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中国畜牧 → 文章内容

河南:农区畜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0/9/8 21:32:33 关注:273 评论: 我要投稿

双汇—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种养结合循环发展是现代农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和发展方向。河南是农业大省,也是畜牧业大省,年产农作物秸秆约8600万吨,牛羊饲养量连续多年居全国前列,具有通过秸秆过腹还田实现种养结合循环发展的突出产业优势。2016年以来,河南省紧紧抓住实施国家粮改饲试点项目的重大机遇,在调整优化种植业结构的同时,适时出台了《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每年统筹财政资金2.5亿元专项支持肉牛奶牛产业发展。四年来,在国家和省级双重政策的刺激和引导下,河南粮改饲试点工作稳步推进,肉牛奶牛产业发展进入“快车道”,种养结合循环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初步走出了一条“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草企结合”的中原农区畜牧业发展新路子。

  优化种植业结构 有力促进种养结合

  据介绍,河南粮改饲试点县由2016年的8个扩大到2019年的69个,全省试点县粮改饲面积由32万亩发展到126万亩、全株青贮由78万吨增加到317万吨,分别增长293%、306%,示范带动全省粮改饲面积发展到280万亩。全省优质饲草料作物种植面积占比由2016年的0.6%提高到1.2%,粮经饲结构更加优化。在项目的示范引领下,河南省利用黄河滩区居民迁建机遇,积极谋划建设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2019年印发了《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在黄河滩区种植优质饲草100万亩,把黄河滩区优质草业带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现代化优质牧草生产加工基地和草业科技创新基地。

  以项目实施为抓手,河南积极引导牛羊规模养殖场流转土地自种或积极发展订单生产,种植端和养殖端主体联系更加紧密。据统计,2019年收贮主体通过流转土地自种、与种植户签订订单等方式收贮量占总收贮量的比重达81.96%,较2016年提高了15个百分点,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趋势更加明显。目前,河南省规模奶牛养殖场基本实现了全株青贮玉米全覆盖,种养结合养殖场发展到近万家,种养结合面积近400万亩,成功探索总结出南阳科尔沁、河南花花牛等一批各具特色的种养结合模式。

  经测算,全株青贮与传统的籽粒和秸秆分开收获、分开利用相比,每亩全株青贮玉米提供给牛羊的有效能量和有效蛋白约增加40%,生产1吨牛奶配套的饲料地减少0.1亩以上,生产1吨牛羊肉配套的饲料地减少3.5亩以上,资源利用率明显提升。养殖场饲喂全株青贮玉米综合饲料成本下降约9%。高质量的饲草料有效提升了奶牛生产效率,河南省参测奶牛平均单产由2016年的7.7吨提高到2019年的8.3吨,增长了7.8%。从种植端看,与种植籽粒玉米相比,每亩全株青贮可增加农民纯收入约290元。四年来,全省试点区域累计种植全株青贮359.3万亩,带动农民直接增收10亿多元。

  支撑草畜产业化发展 推广先进适用技术

  优质饲草料基地的不断壮大,为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了坚实的饲草料保障,河南全省肉牛奶牛生产能力稳步提升。母牛繁育基地不断壮大,全省肉牛基础母牛养殖大县发展到41个,存栏10头以上母牛养殖场户发展到9474个,示范带动8.6万个养殖场(户、合作社)发展母牛养殖,产业基础更加稳固。规模养殖加快发展,仅2017年以来,全省新建扩建500头以上肉牛场147个、奶牛场37个,其中千头以上肉牛场31个、5000头以上奶牛场16个,养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底,河南省牛存栏385.1万头,出栏238.4万头,扭转了自2006年以来的持续下滑势头,分别较2016年增长11%、4%;其中奶牛存栏35.6万头,较2016年增长18%;牛肉产量36.2万吨,增长3.7%。全省基本形成了浅山丘陵区母牛繁育、平原农区规模肉牛育肥、沿黄滩区豫东豫南豫西南“一带三片”奶牛养殖的发展格局。

  在粮改饲试点项目带动下,全省大型青贮饲料联合收获机等现代装备数量快速增长,由2016年的249台(套)发展到386台(套),全株青贮的“耕、种、收、贮”全程机械化作业水平大幅度提高。现代草牧业生产服务能力不断提升,涌现出荥阳极致、镇平敏霞、泌阳恒兴等一批专业化饲草生产企业(合作社),全省秸草加工企业(合作社)由2016年的30家发展到173家,产品远销12个省份。

  为做好项目实施,河南省联合有关高校科研院所,组成省市县粮改饲技术服务专家组,分片包干粮改饲试点县及项目实施单位,开展了全覆盖式技术咨询、培训和现场指导。筛选推广了一批适合河南省种植的苜蓿和青贮玉米品种,探索出一年两熟、三熟种植模式,提高了单位土地面积生物质产量,测土施肥、无人机植保等先进管理方式得到应用。组织编写《青贮玉米种植与利用技术手册》,制定了《紫花苜蓿生产技术规程》等一批河南省地方标准和规程,苜蓿青贮技术在全省得到推广应用青贮收贮质量显著提升。

  下一步,河南省将坚持以粮改饲试点为带动,以推广全株玉米青贮为重点,以发展牛羊规模养殖为载体,以提高种养效益为目标,抓好“种、管、收、贮、用”等关键环节,大力实施“以养定种、种养结合、草畜配套、草企结合”发展战略,持续推动政策在区域、品种、主体和技术四个方面的全覆盖,多措并举,进一步加大粮改饲工作力度,为推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乡村振兴战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文章作者:刘一明 来源:农民日报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践行科学家精神 勇当高水平畜牧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2024/6/2 15:41:20
《长三角地区深化畜牧业合作备忘录》在浙签署 年内全面实现动物检疫证明无纸化出证2024/6/2 15:39:38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调队莅临西平调研畜牧业转型升级情况2024/6/2 15:38:51
2024年一季度上海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5/31 17:59:50
2024年一季度浙江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5/31 17:58:14
2024年一季度河南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5/31 17:55:4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