表现急性死亡,病死率直线上升。随着鸡新城疫疫苗的广泛应用,高发病率、高死亡率的典型新城疫已不多见。目前生产中新城疫多表现为非典型性散发,临床症状与病变不典型,并多以混合感染形式发生。非典型新城疫多发于免疫鸡群的二免与三免间。病鸡群主要表现呼吸道症状和神经症状,呼吸困难、张口呼吸、甩头,与传染性支气管炎、慢性呼吸道病等症状很难区别。
  2.2临床症状与病理变化 临床上有最急性、急性、慢性三种类型。最急性型多见于流行初期,常不见明显的临床症状就突然死亡。急性型病例,发病初期鸡体发热,精神沉郁,减料或不食,渴欲增加。随后出现咳嗽,甩头,呼吸困难,张口伸颈呼吸,怪叫。嗉囊胀满,提起病鸡倒立,有酸臭液体从口中流出。下痢,排黄白色或绿色稀便,有时排出蛋清样粪便,并混有绿色。有的出现头颈震颤。慢性型表现为瘫痪,头颈向后或一侧歪斜,软颈,多伴有下痢,排黄白色、绿色稀便。典型鸡新城疫的主要病理变化为全身败血症样变化,以呼吸道和消化道最明显;腺胃乳头、小肠前段出血,尤其在十二指肠和浆膜处出血明显;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岛屿状坏死隆起于粘膜表面;鼻腔、喉粘膜充血,内部充满污浊的粘液,偶有出血。
  2.3防控措施
  2.3.1做好消毒措施 养殖场大门口、鸡舍门口要设置消毒池,宽度和门口一样,前后长度起码要和车轮一圈的周长相等。先在消毒池里放置一些稻草或草苫子,再倒入2%~3%的氢氧化钠(小苏打)或5%的来苏儿。消毒液的注入量应以浸过草为宜,每天更换一次。鸡舍要严格消毒,并按规定空舍2周后再上鸡,上鸡后坚持每天消毒一次,但在免疫前、中、后至少1d内不可带鸡消毒。
   2.3.2制订科学的免疫程序 一般疫区,可在7日龄用新城疫Ⅳ系+H120点眼、滴鼻,每只1羽份;21~23日龄用新城疫Ⅳ系或克隆30三倍量饮水;本病流行严重的地区,33日龄再免疫一次,用克隆30或Ⅳ系4倍量饮。流行地区建议8~9日龄用La Sota系点眼,同时注射新城疫油苗,24~25日龄用La Sota系苗3倍量饮水,36~38日龄用克隆-30疫苗4~5倍量饮水。免疫操作要规范,点眼、滴鼻要确保疫苗吸入后再放鸡;疫苗现兑现用,不能受热, 30min内用完;用疫苗的前后各1d内不用抗病毒药、清热解毒的中药,疫苗前后3h内不用抗生素、电解多维、维生素C。
  2.3.3早发现、早确诊、早治疗 对疑似新城疫病鸡群,鸡场应封锁隔离,彻底清洁消毒。对30日龄内的肉鸡,用鸡新城疫Ⅳ系苗5~10倍量肌注,勤换针头;多数鸡发病时,肌注高免蛋黄液(同时加入抗菌药物),注射抗病毒药物或用干扰素。管理中,要注意提高鸡舍温度3~5℃,并在饮水中加入多种维生素和电解质。
  3、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主要存在于病鸡呼吸道和肺中,也可在肾、法氏囊内大量增殖,在肝、脾及血液中也能发现病毒,主要通过空气(飞沫)经呼吸道传播,也可通过污染的饲料、饮水和器具等间接经消化道传播。传播迅速,一旦感染,可很快传播全群。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寒冷季节多发。
  3.1临床症状 主要有呼吸型、肾型、混合型三种类型。临床上以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多见,且危害最大。
  3.1.1肾型传支 主要经空气传播,一旦感染传播非常迅速。发病日龄主要集中在20~40日龄左右的肉鸡,但也有早期3日龄感染的个别病例,这除了与鸡舍环境的严重污染外,极有可能与种鸡感染传支病毒有关,因种蛋消毒不彻底,病毒通过蛋壳而感染早期鸡雏。发病前,多受过冷应激。管理水平不同的鸡群,尤其是温度差异较大或昼夜温差较大的鸡群,死亡率差别明显,往往鸡舍温度高且昼夜温差小的鸡群死亡率较低。当然,通风、密度、饲料营养状况等因素也影响着鸡群的发病和死亡率。病鸡精神沉郁,常聚集在热源处。羽毛蓬松,缩颈垂翅。剖检可见机体严重脱水,皮肤与肌肉不易分离。发病鸡群呈双相性临床症状,即初期有2~4d的轻微呼吸道症状,随后呼吸道症状消失,出现表面上的“康复”,一周左右进入肾病变阶段,出现零星死亡,剖检可见肾脏肿大苍白,输尿管变粗,内有大量白色尿酸盐。病鸡拉白色米汤样稀粪,鸡爪干瘪。损伤生殖系统,引起输卵管的永久性退化,鸡群开产后发育、生长不均匀,出现闭产鸡。剖检输卵管严重萎缩。
 病理变化表现为气管、支气管、鼻腔和鼻窦粘膜充血,内充有浆液性、卡他性或干酪样渗出物。气管和鼻道有浆性或干酪样渗出物,粘膜水肿,雏鸡常见黄白色分泌物在支气管中堵塞。肾型传染性支器官炎病鸡还可见肾脏肿大、褪色,输尿管扩张变粗,内有尿酸盐沉积呈点状或网眼状白色外观,肾脏色泽苍白、肿胀,花斑肾。
  3.1.2呼吸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各日龄鸡均易感染。发病日龄多在5周以下,全群几乎同时发病。雏鸡发病初期主要表现为流鼻液、流泪、咳嗽、打喷嚏、呼吸困难、常伸颈张口喘气。发病轻时白天难以听到,夜间安静时,可以听到伴随呼吸发出的喘鸣声。剖检时可见气管内有粘液或干酪样渗出物,气囊浑浊、变厚。
  3.1.3混合型传染性支气管炎 在6周龄以上鸡群均易发生。病鸡呼吸困难、打喷嚏、精神沉郁、闭眼、腹泻。鸡冠、肉髯发红、肿胀,有时可见咳嗽和呼吸啰音。剖检可见气管粘膜水肿,肾脏程度不一的肿胀,尿酸盐沉积,卵泡、输卵管充血、出血。
  3.2预防措施 早期应用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根本措施。没有母源抗体或母源抗体水平很低的雏鸡群,防疫宜在5日龄以内进行。目前使用的疫苗为弱毒疫苗,使用最广泛的是鸡胚致弱的H120株和H52株;H120毒力弱,适用于1~3周龄雏鸡;H52毒力稍强,一般用于4~15周龄的青年鸡,免疫方法可采用滴鼻、饮水或气雾免疫,免疫期3个月。也可用新支二联苗(新城疫和传染性支气管炎)滴鼻、饮水。
  一般情况下,如果一个鸡场、一个饲养小区没有传染性法氏囊炎发病史,第一次传染性法氏囊炎免疫尽量使用弱毒苗,如果在冬春寒冷季节,还可以考虑去掉法氏囊炎在24日龄的二免(仅供参考),以减少疫苗间的干扰及对肾脏的毒性。对肾传染性支气管炎多发的地区,可以在鸡20日龄左右,再加强一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免疫,免疫的疫苗应含有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的疫苗株,如Ma5、28/86等,最好使用多价,至少应与第一次免疫所使用的疫苗毒株有所区别,以尽量扩大疫苗的保护范围。种鸡开产后,应每3个月加强一次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油苗的防疫,以使雏鸡有较高的母源抗体,抵御早期环境病毒的侵袭。
  3.3治疗 发病后应避免一切应激因素;提高舍温2~3℃,加强通风换气,夜间应适当亮灯,让病鸡适当活动饮水;避免使用任何伤肾药物,如磺胺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等;降低饲料中蛋白质水平,在全价饲料中加入20%~30%的玉米糁,并添加适量鱼肝油。有条件的鸡场多补充玉米和青菜;每天1~2次带鸡消毒。鸡群发生肾型传染性支气管炎后:①要考虑使用传染性支气管炎多价疫苗3倍量饮水;②可使用利尿消肿和排泄肾脏、输卵管尿酸盐的药物通肾,最好是刺激作用小的中药制剂,以减少死亡。且不可胡乱用药,更不可一味依赖抗病毒药物,耽误病情的同时,会增加肾脏的负担。
   4、传染性法氏囊炎
  当前,很多地区肉鸡传染性法氏囊炎的临床表现不是很典型,发病初期,多表现精神沉郁,采食量减少,饮水量增加,排白色稀便。投喂健肾药后,粪便颜色往往有所缓解,死亡量也不大。发病3~4d后开始出现缩头死亡现象,死亡鸡只以腹水为主。剖检,法氏囊无明显病变,仅见粘膜潮红,有的水肿,而主要表现为腿部肌肉零星刷状出血,或胸肌内侧有出血斑,明显肾肿,有时可见输尿管中有大量尿酸盐沉积,花斑肾,大多见有腹腔积液。腺胃、肌胃没有典型的出血症状,有的伴随有心包炎。
  用解热镇痛药迅速控制病情,可降低伤亡;从中兽医理论来讲,法氏囊病为湿热瘟病,用扶正祛邪、清热解毒、健脾燥湿的中药,可促进鸡群快速康复;必须配合补肾、通肾的药物,提高舍内温度2~3℃,降低饲料蛋白,以促进机体的恢复。法氏囊受损后,免疫功能下降,易得大肠杆菌病和新城疫,发生传染性法氏囊时,一定要做好这两种病的预防,做到防患于未然;法氏囊病毒为嗜肠道病毒,对肠道有一定的破坏作用,易激发肠道病,也要做好预防工作。因此,发生传染性法氏囊病以后,应投用3d治疗大肠杆菌的药物,在病情恢复7~10d后鸡群用克隆-30苗3~4倍量进行饮水免疫,饮苗1d后,要使用抗菌药饮水,防治肠炎和大肠杆菌病的发生。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山东广饶:猪肉价格上涨2024/6/1 9:45:22
山东聊城:猪肉价格涨幅明显,肉禽蛋价格小幅下降2024/6/1 9:45:13
山东省济南市:猪肉价格持续下滑(5月20日-5月26日)2024/6/1 9:45:00
山东省济南市:鸡蛋价格小幅上涨(5月20日-5月26日)2024/6/1 9:44:49
宁夏:肉类价格稳定(5月20日-5月26日)2024/6/1 9:44:39
宁夏:鸡蛋价格稳中小涨(5月20日-5月26日)2024/6/1 9:44:2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