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政策解读 → 文章内容

解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2/6/19 9:31:08 关注:464 评论: 我要投稿

一、活动时间: 2012年6月16日14:00—16:00

二、活动地点: 中国科学技术馆多功能厅 206

三、举办单位:

主办:中国科协科普部 中国科协调宣部

承办: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 中国科普研究所

中国科学技术馆 中国科技新闻学会

协办:中国互联网协会网络科普联盟 中国数字科技馆

中国科协网

四、活动主题:

科学认知食品安全——解读《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

五、话题及流程:

14:00-14:10 主持人开场介绍

14:10-14:20 《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的主要内容及作用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14:20-14:30 食品安全科普是当前食品安全的最大挑战

罗云波,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

14:30-14:40 媒体在食品安全知识传播中占据重要位置

刘秀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

14:40-16:00 提问与讨论

六、参加人员

3位专家:

孙宝国,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

罗云波(专家主持人),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教授

刘秀梅,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CIFST副理事长

 

主持人: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今天神九上天,我是来自北京科教电视台的主持人,我个人因为工作关系经常要接触这些信息,今天看了半天,发现很多媒体在关注的是神九飞行员上天之后的衣食住行,特别是第一次实现女飞行员上天,包括厕所是不是要分开,摄像头要不要遮蔽等等信息。其实一方面天上的事情我们要注意,但是真正老百姓最为关注的还是生活中的衣食住行,特别是生活中食品安全的问题。

今天是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第16期活动,是中国科协于2011年开始举办的科普活动,每次活动都会有一个主题,邀请该领域知名的科学家、专家与媒体朋友面对面,对于老百姓和公共安全相关的很多科学议题进行一个非常理性、轻松、平等、活泼的交流。

今天我们将交流的主题是关于食品。有一个背景需要跟大家介绍一下,因为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共同制定了2012年《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如何理解这个大纲,如何进行科学的宣传,也是这次活动讨论的主要方面。

今天还有一个专家主持人的搭档,为大家隆重介绍一下,罗云波老师,他也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院长。接下来的时间交给罗老师,您为我们介绍一下今天活动中具体要讲哪些内容。

 

罗云波:

今天我们主要是配合《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跟媒体的见面会,我们为什么要对科普如此重视,在今天食品安全的形势下,科普宣传到底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我想今天可能要跟各位媒体进行讨论。

科普宣传离不开媒体,有了媒体,科普宣传才得以让一些科学知识、科普知识,让每一位消费者和公众知道。所以,媒体是首先需要科普宣传的,只有媒体明白了老百姓才能明白。现在我们出现了一些问题,可能也是由于我们在沟通和宣传上出现了一些问题。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位专家,我首先要介绍一下孙宝国院士,他是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时也是北京工商大学副校长,欢迎孙宝国院士。另外一位是刘秀梅教授,她是国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研究员,同时也是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副理事长,欢迎刘秀梅教授。今天参加的媒体很多,这里有一个媒体名单,我不一一说了。现在就《宣传大纲》的主要内容,请孙院士给大家做个简要的介绍。

 

孙宝国:

各位朋友,非常高兴。刚才主持人讲,我们这次“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是第16次活动,我是第二次参加这个活动,很荣幸,再次赶上了热点话题——食品安全。

我们有一个食品安全办和中国科协《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启动仪式,借此机会向大家简要介绍一下这个大纲。为什么要起草这个大纲呢?大家都体会到,食品安全需要科学普及,我们需要进行规范、引导、指导,这是我们起草这个大纲的出发点之一。这个大纲的主要内容分三部分:

一是要介绍一些食品的基本知识,比如食品安全的概念,这个概念是按照《食品安全法》的定义,食品无毒无害,符合应当有的营养和健康要求,对人体不造成任何急性、亚急性和长期危害,对这个概念我们有一些具体的解读。

我们要告诉大家食品安全与食品风险有关的问题,包括要认识到食品安全没有零风险,为什么没有零风险?我们怎么把这个风险化解到最低,我们还要告诉大家食品安全与健康之间的关系,也要介绍一些食源性疾病对食品安全的影响,包括国家的食品安全标准需要做哪些工作。

还要给大家讲解一下食品添加剂的知识。关于食品添加剂,我们要告诉大家食品添加剂跟非法添加物的区别。从这方面来讲,我们在认知上还有很多误区。食品产业链,我们要构建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的食品安全链条,这个链条每一个环节当中存在什么风险。

转基因食品,关于转基因食品我想补充讲一下,我们罗云波院长是这方面的专家,他已经做过几次的科普报告了,我听了以后,心里就感觉到特别明白。保健食品跟特殊膳食食品跟新资源食品,这方面的知识也要介绍给大家。关于平衡膳食的问题,现在很多消费者缺乏基本的食品营养跟营养平衡的知识,我们要通过宣传给大家补充这方面的知识,也让大家不但敢吃,还要会吃,吃出营养、吃出健康。

第二,食品产业链与食品安全之间的关系。包括农业生产与食品安全,我们国家几次严重的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由于食品原料出了问题,比如2008年的“三聚氰胺”奶粉,是因为我们的原料乳出了问题。去年曝光的,其实我们从2001年就发现了的含有瘦肉精的猪肉问题,我们从猪饲料那就出了问题。这些问题我们要让大家了解。其实我们还要让大家了解更多的食品的原料,包括粮食、蔬菜、禽蛋奶,包括农药残留超标、瘦肉残留超标,包括类似重金属这样的有毒有害物质超标,将会对我们食品安全造成影响。

另外,我们要给大家普及食品加工与食品安全的知识,大家都知道安全的食品是生产出来的,到底怎么生产出来,怎么生产是安全的,是不是在家里厨房里做的就是安全的,工业化出来的就不安全了呢?这些问题我们通过科普宣传给大家一些解答。食品流通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消费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消费过程中,在我们食用之前也有一些影响食品安全的因素。

第三,食品安全监管的问题。我们国家的消费者对我们国家的食品监管还是有些看法,觉得我们有些地方可能监管不到位,监管缺位,我们想通过这个把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总体情况给大家介绍一下。包括我们国家食品的加工企业,保守的说有50万家,我们国家有营业执照的餐馆跟摊点也有400多万家,这样大的规模,给我们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当然也会存在一些食品安全的隐患。二是我们想普及一下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在逐渐完善,但是完善的速度好像跟我们公众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这方面我们怎么迎头赶上。三是要健全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监管体系,这个监管体系是有中国特色的监管体系,在国务院食品安全委员会及其办公室统一协调之下,我们各个部门、各个地方怎么实行这个监管。通过这个科普大纲,我们希望做到我们国家有关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能够做到系统化、科学化,甚至逐渐走向标准化,我们给公众普及有关食品安全的准确的、全面的、客观的一些知识。

通过这些食品安全知识的普及,来有效化解我们国家公众对食品安全问题的恐慌,也通过这次安全知识的普及,来促进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状况的进一步好转,而最终我们要促进我们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促进我们国家人民群众的消费水平,特别是食品的消费水平,维护食品安全、维护人民健康、维护社会稳定,做出作为食品科技工作者应做的工作。《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的主要内容就先给大家简单介绍这么多,我想各位朋友更关心的也许是食品安全的热点问题,我就介绍到这里,谢谢大家。


罗云波:

谢谢孙院士,刚才他简要地把科普宣传大纲做了一个介绍。的确,《宣传大纲》是第一次在我们国家以政府的行为来启动食品安全领域的科普宣传,这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我们国家有庞大的食品工业,我们的人口非常多,有那么大的消费群体,食品安全是我们每个人天天遇到的事情,也是我们天天都在担心和关心的问题。从过去来说,我们在宣传方面的确没有非常系统从国家的层面对那么大的一件事情进行科普宣传,它成为了我们食品这个产业的短板。如果我们看看发达国家,在相应食品工业发展的同时,食品的科学普及也抓得非常紧。在中国,不断出现的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使得消费者的神经绷得非常紧,大家不知道该吃什么,常常问,罗老师,你说现在什么还能吃?显得空前的焦虑,这种焦虑甚至大于不安全食品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另一方面,我们的科普宣传又没有让这些老百姓能够非常明白,现在媒体很发达,尤其像微博等一些新媒体,网上传的一些传言,有的时候就是以讹传讹,弄得大家越发紧张。因此,系统的科普宣传非常重要。现在我们国家第一次把科普宣传上升到国家层面,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科普,很多时候老百姓的焦虑和紧张是由于他不知道,如果他一旦知道了这个风险,他自己就能够进行平衡和判断,最怕的是蒙在鼓里。

我们坐飞机都有一个体验,上升和下降的时候都要让大家把遮光板打开,就是当你完全看不到外面的时候你会非常紧张,如果你有一个参照物,知道你在不断下降或者不断攀升,就不会那么紧张,会有一种安全感。同样,如果你掌握的知识很多,你会觉得你对林林总总食品安全的信息可以做出自己合理的判断。

刚才谈到我们启动的这个系统的食品安全科普宣传,涉及了食品安全领域的方方面面,比如大家普遍批评的管理体制,为什么我们国家要选择这样的管理体制,道理在哪里,国外是怎么管的,优缺点到底怎么样,通过科普宣传使得老百姓能明白,他就不会完全以批评的形式来考虑这件事情。

比如一些食品新标准的出台,这些标准是进步还是退步了,通过科普宣传也会使大家得到明确的判断。我们还可以通过科普宣传使大家知道食品生产加工过程中都有哪些要素、哪些方面、哪些环节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作为一个消费者怎么样在食物消费上和选择上尽可能规避这些风险。同时,通过科普宣传我们还可以知道食品不是零风险,任何事情都不是百分之百没问题,食品也是如此,不是零风险的,安全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等等,这些都要通过科普宣传让消费者知道。知道了以后,消费者不会像今天这样不知道该吃什么。

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使得我们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而对我们的食品工业有一个正确的态度和看法,为我们未来的食品安全的发展和食品工业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使得我们国家的经济能够更好,我们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投入才可能更多、安全水平才能更高,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现在食品安全关乎到老百姓,它是一个基本的民生问题,也关乎到社会的稳定,稳定对我们来说尤其重要。

中国今天发展得那么快、那么好,跟这个稳定的大环境是分不开的。我们在这方面进行科普宣传特别重要,过去我们仅仅是零零星星地做一些工作,这些工作不系统也不全面,现在国家开始重视这个问题,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探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这件大事情,希望今天的交流作为一个开始,使得食品科普宣传通过媒体走向一个规范的起步,走向一个常态的宣传,使得我们老百姓的知识越来越多,老百姓的素质越来越高,食品越来越安全。

至于怎样把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做好,谈到宣传就离不开媒体,媒体在里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应该说是至关重要的作用。现在媒体非常发达,在传播安全知识、曝光食品安全事件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我们也在想,如果没有媒体来揭露这些食品安全的事件,我们今天的食品市场的进化可能也得不到目前政府和社会的重视,媒体在其中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下面请刘教授就食品科普宣传与媒体的一些想法谈谈她的看法,因为刘教授除了自己的科研工作以外,也常常从事科普宣传工作,当然就离不开跟媒体打交道,让刘教授谈谈她的体会。


    刘秀梅:
    谢谢主持人。作为我本人来讲,非常高兴能有这样的机会和在座的各位媒体进行一下信息交流。我刚刚接到这个题目的时候,说心里话有点不太有底,因为不像我讲专业、讲标准、讲微生物、讲食品安全、讲食源性疾病,这些东西我有这么多年的积累,我不用做任何准备,任由大家问问题。
在今天这样的场合,专门把“媒体在食品安全科普中的位置”这个题目给了我,我觉得非常忐忑,特别是面对各位媒体朋友。但是我又觉得,这项工作确实很重要,我们的沟通也很重要,所以我也非常荣幸把这样一个话题提出来,大家坐在一起进行交流。
今天确实是个好日子,我们“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是第16期,又是“神九”要上天的日子,还有今天是我女儿的生日,所以我觉得今天这个日子对我本人来讲确实很重要。讨论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今年4月份在友谊宾馆召开中国“2012年食品安全论坛”的时候,也举办了以食品安全为主题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国内外专家坐在一起讨论了关于食品安全的问题,事隔仅仅两个月,科协又进行了第16次活动,这么短的频率连续讨论食品安全,这本身就说明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至于这个题目的重要位置不需要我再多说了。

我还有一点体会,刚才罗院长讲了媒体的重要性。我一直在讲,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水平,从整体来看有政府监管,有企业的第一责任,还有科学家的科研支撑。同时对广大消费者来讲,对社会来讲是一个科普。食品安全科普为什么这么重要,《大纲》讲了,刚才孙院士也都讲了。我们之所以要抓科普,就是要在全社会普及这方面的知识,媒体在这中间确实是举足轻重的,特别是现在开放的社会,现代化的信息时代和整个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需求,媒体的位置确实很重要。人才的培养靠教育者,食品安全的科普真的要靠我们媒体。

    下面我根据我自己的理解谈四个观点跟大家交流。第一,在食品安全保障的这条战线上,专家跟媒体实际上我们应该站在一条线,我们要对话,我们的目标应该是一样的,最终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要把食品安全的水平提高到一个更高的层面,我们共同保障全社会的食品安全。现在北京已经盛行到郊区租用农家院,周末带着孩子去体验生活。甚至有的人会在楼顶上种菜,这些事情作为兴趣、作为生活的调剂可以做,但是最终的食品安全不能靠你自己来保障,一定要靠全社会。全社会有不同的角色在负责不同的任务,在食品加工行业离不开他们。这个行业还是要持续有效健康发展,来保障我们的食品安全。
同样,作为媒体来讲,无论我们是揭露、暴露哪些事情,我个人觉得同时还应该树正气,我们要发掘在不同行业里为食品安全保障做出贡献的政府部门、科学工作者、企业和媒体,我觉得大家在这方面都做了很多很好的工作,我们要站在一条战线上,为了同一个目标,要一分为二来看问题,把问题揭露出来,怎么样把它解决,我觉得这是一个目标。从这点来讲,我希望跟媒体再做进一步的沟通。

第二,近几年我体会最深的,是媒体的信息来源和报道的科学与公正的问题。信息来源,现在我们所有谈的问题都是个别的,不管是食品安全的问题也好,或者媒体报道当中的不实或者偏颇也好,都是个别现象。从整体来说,媒体这几年做了很大的贡献,起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不管是政策和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在这里面都有很多很好的表现。也有很多媒体真的是很不错的。可能还有些问题,就我和媒体接触的一些体会,我想和大家交流一下,比如现在最直接、最正规的来源渠道是政府,很多媒体跟政府之间都有很多的关系,卫生部近几年来在新闻办,在标准发布之前或者事件处理之后可能也要召开媒体的沟通会或者媒体的见面会,大的方面就不说了,和食品安全相关的方面也经常有报道。

特别是最近,比如温家宝总理亲自主持了国务院的常务会议,要加强食品安全工作。当时媒体上报出来了鲜亮的字眼:我们国家很快要建立信用档案,还有的提到国家会加大违法的整治力度和成本。这两个事确实都很好,但是当我看了这个标题,再看内容的时候,实际上整篇是全面的报道了温家宝总理在会议上布置的六项任务。

对加强食品安全工作方面提了六项,有健全食品安全监管体系,严格食品安全监管,落实生产经营者的主体责任,加强监管能力建设,完善食品安全政策法规和动员全社会的广泛参与。这六项,从政府角度讲了怎么加强力度,改善我们的工作。信用档案只是在第三条对经营者主体责任提了一下,就是政府要建立信用档案,实际这个事情是一个策略,一个方法,建立信用档案之后,同样就把生产责任、经营者责任明确了。我在看到这个报道之后,我的第一印象是,我觉得没有突出重点,如果提炼重点的话更有利于在社会上宣传政府在这方面的决心,同时也监督政府在六项任务里面的完成情况。

6月11号在食品安全周的启动仪式和分论坛上,我也被邀请做了发言,介绍了我们国家食品安全标准的科学与进步,其中我谈到我们国家在过去两年多不到三年的时间,制订修订食品安全标准200多项。但是也谈到食品安全标委会、审批委员会对2012-2013年有这样一个计划,要对现行的和食品相关的标准进行清理,现行的标准有4916项,将近5000项。我的意思是说,我们现在的食品安全标准是强制性的,是国家唯一的。但是那几千项,恐怕我们所有食品企业都要面临着这些标准,因为都是现行有效的,都要面临着不同部门的行业标准来应对、来解决,我觉得负担是很大的。

政府在清理这个标准过程中也要花很大的力气,希望在未来一年半时间里把这些标准进行系统的清理,把和食品相关的内容都会归到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当中。我的发言讲得是很清楚的,但是有的媒体报道,标题题目是“我国食品安全标准两年增加了25倍”,这样的报道,题目很吸引眼球,但是并不是事实,并不是我要表达的本意。

另外,在网上,有的是第一手资料,有的是传播来的。有些信息如果不是通过官方渠道,或者你自己不能确切知道这个事情的来源,从跟贴得来的信息是有风险的。我们作为媒体要专业,如果成了非专业信息的传播人,后续我们在食品安全中也有责任。其实任何一件事都有风险,政府也面临着风险,企业也面临着风险,我认为媒体人也有风险。

能力建设问题,各行各业都要考虑能力建设,我们的媒体其实挺不容易的。我也接触了有些资深媒体人,对食品安全标准这些都很懂,他们都知道轻重缓急,在乳品清理等的标本出来以后有部分媒体也非常清楚,也跟我们交流说他们知道这是怎么回事。但是大部分媒体,媒体本身,下面这些记者代表不了你那个报社或者新闻社的水平,因为我个人觉得这个具体的队伍真的还需要下力气给自己补课,或者你们有懂专业的人来辅助一下,来共同完成相关的事件报道,这样对你们有利,对培养年轻人有利,更对全社会有利。

最后,提几点建议。这几点建议也是我个人的想法,供参考。建议总题目叫“广交朋友”,下面我们可以有不同层次的朋友交。

一是和非政府组织,比如中国食品科技学会,我们三位都是中国食品科技学会的理事长,而且这个学会承担了中国科协负责的食品安全科普的任务,《宣传大纲》制定等相关工作,这个学术组织的团体包括专家、政府、企业、大学甚至媒体,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组织,或者其他一些专业的学术团体,这方面应该有一些固定的渠道来沟通,你们需要什么的时候,在不清楚、不了解的时候,可以有这些资源来提供,我们来共同做些事情。

二是和政府。很多食品企业都有法规标准部门,他们有专人跟踪政府的法规标准,你们是否也可以在你们的组织当中设这样一个和政府沟通的机制,第一时间能够获得政府的正确的声音,我觉得这个渠道和形式可以借鉴,为什么我们现在很多食品行业已经不再是大企业怎么着了,很多食品行业都在进步,他们的进步除了技术和经济实力的发展以外,对标准的理解和沟通也是他们进步的很好的表现。过去媒体报道“企业绑架、国标绑架”,这个说法我是很反对的。你现在要了解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过程、制定程序,经过了多少时间、多少专家的复议,多少的研讨会。企业的参加是必须的,如果没有食品行业参加,这些官员、学者坐在那儿闭门造车,是制定不出食品行业中可以使用的标准,所以一定要有沟通。

三是和专家的沟通。你们也应该建立食品安全领域里相关的专家数据库,你有些事拿不准的时候,你可以一个电话、一个E-Mail,或者几个人召集在一起为你们服务。如果大家做这样的沟通,将来肯定会改变这样的现状。现在有的专家可能有点回避,不敢讲,就是因为讲完以后有的话不是他的本意,或者是截取了他讲的一部分,比如他讲了两点,共同来佐证,你只写出了一个,偏颇了另一个,各位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最终还是回到,我们是一条战线上的战友,为了保证食品安全,我希望我们大家同心协力、共同努力。

罗云波:刚才刘教授把她跟媒体的一些认识和体会给大家做了一个交流。

主持人:

首先非常感谢三位专家的发言,从微观到宏观,特别是听到刘老师的话,我相信刘老师每天在看报道的时候都是咬牙切齿的。她提到的很多问题我们媒体朋友都深有感触,比如我以前在做一些关于食品安全的节目,其实老百姓是很喜欢看的,比如我曾经在央视一个节目中当嘉宾,也是作为老百姓的报道,以一个嘉宾的身份交流一些关于食品生产的问题,然后我就上网,我也要搜集资料,搜索各个媒体同仁对某些问题的调查,也是看到介绍很多专家的采访,然后把我看晕了。我的经验就会告诉我,可能这个记者是刚刚过生日的实习生,确实是很浅尝辄止,很表面的了解就发布这篇报道,作为公众获得这些信息的时候在网上一搜,这篇报道告诉我是对的,那篇报道是错的。刚才罗院长说得也很对,飞机下降的时候为什么要打开窗户,世界上第一条地铁也是这样,刚开始地铁没有窗户,在地底下怎么看,到地方就行了,结果很多人都得抑郁症了,因为看不见。

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媒体朋友们,我们也希望建立数据库,我们也希望到哪能找到专家,找对专家,专家们也特别希望和我们交流,到底怎么交流,接下来的时间留给各位媒体和参会的朋友们,有什么问题可以提问。


 
提问:

听了三位专家的发言,也结合我自己的观察所得,我想提出一个困惑和现象,比如就在我们开会的前两天,报纸上又登载了所谓采用工业盐做的毒酱油,还有一个是药袋苹果,这样的现象还会层出不穷、防不胜防,过去还有句话讲,消费者要学会保护自己,现在可能会成为空谈。

这样的现象不断出现,反过来也印证了一个普遍现象,还有什么东西能吃。我也听到各位专家的同行也有埋怨,认为很多食品现象可能没有那么严重,比如孙宝国院士就认为,有些食品添加剂的跟非法添加剂搅合在一起了,媒体报道可能有失误,有放大效应。因为食品科普的欠缺,导致很多困惑和焦虑,以后可能还会不断出现这种食品问题,比如药袋苹果,可能还是一个方法问题,不一定有多少标准问题。以后再出现这样的问题,我们国家到底谁来承担这些责任,谁来监管和督促。

第二个问题,出现那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我们相关的标准欠缺,还是有了标准不太执行,或者执行力度不行。第三个问题,刘老师提到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六项措施其中一项是完善食品安全的政策法规,能不能请各位专家勾勒一些,所谓完善法规将涉及哪些主要内容?谢谢。

主持人:你刚才的几个问题先请三位专家进行一下分工。

罗云波:第一个问题是关于工业盐的问题,那么庞大的食品工业,目前我们国家食品工业的状况是以

小企业、小作坊为主,可能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至于谁负责,《食品安全法》说得非常清楚,生产者是第一责任人,对于食品安全来说,地方政府要负总责,从责任来说,一旦出现这种事情,一旦核实了都会有相应的部门积极跟进去处理这些事情,过去我们国家涉及到食品安全监管的部门有很多,这些部门现在主要的问题大家都觉得是分工可能欠进一步明确,另外可能还有一些灰色区域,有一些重叠、有一些交叉,现在我们国家这个层面上有了国家的食品安全委员会,国家食品安全委员会下面的一个办事机构是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办公室,可以协调各个部门之间的食品安全的监管工作。

另外,我们这些年也开始在建设各个地方政府食品安全协调部门,这就使得食品安全监管成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分散的。比如像吉林省,成立了省的食品安全办公室,又在各级政府,比如要到县一级也成立食品安全办公室,这样就使得食品安全的监管有了强有力的综合协调,而不会出现分工不合作、相互扯皮、交叉重叠等等这些现象,应该说这些是取得了很大进步。另一方面,有些省市明确了食品安全综合协调的部门,比如现行的农业部门、质检部门、食药部门,比如上海就明确食药部门是牵头单位,其他部门受它的综合协调。

今天我们在这里谈食品安全的科普,科学普及就是要让人知道,一旦出现了这种事情以后,对我们可能产生的危害有多大,比如工业盐放到酱油里,在哪个批次,量有多大,可能流到的范围,我们接触到的是什么情况,因为任何东西都有一个量效之间的关系,对于用工业盐这种违法行为我们要坚决打击。但是出现这种情况以后我们是不是就紧张得不得了,我觉得这是科普要解决的问题。消费者知道,尽管出了问题,但是有各个部门已经跟进处理这个问题,量有多大,是不是召回了,是不是销毁了、下架了等等,可以看到这方面的情况。刚才你谈到关于标准的问题,我想刘老师来讲一讲。

刘秀梅:

刚才我在前面已经讲了,我们在1995年是《食品卫生法》,当时配套的是《食品卫生标准》。在有《食品卫生标准》的阶段中,当时和食品相关的有卫生标准、产品标准,卫生标准是由卫生部跟国标委联合发布的,因为食品卫生标准是和人的健康和生命相关。现在《食品安全法》颁布之后,《食品安全法》第三章就是食品安全标准,在食品安全标准里又列了八大项,其中第一项讲的是食品安全中的致病微生物、污染物、农药残留、剩药残留等等这些的限量。所谓食品安全,对人体健康产生负面的影响,也就是说对人的健康甚至生命威胁最大的就是食品安全标准的第一大项,就是这些有毒有害物,这些的实质也就是原来食品卫生标准的主要内容。

食品安全标准委员会成立之后,一是先把乳品标准进行了清理,2010年,也就是三聚氰胺事件之后,清理整合之后发布68项标准。2011年又发布了一些食品添加剂的规格标准,还有一些基础标准,包括食品当中真菌毒素的限量,包括与包装食品的标签通则,还有食品营养强化剂的标准等等,这些基础标准都是对整个食品行业有用的。还有两项重要的技术标准还没有发布,已经征求完意见了,一个是食品当中的污染物限量,还有食品当中的致病菌限量,这两个标准是与食品安全息息相关的两个重要的技术标准。如果按程序,今年年内应该会发布,希望大家直接登录卫生部的网站,这些都是公开的,网站上专门有一栏食品安全,包括发布一些通知,征求意见稿,标准的修订版本和最终发布版本全在这个网站上,整个社会关注,媒体也应该了解这个,跟踪这个网站,所有信息都能拿到。

食品安全标准应该是关注那些对人的健康生命和最重要的这些指标,我们现在关注的这些指标跟国际上关注的是一样的,有害微生物、污染物等等,为什么关注这些,像有毒有害物很多是环境、大气等,食品里面不应该有的,随着食品生产加工过程带进来的,这些问题相当于是自然的或者是生物界、外界污染的,这些东西我们要避免。

一些违法添加物,包括工业甲醇制酒,包括工业用的加工助剂,不允许用在食品包装材料里的那些东西,凡是工业用的,不是食品级的,违法添加,不可能所有未知的都建立方法、建立标准,那就属于我们的关注点有点偏颇了,坏东西太多了,我们防不胜防,我们现在要管好可能对人体生命健康有害的,在贸易当中引起争端的这些重要的物质肯定是要优先定标准。

对于卫生部近期的计划,到2013年之前要把这5000多项先清理了,5000多项最后可能留下200项,那些和食品安全指标没有关系的东西,现在可能要放到行业里,行业产品里可能会关注,但它不是食品安全指标,就交给行业、交给社会来制定标准或者制定规范。但是在2015年以前,食品安全标准的体系希望还加强一部分,就是关于规范。

食品生产经营规范是现在我们国家食品企业跟国际发达国家距离最大的一块,从行业来讲,要加强生产规范,加强过程控制。食品不是检验出来的,是生产出来的,所以生产的全过程是最重要的。现在就讲,政府和企业和专家共同把不同行业里生产规范给完善了。如果你按照规范做,最后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不安全的因素影响食品安全,影响消费者健康。

罗云波:

刚才反复提到卫生部食品安全标准,现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卫生部负责制定中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因此,卫生部颁布的食品安全标准就是国家标准,它代表国家在宣布标准。当我们一些媒体过去也看到卫生部刚刚颁布一个国家标准,是代表国家在发言,马上新闻媒体就说这是倒退了,来进行一些评价,甚至有一些主流媒体。

我就想,遇到这类问题的时候,应该是跟卫生部门进行沟通,能够得到确切的消息,然后再进行报道,不然的话,刚刚国家这么说,媒体这么说,老百姓是最倒霉的,无所适从。另外,刚才谈到一个标准,一些有毒有害物质要不要有标准,那些东西本身就不应该加到食品里,比如说工业盐就不应该加到食品里,所以不需要制定什么标准,所以要加大执法力度,杜绝这种情况。至于非法添加,孙院士有没有什么评论?

孙宝国:

我简单对这个问题补充两点。第一,工业盐,包括以前大家遇到的工业酒精,我们国家只要确定是工业的,就是不能在食品当中使用的,比如我们用的是食盐,所以在任何食品当中使用工业盐,这是一种违规违法行为,这种行为怎么办呢?按照有关的法规来处理。第二,用工业盐生产的酱油,这个酱油会不会对消费者造成危害,要做食品风险评估,然后给大家一个交待。应该是解决这两个问题。

罗云波:

往往一出现非法添加,老百姓第一反应就是我们国家有没有标准,认为是标准出了问题。科普宣传的目的是让媒体人知道,它不是标准的问题,是违法犯罪的问题,就是要打击。


中国经济网记者:

我的问题提给三位在座的专家,因为我们前一段也开了一个第四届食品安全论坛,在会上企业代表也反映一种情况,他们也有一种质疑,说前一段时间上海的某个专家提出关于牛奶中含有激素的说法,说牛奶中现在含有30多种激素,可能其中只有部分是可以检测出来的,而大部分是无法检测的。就有人质疑,检测都无法检测,他怎么能确定牛奶中一共含有多少激素呢。这个事件在媒体曝光之后就没有任何正面解释和合理的说法,请问现在在座三位专家如何看待这个事情?您认为这个事情如何处理比较好呢?

主持人:包括媒体后续要怎样跟进报道是正确的?

罗云波:

要让消费者和大家都知道,我们吃的食品都是从活物来的,不管是植物的还是动物的,都是活的东西,活的东西它必然要生病,生病了就必须要治疗,如果生病了不治疗,可能以它作为原料吃到的食品会更不安全。在养殖环节当中肯定要用一些药,比如说抗生素等等。刚才谈到有几十种检测不出来,我个人不太相信,当然这个有待核实,我们可以请教养殖业的专家。一问养殖业的专家就能非常清楚。

关键是食品安全每个人现在都能说上一两句,比如随便找一个消费者,找个街坊的老大妈谈谈食品安全,她都能侃侃而谈这样的激素,那样的添加剂等等。现在对于专家来说,我觉得他有一种责任,就是把最正确的知识传播给消费者和传播给公众,由于食品产业链非常长,从种养殖业,到加工、到流通、到餐桌,最后到了我们嘴里,包含的学科非常多,哪一个专家都不可能是包打天下的英雄。这样就需要专家对自己所熟悉的领域发言,否则你作为一个专家没有严谨的科学态度,而这样说出来的话,他对于消费者和公众产生的不良影响可能比一个街坊的大妈严重得多。我们现在在搞食品安全的宣传活动,我们同时也要呼吁广大学者、知识分子怎么能够正确看待食品安全问题,对自己熟悉的领域进行答疑解惑,对自己不熟悉的领域不要随便乱说。

孙宝国:

我简单补充一下。刚才罗老师讲到专家,所谓的专家都是小领域大专家,在一个领域是专家,在另外一个领域肯定是科普对象,所以遇到任何问题专家一定要慎言,就是你讲出来要有根有据,要准确。同样是牛奶的问题,前一阶段我们也遇到一个专家,讲我们国家的奶怎么催奶,是在饭桌上听同学讲的,这个人也不是搞食品的,也不是搞自然科学的,就把这个内容发到微博上去了。我非常高兴看到中国食品报有一个评论,题目叫“专家随意乱说,危害大于谣言”,现在在我们国家食品安全领域这种情况或者这些所谓的专家确实还是大有人在,危害确实是很大的。

主持人:所以说刘老师当初为什么抹着眼泪不接受采访。


罗云波:

我顺便说一下关于抗生素的问题。真正的抗生素,从牛奶当中,从畜产品当中我们所接触到的抗生素是很少的,应该不会对我们健康产生重要的影响。当然,养殖业一定要按照规则去做,不能过量或者违反规则去做。这种抗生素,首先是有病的时候才要治疗。另外,牛本身要代谢一遍,然后再成为我们的牛肉也好、牛奶也好,我们每天就喝这么一小杯牛奶,它本身能有多大的量,而我们本身也有代谢的能力。我作为一个学者,引起我担心的倒是抗生素在治疗环节的滥用,比如动辄就输液,动辄就用抗生素,这比牛奶里微不足道的抗生素危害不知道多大。

刘秀梅:

我非常同意孙院士的观点,我本人也是这么来认识这个问题的。比如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发生之后,有的媒体就来约我,而且经常是电话里说请刘老师来谈谈,还有前不久的明胶,很多媒体很快找到我。但是我绝对有原则,三聚氰胺就知道一点皮毛,不熟悉的绝对不说,但我马上就把我们王所长的电话给他,我说这时候你找他。最近其实有很多这样的事情,我们在跟媒体沟通,也就是让媒体也知道我们是怎么处理这些事情的,做了什么事情要阐明清楚,不熟悉的绝对不能乱说。我们是这样做,也希望媒体这样做,你要了解,知根知底,要有理有据。

孙宝国:

这个问题我再补充说一点,提到激素的问题,所有的问题我们要平和心态,理性来对待。上午我讲了一个例子,前一阶段台湾的民众游行抗议进口美国的牛肉,因为牛肉当中有瘦肉精,2008年韩国民众抗议恢复进口美国牛肉,不是因为它有瘦肉精,是因为美国的牛肉有激素,当时美国人就讲,说我们美国的孩子都是吃激素牛肉长大的,美国的牛生长的过程中每个月要打上几针,我们一直在吃也没有问题,但这就是美国人的事。说明什么问题呢?激素这个东西在牛、在猪身上,在美国一直是用的,它是允许合法使用的,但是它是严格控制的。所以不要因为一有就觉得有问题,关键还是量,刚才刘老师讲到,我们要制定有害物的限量标准,这个标准是最关键的。

主持人:

这个问题问得让大家可以获得很多知识。我问一个简单的问题,今天我正好看到我的一个同事,来自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的记者秦老师,您能不能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遇到一些食品安全的突发事件,我们新闻媒体一般从哪找专家,我们怎么找到合适的专家,平时咱们是怎么操作的,提点建议,我们怎么找到专业的人做合适的事呢?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

对这件事情进行解读或者进行准确科学判断的科学家真的很难,主要是因为这个事情实在太敏感了,而且人类对食品安全对人自身的生理安全、心理安全,本身也不是很清楚,这个问题是比较复杂的。恐怕以后科学家们要勇敢地站出来说,这是很重要的一方面。关于如何做到,得拿出一点实际行动来。希望媒体以后和政府站在一条线上,能够科学地认知食品安全,我们在报道的时候应该更加科学,而不是以偏概全,一点小问题给放大,做到科学性,这个想法是很对的。

我们发现在食品安全的问题上,媒体多多少少,而且有时候会出现一些误区或者不全面。要很快让媒体做好很科学、全面、客观、理性的认知可能比较难,但是要做到这一点,我刚才想了一下,有两点很重要,一是恐怕要切切实实加强法规和标准的落实,确实要加大惩罚违规的力度,包括对媒体,比如像以前的纸馅包子,如果你要报道错了,对媒体的惩戒也是很严格的,必须要求媒体在这个问题也必须做到,对媒体也应该这么要求,媒体其实也很难,他要吸引人眼球,要不在第一时间抓住的话,谁看我的报纸,谁听我的广播,这是一个切实的问题。顺着这个问题我再往下说,如何让媒体做到更客观、更实际、更科学,相关的部门,包括中国科协,包括科学家,你们要科普宣传的对象不仅仅是我们这样的记者和媒体人,恐怕还有的媒体记者的领导们,要对他们加强宣传。因为很多报道的风格和指导、策划都来自于上面这些领导,这是很重要的。媒体处在这个时代,本身也很尴尬,有的时候信息为什么会扭曲呢?真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本身我们媒体的责任就是监督,你要说媒体理性点,对我们要求太高了。你不要那么快就报道,调查一下再说,调查一下时间就过去了,别人已经报了,人家已经看了,我的没用了。

罗云波:

我觉得媒体和科学家之间应该有一个信任,媒体跟学者之间的信任没有建立起来。

我们平常应该建立起一种信任,一种朋友的关系,一种合作的关系,一旦有了什么事情,我回答不了我也会给你找我的同行给你回答,这样大家知根知底才会觉得安全,这是最主要的。

追问:

罗教授这个想法是一种理想的状态,既然是一种理想,个人的诉求不一样,科学家跟媒体的诉求不一样,追求的东西也不一样,确实有这个问题在里面。但是媒体本身的责任就是监督。他从他那个角度曝光一些事情,你可以要求媒体更科学、更全面,但是不能要求他太慢。

主持人:

我们专家的意思是,媒体应尽监督之能,但也需要客观公正。接下来大家还可以继续提问,说出自己的想法。

孙宝国:

我补充两句,最近这两年跟媒体接触比较多,今天在座的还有好几位朋友,也是深有体会。我觉得这有一个相互之间理解的问题。刚才提到媒体的责任就是监督,但是我觉得作为媒体,媒体是个产业,他首先要追求自身的发展和生存,肯定要提高收视率、收听率、点击率、发行量。另外,我们也不能要求我们的记者,我们的编辑都成为食品安全专家,这是不可能的,即使今天在座三位专家也不敢说自己是食品安全专家,只是涉及到自己具体的领域。遇到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既想吸引人眼球,又想在第一时间有专家出来帮助解读一下,又想给大家一个解读,这是很难的,其中有一条是建立关系和信任。

我个人是这样,凡是跟我打过交道的媒体,给客观报道的,我都把他存到手机里,一打电话我肯定接,你提的要求我肯定是第一时间给你反馈。另外,我给大家一个建议,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下面有一个食品安全科普专家委员会,我们三位都是这里面的专家,大家可以跟食品科技学会秘书处建立联系,遇到食品安全突发事件,形形色色的,先与他们联系,他们看哪位专家比较了解,他们给你推荐,他一推荐,这么一过渡,专家也就踏实了,你们也就踏实了,你就跟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一建立联系,所有的专家基本上都解决了,可能可以试一试。

主持人:会推荐几天的时间?

孙宝国:

如果关系比较好,会立马联系。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包括中国科协安排的很多工作。

新华社记者:

“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这个活动从去年开始以后我们跟踪了好多期,说实话,在我跟踪的大概十来期里,今天的气氛是最好的,从我个人来讲,我特别赞同罗院长刚才说的媒体不是裁判、不是法官,这个观点没有直接提出来,但是是这个意思。也特别赞同刚才刘研究员说的媒体要从几个方面加强自己的能力建设,跟专家多交朋友,建立信任,我印象深刻的是刚才刘教授讲了三个具体报道的例子,引发了我的思考,很多专家对媒体失去信任是因为报道不让专家本人满意。我想,不令专家满意的报道也得分个类,光从刘教授刚才讲的几个不同类的情况,媒体自己应该提高职业修养,杜绝那种假新闻,就是刚才说的“纸包子”这种,这种是绝对不能容忍的,出现以后是应该严厉惩罚的。

第二类是刘教授说的,是不是到20倍、25倍,强烈的对比,吸引人眼球的这种,如果这两个概念,前后对比的东西,对比的两个项存在着概念的不同,不宜相比的话,也是属于曲解,尤其你放在标题里,大家是看了标题才去看文章,而且标题最后给人留下的印象是最深刻的,如果这两个概念不同,那也是你报道不科学、不准确,这也是要杜绝的。第三,刚才刘教授讲的新华网的例子,关于标题党的问题,您刚才也讲了那篇文章主要内容是取自温总理的常务会议,讲了六项任务。

新华社记者:

从媒体的角度来讲,就是做新闻,一定要告诉大家新的东西,而且最关键的一点是专家的语言系统和媒体传播的语系是不同的,他一定要讲新的东西,比较反对那种非常抽象的,比如下了决心,下了什么决心,文章当中是存在可能整篇会议只有一两句提到了标题里提的,大部分讲的是做工作,下了很大的决心,但是这种东西可能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还可能出现,我们稿件的语言跟工作语言、跟会议语言非常接近,尤其是标题,但是现在有一个趋势,标题化,大家现在在速食时代,一定要在标题里告诉最新的东西。

不是说刚才那篇稿子没有问题,从刚才刘教授说的那个,文章的标题和内容不是非常吻合,今天主要的话题是媒体和专家建立互信,也是一个相互拉近的过程,哪些是专家和媒体之间,专家可以期待媒体进步的能力建设,就一个话题先把自己弄得相对明白一点,然后再去传播,这是传播者应尽的义务。从语境来讲,媒体有媒体语言,我很小的时候就知道美国的默多克,他的三个孩子从小在四五岁的时候,在饭桌上看标题,只看头版头条的,现在的人也是这样,现在是处于全民自媒体时代,每个人都可以上网,所有媒体都在竞争的环境当中,你拿出来的东西必须要让人看出有有效内容的,也是向刘老师汇报一下我们的状况。

    我今天早上也是很认真的听了孙院士的演讲,最后孙院士讲到,包括大纲里提到要了解企业公众和媒体在整个食品安全监管当中的权利义务和参与的途径。如果我记得没错的话,也是跟孙院士请教,他讲到一点关于权威信息的发布最好还是让政府,包括中央和地方政府,现在可能主要是食品安全委员会和地方的一些分支机构来发布,而媒体不宜擅自发布,越俎代庖,请教一下孙院士,您认为媒体在有关食品安全监管方面,他有权力发布些什么,他的发布途径应该是什么样的?还是完全依靠政府发布个新闻发布会?

    我相信国新办这种新闻发布会的体例是逐步建立起来了,是越来越透明和公平的。举个不是食品安全的例子,前两天非常轰动的,陕西安康有个7个月半的孩子被残忍的引产,我们也知道计生委也是有非常完整的体系,很难想象如果没有媒体的监督或者是网络草根的监督,地方政府会非常自主的来公布这些事情,这是我的一个想法,向孙院士请教。


孙宝国:

你刚才讲的挺好。我想阐明一点,我没有说媒体没有权力发布食品安全的信息,没有这个意思。我想表达的意思是,食品安全信息的发布要规范,任何一个部门,任何一个单位,任何一个人发布信息你就要负责,负责基于什么呢?你发布的信息首先必须是实事求是的,是一个真的信息,而不是一个假的信息。现在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的信息或者食品安全的问题,我们已经进入了自媒体时代,我在一年以前做讲座,有几次还是引用了当时白岩松的那句话,白岩松讲,现在我们国家的食品安全主要靠媒体治理,简称就是媒治,后来有媒体朋友跟我讲,他说,老师你对我们媒体好像还是不理解,现在不是传统的平面媒体,现在是全民媒体、自媒体,人人都可以在媒体上发布信息。

作为食品安全,因为它跟公众的人体健康密切相关,大家都非常关注,我们发布信息一定要准确,一定要有依据。信息的发布通过什么发布呢?不管是哪级政府发布,不管是谁发布,最后还必须通过媒体发布。所以媒体在其中的作用非常重要,我绝对没有说媒体没有权力发布这个信息,媒体也要负责任,就像刚才几位提的,类似纸馅儿包子这样的问题,我们就不能摆这样的新闻,但是你摆了就要负责任,但是我们现在恰恰是有的不负责任,这个问题比较严重,我们要规范可能还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我不知道我的意思表达清楚了没有,绝对不是说我们媒体没有权力发布信息。

我再补充一句,人人都是人,专家也是人,大家不可能每一句话都滴水不漏,所以做报告也好,包括今天面对面网络直播也好,都会有纰漏,对于任何一个人我们要看整体,不要抓住一点,错了就是错了,承认错误就是了。

刘秀梅:

新华社那位记者谈的很多观点,我们这样沟通真的很好,会下有机会再跟你沟通一下。当面承认一下错误,刚才那篇文章,我溯了下源,不是新华网的,哪个网我就不说了,我得赶紧更正一下,刚才没有看稿子,自己记错了,不是新华网。

主持人:这就是网络时代,传播得太快、转发得太快,自媒体是不可控制的,更重要的是我们专业媒体,最后民众会到我们这里找答案。我们的专家希望我们的记者是有科学素养的记者,但是我们的记者希望我们的专家是有媒体素质的专家,像白岩松说“媒治”,这就是媒体语言。


中国食品安全报记者:我想问各位专家两个问题,第一,刚才罗教授反复在说,科普宣传我们要搞清哪些是违法犯罪,哪些是真正的食品安全问题。我们知道各行各业都有科普宣传,具体到食品安全科普宣传的本质要义是什么,想请三位专家回答一下。第二,既然今天是面对面,我相信网上直播很多老百姓也在关注这个问题,当前我们食品安全风险的状况是怎样的?谢谢。

罗云波:

你要让我总结科普宣传的要义,我觉得科普宣传就是要让老百姓知道食品是怎么制作的,食品生产加工都有哪些环节,哪些环节可能出问题。另外,要让老百姓知道食品零风险是不可能的,食品的不安全是绝对的,安全只是相对的,比如我们食盐安不安全?非常安全,如果过量食盐的话,就会得高血压,就会得“三高”等等,有一个量的关系,要让老百姓知道食品没有零风险。让老百姓通过科普宣传知道政府是怎么监管的,中国有没有标准,中国的标准怎么制定,中国的政府怎么监管,如果你有意见可以提出一些建设性的意见,而不仅仅是抱怨或者是说其他一些不负责任的话。

通过我们食品安全科普的宣传,使得老百姓能够倡导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一种安全的生活方式,消除我们心里的忧虑。要做到的目的可能就是这几个,总结的可能也不是特别全面。一会儿其他几位老师可以补充一下。

另外,食品安全的状况怎么样。这些年来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状况不是想像得那样在退化,而是在稳步地不断提高。一是从政府各种监控的数据来看和我们所采取的措施来看,这些都是在稳步提高的。现在是一个媒体爆炸的时代,我们很多时候的一些小概率事件消费者看来就是一个大概率,很可能就发生在我们身上。如果按照目前媒体描述的食品安全状况,我们还能吃什么,应该是什么状况呢?今天张三出问题了,明天李四倒掉了,后天该轮到我了。事实上又是什么样的呢?不是这样的。由于媒体的报道,而且传媒的进步,我们把有些孤立的事件通过媒体感觉到是普遍事件,发生在很遥远的事件,通过媒体我们感觉就在身边,所以我们感到很焦虑,这需要科普,需要很实事求是的宣传。

刘秀梅:

我想补充一点,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好像大家说就是对公众,其实这里面分几个部分,对政府、管理者,对食品安全风险管理者也要做宣传,就像刚才那位先生说,要对领导,其实在食品安全里,风险分析、风险评估只是科学家,风险管理者是政府,政府在这里面的责任是最大的,要把方向,而且各级政府也不会说对食品安全都是很到位,所以在食品安全科普宣传大纲里,其中一个层面就是要对政府的各级监管人要进行科普,要知道媒体报道事件出来以后知道这件事情的大小,有一个主次。对食品生产企业、生产经营者也要进行科普宣传,包括种养殖环节,就是按照各个部门监管的链条里对不同阶段都要进行科普,对大众是其中的一方面,也是中国科协这方面更重要的一部分。从整体来说,《宣传大纲》是面向全社会各层。我就补充这点,不只是对消费者。

对于食品安全现况,大家对信息不掌握,政府还有一个责任是信息的发布,大家在食品监管部门,餐饮部门,从信息发布来讲,不管从媒体还是百姓,没有第一时间及时获得我们国家到底各类产品或者各类食品里的状况,包括从源头到餐桌究竟怎么样,这方面不是媒体的责任,而是政府在这方面有缺失。但政府现在也要做,要完善食品安全信息发布的问题。前几天国家药监局发布了餐饮的监管情况,好像是说总体趋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包括食源性疾病监测,现在还都不太完善,各地情况参差不齐,要报上一个整个反映全国的情况也需要时间,这个目标肯定是要定期向社会发布食品安全信息的,据我了解的信息这方面是要做的。对媒体不是说考虑不要发布信息,主要是对一些事件、个案的发布要公正、科学。

罗云波:

我们国家食品安全监管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问题的确非常多。只是我们现在消费者基本消费安全有保障,但是隐患是显而易见摆在那里的。刚才已经提到很多问题,有些我们做得还不好,比如说第三方的监管等等,还有行业协会的自律,可追溯体系的建立等等。

刘秀梅:

前两天就神九的事,有一个帖子大家都关注,宇航员要吃什么食品,我们什么时候能吃到,为什么政府不能保障我们所有人的食品安全,这事我就不想多评论了。百姓要求是越来越高的,作为每个人来讲,风险对他都是百分之百,这些要求都可以理解,大家的要求和目标还是有距离的。

孙宝国:

我最近到航天中心去过几次,他们也到我们那里去过几次,我们要联合从事航天食品的研究,倒不是现在神九、神十的宇航员,是我们的空间站宇航员。我们现在提的目标,让航天人在天上跟在家里一样吃,过年要吃饺子,端午节要吃粽子,所以这当中把中国的传统食品,让航天员在天上能吃到。

刚才你提到违法犯罪跟食品安全的问题,首先必须看到食品安全领域的违法犯罪行为,现在是我们中国老百姓深恶痛绝的一个问题,也是我们国家现在食品安全面临的一个非常严峻的挑战,这是违法犯罪,不该加的你加,不该用的你用,该用量小的你用量多的,这种情况目前在主要发达国家也是不存在的,这也是我们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问题。一方面要严厉打击,加强监管、加强自律。

另外,食品安全问题。违法犯罪肯定影响食品安全,食品安全问题涉及的面太多,从全球范围内,食源性疾病是对人类整个食品安全和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一个食品安全的问题,从这些问题来讲,我们应该通过食品安全的科普,让老百姓知道这些问题。今天我们跟媒体交流,我们也不能现在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恐慌都归结到媒体的报道不客观,或者说有的片面,为什么呢?中国有个词叫三人成虎,三个人说的话假的就成真的了,更何况现在网络时代,任何一条消息在网上一传,肯定恐慌是很大的。去年我经常讲日本大地震造成的危害,抢购食盐的问题,一夜之间全国各地都把食盐抢完了。说明什么问题呢?在涉及到人身安全问题上,我们公众心理承受能力还是很差的,在这方面来讲,我们在报道的过程中更要注重客观准确。

北京青年报社记者:

刚才我认真看了一下食品安全科普大纲,刚才几位老师也说了,这个大纲面对的是很多对象,包括政府监管部门、科学家,还有很多大众。但是我们现在在座的记者实际上是来自各个媒体最基层的记者,其实我们很多编辑和记者是学过食品学的,但是我想问一个问题,我们怎么对我们的政府监管部门,包括我们的媒体管理人进行这种科普教育,如果有这些人的科普教育做基础,我们基层的记者能避免犯很多错误。

罗云波:

国家有食品安全委员会,食品安全委员会确定国家整体的食品安全战略,现在出台了科普宣传。食安委也在有计划的对各个不同层级的领导进行科普宣传,比如像我就参加了政府的各部委的副部级领导的科普宣传。我也参加了司局级的讲课授课,食品安全领域的。另外,我还在食品安全办的协调下和安排下去了几个省的政府各个部门进行食品安全的宣传。这些工作都在按步就班的推进,而这些工作可能老百姓不一定很清楚,都是组织面对政府的科普宣传。前不久在宣传周启动的时候,我在北京市还专门为北京市的各个区县的食品安全部门的领导同志做了一个科普宣传。这些工作还是在推进。

孙宝国:

食品安全科普,重点人员还是要重点科普,包括刚才提到我们的记者,从记者来讲,他的职业道德要求就是客观公正,刚才讲学食品的,也不见得什么都明白,所以培训还是非常重要的。去年中国科协有一个媒体的培训,当时我去讲了一场,很多人劝我说,你怎么能给记者讲了,将来躲都躲不了。后来我还是去了,50、60个人,讲完之后收获很大,大家免费给了我很多报道,包括我个人的一些报道,虽然记者提的问题很尖锐,但是大家是很客观的。另外就是政府的官员,包括我们食品安全的监管人员,科普也非常重要。举个例子,以前有一位同行问了我一个问题,他是做苯甲醛的,苯甲醛是一种食品香料,什么香味呢?杏仁香味,如果大家喝杏仁露,里面就有苯甲醛的香味,我能感觉出来,他就遇到一个问题,不知道是哪个监管部门到这个地方查到,说你生产苯甲醛,又有苯,又有甲醛,我不查你查谁?说明什么问题呢?我们监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主持人:

再次感谢各位的光临,大家的目的真的是一样的,刚才您说,希望未来天上的宇航员吃的和地上能一样,我们老百姓希望地上跟天上吃的是一样的,因为知道那上面吃的一定很安全,毕竟民以食为天。谢谢各位媒体同仁,谢谢各位专家,谢谢大家的光临。

文章编辑:现代畜牧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5月15日,鸡肉概念下跌1.61%2024/5/15 15:41:46
5月15日,预制菜概念下跌0.65%2024/5/15 15:39:17
5月15日,人造肉概念上涨0.45%2024/5/15 15:38:42
5月15日,猪肉概念下跌1.31%2024/5/15 15:38:18
2024年全国节能宣传周启动2024/5/15 15:36:25
2024年5月15日全国畜禽产品批发价格走势2024/5/15 15:28:3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