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专家诊室 → 文章内容

疾病诊断思维方法与疫病防控总体思路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2/20 8:58:24 关注:136 评论: 我要投稿

诊断是疾病防控的基础,没有准确诊断就不可能有良好防治效果。诊断是将获取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测数据经过整理、分析、评价后对疾病所提出的一种判断,是需要长期实践和训练培养出来一个逻辑思维方法,是一名兽医分析问题和解决生产问题最重要、最基本技能。

一、疾病诊断思维方法

(一)诊断总体思路

诊断思维方法决定诊断正确与否。在养殖过程中,存在非传染性疾病和传染性疾病,两者相比,非传染性疾病更加复杂,更难诊断。其中,饲养管理、中毒等因素是当前大多数非传染性疾病的直接原因。传染性疾病大多为条件性疾病,除病原因素外,与饲养管理密切相关。早发现、早诊断是疫病防控的重要原则,每天巡场是一名兽医最基本的岗位职责。诊断应从总体到局部、从整体到个体、从宏观到微观、程序地综合分析和判断,实践证明,诊断总体思路应遵循“饲养管理问题(尤其温度、湿度、密度、饲料、饮水、通风六大关键因素)—中毒病(NH3、H2S、霉菌毒素、药物、重金属等中毒)—病毒病—细菌病—寄生虫病”的程序性逻辑思维判断。

(二)传染病诊断思路

传染病诊断分诊断和确诊。初诊可为疾病防治提供初步方案,也能为确诊指明方向,其防治效果反过来也可验证初诊正确与否,这需长期实践与训练方能提高。传染病初诊应遵循“流行病学调查(包括养殖总体情况、免疫情况、用药情况、发病动物、发病范围、季节性、周期性、防治效果等)—临床症状—病理学—血清学—核酸检测”的诊断流程,但传染病确诊应是病原学诊断,并遵循科赫(Koch)法则。科赫法则是用以建立疾病和微生物之间的因果关系的一种诊断和研究思维方法。

科赫法则最初内涵是:1.每一病例都出现相同的病原,而健康动物不出现;2.从患病动物中分离出病原微生物;3.用病原微生物纯培养物可复制完全一致的临床病例;4.从复制病例中可再次分离出相同病原。科赫法则同样也适用于非传染性疾病诊断。

(三)病料采取和病原分离鉴定

1.传染病病料采取:一是要选择患病动物临床表现一致且典型的病例,最好刚死亡猪或濒死前发病猪;二是可采取病变明显组织器官;三是呼吸道病可采鼻腔或咽喉拭子,消化道病可采肛拭子,生殖道病可采生殖道分泌物和流产物,败血症可采血,因为只有病原的排出才能导致疾病的传染和流行,因此,其相应器官的分泌物和排泄物含有病原;四是可采脾脏和病变器官旁的淋巴结,譬如肺炎病例可采肺门淋巴结;五是用作细菌分离的,应选择分离前几天没有使用过细菌活苗和任何抗生素或抗菌药物的发病动物;用作病毒分离的,应选择分离前几天没有使用疫毒活疫苗或相对应抗体的发病动物。

2.病原分离鉴定:(1)病毒分离选择敏感动物、细胞或禽胚,应选择同源的动物、细胞或禽胚,细胞最好选择病原侵害器官的细胞,可是原代细胞,也可是传代细胞。(3)细菌分离采用人工培养基,尽量选用固体培养基,同时选用鉴别培养基以利于鉴别。(3)根据形态特征、培养特点、生化特性(细菌)、血清学、核酸检测、动物致病性试验等进行鉴定;肿瘤性疾病还可采用病理组织学检查鉴定。

(四)猪场疾病临床鉴别诊断技巧

疾病发生是有规律的,疾病临床表现是有特征的,因此,我们可根据这些规律和特征进行鉴别诊断。这里,我们总结中毒病与传染病、细菌病与病毒病的临床鉴别诊断技巧,其中仍然有许多不足或错误,仅供大家参考。

(1)中毒病与传染病临床鉴别诊断

中毒病与传染病临床鉴别诊断

中毒病

传染病

突然全群的发病或死亡 

一般不会突然全群发病或死亡,发病多为由少至多的发展过程 

死亡多为健硕个体,因健硕个体采食和饮水多,中毒机率大

死亡多为瘦弱个体,因瘦弱个体抗病力弱, 易发病

体温正常或下降(猪正常体温为38-40℃)。

体温一般升高(体温对疫病诊断十分重要) 

食欲基本正常,胃内含有大量未消化饲料

采食量下降,胃无饲料或少饲料,多为水样物

多为尸僵不全和血凝不良

尸僵完全,血凝良好

肝脏和肾脏多为整体性出血和变性、坏死,甚至癌变 

肝脏和肾脏多为斑点状或点状出血、坏死,一般不会器官整体性出血、坏死 

越用抗生素或抗菌药,死亡越多,因药物会加重肝脏和肾脏负担

一般无此情况 

软脚,跛行,甚至骨骼变形(如重金属中毒) 

一般没有骨骼变形

常出现上吐下泻,并拉饲料便

上吐下泻少,且一般不拉饲料便

(二)细菌病与病毒病临床鉴别诊断

细菌病

病毒病

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有效(建议:“321”方式用药,急性病应以注射方式给药)

抗生素或抗菌药物治疗无效(建议:抗体注射,或疫苗,加倍量紧急接种)

体温升高,多为超过正常体温1.5℃

体温升高,多为超过正常体温0.5-1.5℃之间 

多为散发,死亡量小,每天死亡增长量不大,波浪型死亡曲线 

多为蔓延,流行,死亡量大,死亡量巨增 ,喇叭口式死亡曲线

多为急性经过,从发病到出现死亡高峰多为4天以内 

多为急性经过,从发病到出现死亡高峰多为4~7天,甚至更长

病变多为充血、出血和炎性渗出

病变多为充血、出血和坏死 

实质器官(如肝脏、脾脏)肿大明显

实质器官(如肝脏、脾脏)不肿大或肿大不明显 

多为点状出血点,出血点大小均一,弥漫性,颜色多为鲜红色

多为出血斑点,斑点大小不一,颜色多为暗红色 

出现神经症状病例较少,因细菌颗粒较大,不易突破血脑屏障

神经症状病例较多,因病毒颗粒小,易突破血脑屏障进入脑组织

跛行,关节肿胀,关节腔内有炎性渗出物

跛行,软脚,关节一般不肿,关节腔一般没有炎性渗出物

流产,木乃伊胎少见

流产,木乃伊胎多见

腹泻,多为糊状,粪便一般单一颜色。 

腹泻,多为水样,粪便常有多种颜色。

上述两种类别的临床鉴别诊断,在临床上各条目所描述特征并非100%与实际吻合,因此,建议对所有条目相互比对,条目中符合率高的,该类别疾病发生机率可能会更高一些。

倘若诊断是中毒病,应首先切断可能的毒源,以其降低生产损失,随后再进行毒物筛查。倘若诊断是传染病,应通过消除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动物综合措施进行预防与控制。

二、动物疫病防控的总体思路

(一)从动物自身出发的疾病防控思路

坚持优先从动物自身出发的疫病防控思路。因为疾病发生与否,是致病因素与动物机体的抗病力这对矛盾相互斗争的结果。若机体的抗病力超过病原的致病力,则动物健康;若势均力敌,则和平共处,处于亚临床感染;若病原的致病力超过机体的抗病力,则动物发病。我们遇到的病原微生物很多,并层出不穷,且生产中不同季节、不同环境、不同动物所遇到的病原微生物也不尽相同,免疫压力下,病原微生物不断变异,加上突出的细菌耐药性问题,因此,从病原角度出发,我们很难或无法预知和驾驭,因此,从动物自身出发的疫病防控思路显得更加科学,这与中医学中“正气存内,邪不可干”、“扶正祛邪”等健康管理的本质内涵是一致的。

400年前古希腊之父希波克拉底在研究发明西医时也曾经指出:最好的医生是你自己,最好的医生就在人体内,它就是人类健康的免疫系统,60-70%以上疾病是可以通过自身免疫力自愈的。

(二)猪场疫病防控技术层面设计

疫病防控是讲究技术的,而技术是有层面的,就如同我们建房子,一层层建,其中地基最重要,地基不好会影响所有楼层,一楼会影响二楼以上所有楼层,如此类推,疫病防控也是如此。长期实践总结,我们认为,疫病防控技术六个技术层面是:1.保障和维护猪机体结构的完整(皮肤、粘膜、微生态菌群等);2.遵循猪的生活习性,加强饲养管理,避免或减少应激,科学保健(如中兽药“清调补”保健方案),维护心理机能和生理机能正常;3.净化和控制免疫抑制疫病,以垂直传播免疫抑制疫病为优先;4.控制病毒病,以控制烈性病毒病为优先;5.控制条件性疾病(细菌病);6.控制寄生虫病。

(三)“养、防、检、治”综合防控措施

要实现猪场疫病防控技术层面,应采取“养、防、检、治”综合防控措施。

1.养:形成“养重于防,防重于治”理念。实施自繁自养和全进全出饲养模式,加强饲养管理,尤其关注温度、湿度、密度、饲料、饮水、通风等六大关键环节,减少或避免应激,提供全价绿色饲料,防止饲料霉变,保证充足清洁干净饮水。

环控标准:(1)温度:1-3天龄时温度32℃,以后每周下降1-2℃(夏天降2℃,冬天降1℃),维持在20-22℃之间,当温度低于18℃时,需升温保暖。(2)相对湿度:55-65%;(3)风速:0.5-1m/秒;(4)二氧化碳:3000ppm(体积浓度);(5)氨气:小于15ppm(体积浓度)。

2.防:(1)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搞好舍内外环境卫生,对进入猪场人车物料彻底消毒,环境定期消毒,除发生疫情外,不建议经常性带猪消毒,做好防鸟和灭鼠、灭蝇、灭蚊工作。(2)做好疫苗免疫接种,要优先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和免疫抑制性疫病免疫接种,疫苗毒株建议含有流行毒株,以保证疫苗免疫效果。(3)细菌易发阶段,可通过药敏试验选选敏感药物预防性用药。

3.检:(1)严禁从疫区引种(含猪精液),确要引种,需要对相关严重疫病进行抗原(核酸)和抗体检测,检测合格方能引入。(2)逐步建立健康、无重大动物疫病种猪群,通过对种猪种源性疫病定期检测,淘汰阳性,净化种猪种源性疾病,尤其种猪垂直传播性、免疫抑制性疫病。

4.治:(1)一旦发生疫情,按“早、快、严、小”原则,隔离,消毒,倘若是重大动物疫病,除上述措施外,还应疫情报告,按重大动物疫情防控指南进行封锁和扑杀。(2)倘若是病毒病,使用相应抗体治疗,或疫苗紧急免疫接种,2倍以上用量,优先使用活疫苗,紧急免疫接种顺序为受威胁群—假定健康群—发病群;倘若是细菌病,应通过药敏试验筛选敏感药物治疗。倘若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应采取针对所感染各种病原防控措施。(3)病害尸体无害化处理(深埋、生物发酵、焚烧)。

黄淑坚,博士,教授,广东省特色重点学科预防兽医学科带头人,农业农村部动物疫病净化评估认证专家,广东省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专家,广东省畜牧兽医学会副理事长,主要从事动物重要疫病诊断与防控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文章来源:猪业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食源性疾病知多少2021/7/5 19:26:5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