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治疗方案 → 文章内容

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的发病机制及其防治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0/9/17 15:41:11 关注:474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猪圆环病毒属于圆环病毒科,该科是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1CTV)第六次学术报告会新命名的一个科。本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无囊膜。病毒粒子直径为 17nm。病毒基因组为单股环状DNA。PCV对外界的抵抗力较强,在pH3的酸性环境中很长时间不被灭活。病毒对氯仿不敏感,在56℃或70℃处理一段时间,仍不失活。在高温环境(72℃)也能存活一段时间。病毒不凝集牛、羊、猪、鸡等多种动物和人的红细胞。

  PCV能在PK-15细胞上生长,但不能引起细胞病变。它不能在原代胎猪肾细胞、恒河猴肾细胞、BHK-21细胞上生长。有报道PCV也能在Vero 细胞及其他猪源代细胞系上生长,Allan(1997)报道在接种PCV的PK-15细胞培养物中加入300 mM的d-氨基葡萄糖-HCI作用30min,可促进PCV的复制。感染的PK-15细胞虽然不产生细胞的病变,但感染的PK-15细胞内含有许多胞浆内包涵体,少数感染的细胞内含有核内包涵体。

  一、发病机制

  现有研究证明PCV2与相关疾病的发生机制和免疫系统的损害有关。Joaguin等认为:PCV2的感染,对免疫系统的效应来讲似乎是一把双刃剑。实验证明:一方面PCV2和PRRSV或PPV共同感染,表明这些病毒能刺激和激活免疫系统,从而在共同感染猪时,促进了PCV2的增殖。另一方面,严重的淋巴组织病损,包括淋巴细胞缺失和这些组织中免疫细胞亚群的其他变化,是猪严重发病的规律性特征。

  1.免疫系统细胞中PCV2的增殖

  PMWS病猪的特征性损害为恒定地包含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缺失和淋巴器官的肉芽肿,而PCV2核酸和抗原主要从PMWS病猪组织的细胞浆中检出,极少在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多核状细胞的细胞核内检出。病毒可从全身巨噬细胞,包括肝(kupffer细胞)、肺的肺泡和间质细胞及其他任何器官炎症浸润液中的巨噬细胞中检出。在严重的PMWS病猪中能观察到显著的淋巴细胞缺失,但在淋巴细胞中不能或者极少检出PCV2的核酸和抗原。实验证明:病理损害的严重程度、淋巴组织中病毒存在的量和临床后果之间具有高度的正相关。

  众所周知,DNA病毒是在细胞核内增殖的,然而奇怪的是归属DNA病毒的PCV2在单核细胞/巨噬细胞内罕有发现,却在细胞浆内存在大量抗原和核酸。已经知道血细胞和其他上皮细胞或内皮细胞的细胞核内存在病毒标记物,由此推断这类细胞在病毒增殖中起着关键作用,而且单核细胞/巨噬细胞浆内存在的抗原和核酸是其吞噬结果所致。

   2.免疫刺激和PCV2

  现在已有许多实验证明:幼龄易感猪接种PCV2,不作额外操作,可产生典型的PMWS显微病损,但只产生温和的临床病症。而PCV2与PRRSV或PPV 共同感染的猪可产生严重的病症,由此推断巨噬细胞受到PRRSV或PPV有关的激活,促进了PCV2的增殖。或者其他未知因素可能增强了两种共同感染病毒的增殖。PRRSV在全世界广泛分布。在PMWS感染猪中,PCV2和PRRSV共同感染的比例很高,在美国高达20-60%。德国学者 V.E.Ohlinger等对432个PMWS样品的检查结果表明PCV2与PRRS共同感染率高达75.9%。

  如果PRRS和PPV刺激免疫系统和促进PCV2增殖因果关系成立的话,可以假设在强力的佐剂中加入不相干的非传染性免疫原作局部或全身性免疫刺激也应诱发PMWS。这一假设在对3日龄悉生猪的试验中得到了证实:单独感染PCV2的猪没有一头发展成PMWS,而使用不完全Freund佐剂加钥孔血蓝素作肌肉注射,另外用(或不用)硫羟乙酸盐(葡聚糖)作腹腔注射,所有免疫猪都出现了严重的PMWS,然而另外二次分别用3周龄和9周龄的寻常猪作类似的试验,试验猪和对照猪均未出现PMWS。

  上述研究结果表明:在某些条件下,免疫刺激可能在形成PMWS中起着重要作用。这在实际生产中已得到了验证。然而应用疫苗和免疫刺激剂触发PMWS达到什么程度,尚待更多的实验和实例阐明。

  3.免疫抑制和PCV2

  由于免疫抑制而导致免疫缺陷的临床表现一般可见:对低致病性或减弱疫苗的微生物可以引发疾病;重复发病对治疗无应答性;对疫苗接种没有充分免疫应答;在一窝猪中有一头以上发生无法解释的出生期发病和死亡;猪群中同时有多种疾病综合征发生。而这些特征在PMWS的猪群中基本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

  根据病理学、免疫组织学和血流细胞计数(flow cytometric)研究认为,PMWS病猪确实存在免疫抑制。这些研究结果表明:淋巴细胞缺失和淋巴组织的巨噬细胞浸润,是PMWS病猪的独特性病理损害和基本特征,而且此特征与血液循环中B和T细胞减少及淋巴器官中这类细胞的减少呈高度相关;与周围血液和淋巴组织中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谱系细胞的增加呈高度相关。另外己证实的淋巴组织、相关免疫细胞和血液中的细胞有可能存在大量的PVC2抗原。上述变更的细胞群体参与了血液和组织两者的免疫系统,由此推断活动性的病猪至少短暂性地不能启动有效的免疫应答。

 PMWS病猪可发生短暂性的淋巴细胞减少,但深度持续的淋巴细胞减少,不是PMWS的规律性特征。

  上述研究应视为“正在进展的工作”。因为数据的解译可能将被修正。但无疑PCV2与猪免疫系统的相互作用对相关的研究人员、临床兽医、制药业者和养猪业者提出了多方位独特的挑战。

  二、防制对策

  现有的研究己较充分地说明,PCV2与其相关猪病的发生还需要另外的条件或共同因素才得以诱发临床病症。尽管有实验证明,用PCV2蛋白接种猪的尝试,其初步结果很受鼓舞,但实地应用这种疫苗还有一段距离。世界各国目前控制本病的经验和笔者的实践似乎证明,对共同感染原作适当的主动免疫和被动免疫有明显的效果。有选择的预防性投药和治疗,对控制细菌源性的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同样是可取的。但是至今PCV2引起相关猪病的病原和机制尚且未完全了解,因此还不能完全依赖特异性防制措施,只有同时开展有效的综合性措施,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己知共同感染原的免疫

  (1)PRRSV弱毒疫苗接种

  现在的实验已充分证明:一些特定的PRRS弱毒疫苗,对各类接种猪群是安全的,即使怀孕后接种,有可能垂直感染胎猪,但亦不表现对其胚胎期的继续生长和分娩后的健康损害。有文章报道,在两个大型PRRS和PCV2共同感染的发病猪场(年出栏3-6万头,病死率35-40%)实施PRRS弱毒苗的免疫,病死率下降80%左右。诚然目前PRRS弱毒疫苗的远期生物安全评估,不同学派之间还有一些争议,但是实际应用效果是明显的,美国和欧洲都有注册的 PRRS商品弱毒疫苗的生产和供应。目前无论国际和国内,采用PRRS弱毒疫苗免疫的猪场,不论其覆盖面还是应用数量,都在猛增。

  (2)PPV疫苗的接种

  PPV作为PCV2的共同感染原己得到实验确认,但在实地这类疾病一般都是呈散发性的,其原因是绝大部分经产母猪抗体持有率,无论是接种疫苗或自然感染都在95%以上,而仔猪获得的母源抗体,其抗感染的有效持续时间可达100天左右。而未经PCV免疫的初产母猪则可能有较高的发病率。仔猪和育肥猪的发病是否归属PPV为共同感染原,采用病猪二份血清(间隔3-4周)或PCR检测肺中的PPV得到实证,这种针对性免疫,己证实在仔猪群中收到了实质性的效果。

  (3)其他可能共同感染原的免疫接种

  不同猪场的疾病谱常常是不完全相同的,发病猪场首先要确定自身的可能共同感染原,确保妊娠期胎儿和哺乳期仔猪的安全是首先要解决的关键。因此根据不同的可能病原和不同的疫苗对母猪实施合理的免疫程序至关重要。母源抗体消失后的仔猪和育成猪的共同感染病原的确定,有赖于双份血清抗体或病原检测结果,采用合适的疫苗和药物防治,才能收到应有的效果。

 由于因免疫猪霉形体疫苗诱导发生PMWS的几起报道,应当引起重视,但亦不能人云亦云,各个猪场要根据自己的实践加以判断,笔者以为,如果这类高效佐剂疫苗能刺激PCV2增殖成为普遍现象的话,可能在四周龄时进行免疫有关。因为这一时期以后,正值PCV2母源抗体消失后进入一个新的感染期有关,当然尚需实验加以证实。

  (4)人工被动免疫

  各国曾经应用血清疗法,结果不一,但常常获得成功。其大体方法是,从猪场的育肥猪采集血清。分离血清,注射给断乳期的仔猪,一般采用腹腔注射。为了安全起见,必须考虑供血者的选择、血清处理、血清贮存、注射方法等,必须坚持当地法规,竭力推荐实行此法的猪均只能用该场的供血猪。

  (5) “感染”物质的主动免疫

  “感染”物质,通常指本猪场感染猪的粪便、死产胎猪、木乃伊等,喂饲母猪,尤是初产母猪在配种前喂料,能得到较好效果。如有一定抗体的母猪在怀孕80 天以后再作补充喂饲,则可产生高水平免疫,并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这种方法,不仅对防制本病,保护胎猪和哺乳猪的健康有效,而且对其他肠道病毒引起的繁殖障碍也有较好的效果。

  2.一些具体综合防制措施

  分娩期:(1) 仔猪全进全出,两批猪之间要保证合理间隔。(2) 分娩前要清洗母猪。(3) 限制交叉哺乳,如果确实需要,也应限制在分娩后24小时之内。

  断乳期:(1) 原则上一窝一圈,猪圈分隔坚固(壁式分隔)。(2)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3) 降低养猪密度。(4) 增加喂料器空间:>7cm/仔猪(5) 改善空气品质CNH3<10ppm,CO2<0.1%,相对湿度<85%。(6) 猪舍温度控制和调整。(7) 批与批之间不混群。

  育成/育肥生长期:(1) 从断奶后猪移出的猪不混群。(2) 坚持严格的全进全出,坚持空栏、清洗和消毒制度。3) 转到育肥舍猪不再混群。(4) 降低饲养密>0.75m2/猪。(5) 改善空气质量和温度。

  其他方面:(1) 适应的疫苗接种计划。(2) 保育舍内要有独立的饮水加药设施(3) 严格的保健措施(断尾、断齿、注射时的严格消毒)。4) 将病猪及早移往治疗室或扑灭。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TPM设备管理问答(一)2024/4/28 9:34:53
亚洲10大鸡蛋生产商盘点!2024/4/28 9:25:29
异位生物发酵床技术在猪场粪污水处理上的应用2024/4/28 9:24:33
日粮中添加可溶性发酵高粱酒糟对生长育成猪胴体性状及肉品质的影响2024/4/28 9:23:48
2023年全国家禽数据统计2024/4/28 9:16:28
我国种猪进口现状以及趋势分析2024/4/28 9:10:41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