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细菌疾病 → 文章内容

鹿场布鲁氏菌病净化措施探讨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2/22 8:03:06 关注:22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摘要: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危害严重的反刍动物传染病,其主要感染对象为牛、羊、猪。患病畜的主要特征包括公畜睾丸炎、附睾炎、滑膜炎和关节炎,以及母畜的流产和乳房炎。此外,羊、牛和猪型布鲁氏菌病也会感染鹿,这种慢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或者外伤、寄生虫等途径传播。一旦感染,该病很难根治,患畜终身携带,同时也容易传染给人类,造成人畜共患的情况。在一些鹿场该病曾经广泛流行,对鹿产业的发展造成了较大的危害,成为鹿产品质量安全的一大隐患。为此,畜牧兽医管理部门和广大养殖户需要探索疫病防控方案,采取措施净化鹿场,根除布鲁氏菌病,以确保鹿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探讨了布鲁氏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并提出了相应的净化方案,希望对广大同行有所帮助。
  关键词:鹿场;布鲁氏杆菌病;净化措施
  布鲁氏菌病是梅花鹿产业发展的最大障碍,这是一种常见的人畜共患病,其感染率非常高,且存在着垂直传播的风险。该病由布鲁氏菌(Brucella)引起,通常呈慢性经过。初期症状不明显,但随着病情的恶化,梅花鹿会出现食欲减退、体质减弱、皮下淋巴结肿大、生长速度缓慢、被毛蓬松无光泽以及精神迟钝等症状。此外,鹿布鲁氏菌病的特征性临床表现还包括母鹿流产和产出死胎,公鹿则会发生附睾炎和睾丸炎。
  1 流行病学
  1.1 病原特征
  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细菌,属于Brucella属。病原菌可以在哺乳动物体内生长繁殖,主要感染牛、羊、猪、马、狗等动物,同时也能感染人类。该菌以摄取感染源为主要传播途径,如摄入感染动物的乳汁或未煮熟的肉类等。布鲁氏杆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菌,形态为短杆状或稍微弯曲的球杆状,不能形成芽孢。该菌不产生芽孢,不耐高温、高压和酸性环境,但对低温、干燥、低氧等条件却有较强的适应能力。此外,布鲁氏杆菌还具有滞留在宿主组织中、远离免疫系统攻击的能力,使其难以被宿主机体消灭。
  1.2 致病机理
  布鲁氏杆菌致鹿患病的致病机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侵入过程。布鲁氏杆菌通过呼吸道、消化道、眼结膜、皮肤和性器官等途径进入鹿体内,经过相应的侵入途径后,被吞噬细胞摄取并存活于细胞内。其次,细胞内生长。布鲁氏杆菌在宿主细胞中生长繁殖,形成包涵体,使细胞内部分解为小囊泡,并通过小囊泡与外界环境隔离。再次,免疫抑制。在细胞内生长的同时,布鲁氏杆菌还会产生抑制宿主免疫系统的物质,抑制宿主的免疫反应。最后,损伤组织。当布鲁氏杆菌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它们会破坏宿主细胞并释放出来,引起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从而导致鹿出现相应的临床症状。
  1.3 流行特点
  布鲁氏杆菌主要感染牛、猪、羊、马、鹿等动物。患病鹿体内的分泌物,如乳汁、精液、胎盘组织、血液等均可能成为传染源。通常情况下,布鲁氏杆菌通过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等途径进入鹿体内,使其患病。此外,人类接触感染动物的乳汁或未煮熟的肉类等也可能通过食物链进入鹿体内。野生鹿群普遍存在,但在密度大、群体接触频繁的环境中,很容易发生布鲁氏菌病传播。年幼、免疫力低下、疲劳或处于其他应激状态的鹿更容易受到感染。布鲁氏菌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均较高。在人工繁殖场中,由于动物群体密集、卫生条件相对较差,所以容易出现布鲁氏菌病的传播和暴发疫情。另外,在自然环境中,野生鹿群体数量庞大,加之鹿群间交往密集,极易出现疫情暴发。当鹿接触到含有布鲁氏菌的物质时,该细菌渗透进入血液并迅速在全身范围内散布,从而导致免疫系统的反应和相应的临床症状。因此,预防布鲁氏菌病的关键在于加强对传染源的管理控制,并在发现病例时及早进行处理和隔离,以避免疫情扩散。
  2 临床症状
  布鲁氏菌感染后,潜伏期通常为2~4周,但在一些情况下可能长达几个月。在潜伏期内,鹿不会出现任何症状,同时也可对他人或其他动物进行传染。当妊娠母鹿感染布鲁氏菌后,细菌很容易穿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导致胎儿死亡、流产或早产等情况。如果幼鹿在存活的同时也感染了布鲁氏菌,则可能导致其在将来的生殖过程中出现不孕不育的情况。公鹿感染布鲁氏菌后,大多数情况下不会出现明显的症状,但仍会持续散播病原体。当公鹿感染严重时,可能出现精液质量下降、生精功能受损等症状,同时睾丸出现萎缩坏死,从而影响其生殖能力。
  3 病理变化
  布鲁氏菌感染可导致妊娠母鹿的流产和胎儿死亡,同时也会引起子宫、胎膜的病理和组织学变化。流产胎儿严重影响胎儿发育,通常呈现出结缔组织增生、水肿、出血和退行性变等病理改变。同时,布鲁氏菌通过细胞内存活和生长,导致胎儿死亡。在妊娠母鹿中,布鲁氏菌感染往往导致子宫、胎膜的病理和组织学变化,主要表现为肉芽肿和慢性炎症等病理变化。此外,还可以看到血管扩张、充血和水肿等病理改变。
  4 实验室诊断
  布鲁氏杆菌试管凝集是一种常用的检测布鲁氏菌血清抗体的方法,以下是该试验的操作流程和结果判定:首先,准备工作。准备布鲁氏菌培养物;准备补体,将其置于4 ℃冰箱中保存;准备待检血清,收集要检测的血清,并离心去除血细胞和红细胞。其次,操作步骤。在玻璃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布鲁氏菌培养物和相应稀释的待检血清(通常为1:20),混匀后静置约30 min;加入适量的补体,再次混匀,放置于37 ℃恒温水浴中孵育约1 h;观察试管底部是否出现充满气泡、菌聚团或沉淀等变化,如果有,则为阳性反应;如果试管中没有明显的凝集反应,即试管底部无气泡、菌聚团或沉淀等,则为阴性反应。最后,结果判定。阳性反应出现明显的菌聚团或沉淀,是一种比较可靠的判断方法。如试管底部出现杂乱、细小、模糊、弱阳等凝集样式,则需要进一步进行荧光检测等实验确认。阴性反应如试管底部无明显凝集反应,则为阴性反应。
  5 疫病净化
  5.1 确定发病区域和净化模式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划分感染等级,按照阳性感染率将其划分成低感染地区,中等感染地区和高等感染地区,确定流行病分区区域。以此为基础来明确不同的净化模式。布鲁氏杆菌净化主要包括了快速净化、免疫净化和快速控制防控模式。快速净化主要采用检测、淘汰、不免疫接种的模式。免疫净化模式主要采用免疫监测、自然淘汰为主的模式,快速控制防控模式,主要采用检测淘汰免疫为主的方式,不同的地区采用不同的净化模式。一般低感染地区如若经济条件相对较好,疫病相对较轻可以采用快速净化模式,如若经济状况一般且阳性率较低,可以采用免疫净化模式。中等感染地区和高等感染地区,如若阳性率较高,并且近年来持续发病,应该采用快速控制防控模式。
  5.2 净化措施
  一方面构建严格的防御体系。对于鹿所生活的场所、养殖管理用具要落实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定期对鹿进行布鲁氏杆菌病病原检测,严格按照免疫接种程序进行免疫接种,并对鹿的抗体效价进行定期监测。如若发现抗体效价低下,要及时进行免疫接种,对于多次免疫接种抗体不达标的鹿,可以作为阳性动物直接进行扑杀淘汰处理。另一方面要落实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无疫病的养殖场或者种群,应该尽量保持自繁自养的养殖管理方式,如若因扩大鹿群需要对外引进鹿,则需要引进入时从非疫区引进,并做好布鲁氏杆菌病的有效检测。引进之后要认真地隔离观察,构建完善的隔离观察制度,隔离45 d以上,经过两次检测阴性之后才能够合群。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对鹿群进行定期的监测,每年至少进行两次的集中检测。最后一方面落实严格的无害化处理制度,如果发现了阳性鹿应该将其全部隔离扑杀淘汰处理,同群的未被感染的鹿应该放置在隔离点,至少隔离45 d并进行有效的血清检测。在隔离期间要落实严格的卫生消毒制度,隔离期满之后检测没有阳性的鹿群才能够混合养殖,阻断传染源的继续传播蔓延,防止布鲁氏杆菌病的进一步扩散。
  5.3 净化效果评估
  净化效果评估主要划分为两种,一种是无疫病,一种是无感染。对鹿群实时连续监测、扑杀相结合的防控措施,确认鹿群连续两年未出现阳性病例,且未发现布鲁氏杆菌抗体呈阳性的梅花鹿菌,可以认为达到布鲁氏杆菌病净化目标。
  6 防控措施
  鹿场布鲁氏菌病是一种由布鲁氏菌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饮用感染牛、羊、猪等动物的乳汁或不断地引种而传播流行。为避免该病的发生和传播,饲养动物时,应注意卫生和环境清洁,定期对鹿等动物进行检测,并及时隔离治疗患病动物。对于疑似或确诊为布鲁氏菌病的患病动物,必须隔离治疗,并对其周围环境进行彻底消毒,同时对饲养设施进行彻底消毒。兽医人员或者养殖人员在处理患病或者疑似患病动物产品时,应做好手部卫生,避免直接接触患病动物或其排泄物,同时在食用动物产品前进行充分加热,确保消灭布鲁氏菌。针对不同情况设计并实施科学的防治措施,及时消除疫源,降低疫情发生和传播风险。
  7 结语
  总之,鹿罹患布鲁氏菌病的风险极高,这不仅对自身健康构成巨大威胁,还存在传染给人类的隐患。为了有效遏制此类疾病的蔓延,布病净化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包括定期监测、多种检测手段、严格隔离、及时扑杀和无害化处理等措施,可大幅减少鹿布鲁氏菌病的传染源,有效切断传播途径,从而逐步实现种群内个体的不发病和无感染状态。这一技术的推广可以有效促进布病向净化阶段的转变,降低人畜共患病的发生概率,同时促进畜牧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略
  作者:李振,李原,牛洁/山东省济南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来源:《中国动物保健》2023年12月刊
文章来源:《中国动物保健》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特产所牵头起草4项鹿业国家标准2022/2/23 10:44:51
吉林省起草的4项鹿业国家标准获批正式发布2022/1/17 18:34:25
促农增收 致富有“鹿” ——兰陵县趟出特种养殖新路子2021/11/2 11:25:0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