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消化道病 → 文章内容

控制子猪腹泻要多方出击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0/9/27 14:36:29 关注:402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养生产中,断奶子腹泻的问题相当普遍,也令养殖户头痛。断奶子腹泻率在20%~30%。一般情况下,断奶后3天~5天的腹泻率为0.6%;而8天~13天腹泻更加严重,腹泻率达32%左右。该病造成的死亡率可达10%~20%,即使病愈,其生长发育也会受到严重影响,推迟出栏时间,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要控制子腹泻,必须多方出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有效。

  断奶子腹泻的起因

  引起子腹泻的原因非常复杂,主要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腹泻。大肠杆菌通过菌毛/黏附素(细菌表面头发样结构)黏附/定居肠上皮细胞,并产生肠毒素,后者使水和电解液大量流入肠内,从而引起特征性的临床症状。黏附素和肠毒素的某几种组合更多地与新生子腹泻相关,而这些毒力因子的组合可因地区不同而异。

  缺铁性腹泻。由于妊娠母对无机盐胎儿的“胎盘屏障”作用限制了母体铁质向胎儿的传递,致使初生子体内储铁量不足,初生子体内铁的储量约50克左右,而子的快速生长每天需要7克左右,子每天从母乳中最多可获得1克铁,故易造成缺铁。铁是形成血红蛋白和肌红蛋白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同时又是细胞色素氧化酶的成分,因而缺铁时往往造成缺铁性贫血的一级危害,还会造成感染大肠杆菌,并导致腹泻甚至死亡的二级危害。

  补料诱导性腹泻

  (1)饲料抗原导致子免疫力下降。哺乳子母奶提供抗体维持其免疫功能。断奶后,母体抗体停止供应,而子自身主动免疫系统尚未完善,对疾病的抵抗力大大降低。日粮抗原导致子免疫高敏感性,容易感染病原菌,引起腹泻发生。

  (2)胃酸分泌不足,部分饲料无法消化。由于子在出生后4周内胃酸分泌很少,即使到12周,其胃酸分泌量也难以补偿饲料对子胃内环境的缓冲效应。所以,28日龄断奶体重约7千克的子每天分泌20毫升胃酸,这些胃酸只能消化子日采食量的一半多,而其余无法消化吸收的饲料便成为子消化道的负担,激发腹泻。

  (3)日粮pH值过高,病原菌大量繁殖。日粮pH值过高,导致子体内酸度下降,为各种病原菌(如大肠杆菌、沙门氏杆菌、梭菌等)提供适宜的自下而上的繁殖环境(pH=6.0~8.0),有害菌群大量繁殖,诱使子减少,大量水分被重新吸入肠道内排出,进而导致子下痢脱水,甚至死亡。

  断奶应激导致子消化吸收功能紊乱。断奶是畜体环境和营养等各外界因素在短时间内发生突然变化的综合体,日粮同原来的流体变为固体颗粒型,作为主要能源的乳脂为各种淀粉所取代,易消化的乳蛋白为不易消化的植物蛋白所取代(多以大豆蛋白为主),所有这些应激因素均对子生理等各方面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子采食量突然降低,肠壁发生损伤,这为有害微生物大量滋生繁殖,为腹泻等消化紊乱病状的出现创造了条件。尤其是环境应激,如温差超过10℃时,腹泻率就会增加25%~30%,湿度过高也会增加腹泻的次数。

  

  饲喂方式不当,如过度限饲或过度饲喂均会引起饥饿性和过食性腹泻。

  肠道发生的免疫反应

  子断奶后即切断了从母体获得被动免疫的来源,但由于主动免疫,尤其是特异性免疫系统功能还未完全有效地建立起来,IgA+B细胞占主要地位要在4周龄时才能达到成年水平,而IgM+细胞要到3月龄~4月龄才达到成年水平。一旦开始饲喂含有大量植物蛋白的玉米-豆粕型日粮,断奶子就会发生肠道免疫反应,出现腹泻现象。

  研究表明,在引起子腹泻的诸多因素中,原发性因素并不是大肠杆菌,而是由于断奶过程中的应激(尤其是采食了大量的植物蛋白这类的抗原)影响肠道和黏膜免疫系统的改变,小肠绒毛变短,微生态平衡打破。造成了肠道的损伤,使胃肠酶水平和吸收能力下降。新生子肠道有一种“记忆”细胞,它能识别抗原并与之反应,当断奶子接触到从来没有接触过的植物蛋白时,就会发生免疫反应,以消除抗原的危害。但是,当断奶子长期接触这些日粮中的抗原,日粮的抗原物质达到一定量或作用时间后,子就会产生免疫耐受力,从此对这种抗原不再反应。在子没有适应日粮中的抗原或者肠道未产生免疫耐力之前,这种日粮仍会引起子腹泻。

  腹泻病的鉴别

  根据临床症状判断

  导致子腹泻的最常见因素是大肠杆菌病、低血糖症、传染性胃肠炎(TGE)、梭菌性肠炎(CE)、球虫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RE),这六种疾病是断奶前子腹泻病的主要病因。此外,不常发生的某些病症,其主要症状为腹泻的还有类圆线虫侵袭、痢疾(SD)、丹毒和沙门氏菌病;伪狂犬病(PR)和弓形虫病也能引起子腹泻,但腹泻不是其主要临床表现。

  根据散播速度判断

  暴发性腹泻并迅速传播的病症常与病毒感染有关。隐性发生、缓慢传播、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重腹泻症的多见于细菌性疾病或寄生虫病。

  根据发病日龄判断

  根据首次发生腹泻的日龄可大致判断出病因。出生后第1天或第2天发生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低血糖或梭菌性肠炎引起的;球虫性腹泻最早发生于5日龄~7日龄;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轮状病毒性肠炎、痢疾、沙门氏菌病和丹毒引起的腹泻常发生在1周龄以后。大肠杆菌和无乳症引起的腹泻除见于生后头几天,也常见于3周龄的子。各种日龄的子发生急性严重腹泻是地方流行性传染性胃肠炎和伪狂犬病的典型特征。无明显发病时间并可感染各种日龄子的不太严重的腹泻可能是由大肠杆菌病和轮状病毒性肠炎引起的。

  根据剖检结果判断

  剖检发生腹泻的,应重点检查三个部位:一是检查肠系膜内的乳糜管,其内有无脂肪可反映出疾病能否引起绒毛萎缩和降低小肠的吸收能力。传染性胃肠炎的突出变化是乳糜管内没有脂肪,这种现象在轮状病毒性肠炎则不一定见到,而大肠杆菌病则不影响肠道吸收脂肪的能力。二是检查肠的浆膜面是否变红(梭菌感染)或透明(传染性胃肠炎)。三是检查黏膜面是否有出血点或明显的出血(梭菌性肠炎、沙门氏菌病)和纤维性坏死性膜,膜可能为固膜性的(球虫病、慢性梭菌性肠炎)或出血性的(急性梭菌性肠炎、痢疾)。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二育进场助推猪价偏强运行2024/5/15 12:18:21
泾源高端品牌牛肉俏销全国2024/5/15 11:56:03
西藏畜牧业实现首季“开门红”2024/5/15 11:55:21
猪周期反转预期强化,有望出现猪价回升与产能去化共存局面2024/5/15 11:54:08
牧原股份:公司生猪养殖完全成本下降至14.8元/kg,仔猪销售量增长2024/5/15 11:53:24
本月生猪价格震荡,自繁自养养殖利润下降2024/5/15 11:52:50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