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现代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中国畜牧 → 文章内容

青海:粮食生产丰收在望 畜牧业生产总体向好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0/11/9 14:58:30 关注:380 评论: 我要投稿

双汇—世界领先的肉类供应商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前三季度,我省农牧业收获满满,据国家统计局青海调查总队数据显示,第一产业增加值172.94亿元,增长4.5%,农业基础作用稳固。
  固农重本,安民之基。作为国民经济基础的农牧业,既关乎百姓生计问题,又与全省经济发展命脉息息相关。今年以来,全省上下认真落实中央和省委“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示范省建设,坚持统筹疫情防控和农业农村发展“两手抓”“两手硬”,狠抓粮食安全、牦牛藏羊产业发展、蔬菜保供等重点工作,全力冲刺“十三五”收官。前三季度全省农业农村经济总体保持稳定运行,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压舱石”“稳定器”作用。
  强攻种植业 奏响“最强音”
  作强农牧业,首先是强攻种植业。
  金秋十月,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格尔木市河西农场种植的藜麦喜获丰收。河西农场藜麦种植大户哈守珍2017年开始种植藜麦,今年藜麦长势喜人,一亩地能挣3000多元。
  近年来,格尔木市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努力创造新的农业经济增长点。2014年格尔木开始引导农民种植藜麦,如今藜麦已成为格尔木市除枸杞产业后的第二大特色产业,也是农牧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
  河西农场是格尔木最大的藜麦种植区,今年总种植面积达100公顷,已形成品牌优势。“白、红、黑藜麦经过这几年的种植,内地销路已逐渐打开。”农场经理助理李德福说。
  当前,我省的大田作物收获接近尾声,已收获41.3万公顷,而面积增、政策稳、灾害少,是种植业增产主要原因。截至10月底,全省播种农作物56.78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07万公顷,其中:粮食作物29.5万公顷,增加0.6万公顷,是近年来粮食面积增加最多的一年。
  9月中旬,在海拔3600米的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吉曲乡外户卡村合作社规模种植的青稞、燕麦、油菜籽迎来丰收期。据了解,今年以来,外户卡村青稞、燕麦、油菜籽规模种植面积达66.67公顷,预计产值33万余元,受益群众136户521人。
  从农牧民传统单一的种植模式向科学化、规模化种植发展,充分发挥“产业助脱贫”的作用,如今的合作社从根本上打破了农牧业发展体制机制上的瓶颈,探索出了一条“合作社+贫困户”的增收发展之路。截至目前,合作社规模种植、养殖业累计收入达141万元,合作社种植、养殖业产量得到稳步提升,经济效益更是可观。
  保障菜篮子 凸显“新活力”
  近日,在大通森田现代农业科技有限公司500多座的大棚里,辣椒、菜瓜、黄瓜、上海青、油菜等近20多种蔬菜长势喜人。棚内采摘工不断将采摘下来的各类蔬菜装入箱子,送往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和一些商超、饭店。秋收的这段时间,是公司经理耿庆超最忙碌的时候,一天能运走10000公斤左右的蔬菜。
  在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的蔬菜区内,小到自家货车大到半挂车,本地新鲜蔬菜应有尽有,在这里售卖的有规模性种植公司,也有小规模散户种植户,这种多种模式的种植让我省今年蔬菜种植规模、产量和品类相当喜人。
  “这些油麦菜都是自家种的,今年产量还不错,每亩能摘1500多公斤。”与大通森田的蔬菜一样,来自湟中区李家山镇鲍家庄的种植户李广德今年种了1.33公顷油麦菜,丰收后用自家小货车拉到青藏高原农副产品集散中心售卖,吸引了不少人购买。
  从高原广阔的丰收沃野到蔬菜品种齐全的大棚,我省在粮食保障的前提下,也不断丰富着百姓的菜篮子。
  前三季度,我省蔬菜产量明显增长,肉奶蛋产量稳定增长。截至目前,全省蔬菜种植面积4.3万公顷,同比增加0.08万公顷,增长1.57%,产量达100.56万吨,同比增长1.39%,预计全年蔬菜种植面积可达到4.46万公顷以上,产量达到152万吨以上。
  着重畜牧业 提升“蓬勃力”
  前三季度,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再一次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
  为突出打造牦牛产业为农牧第一产业,培育产业示范园,我省牦牛产业集群建设被纳入全国50个特色优势产业集群建设项目,投资1亿元,建设牦牛绿色养殖、精深加工、冷链物流、乳制品加工、饲草料加工等系列功能区。
  年中,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藏羊产业转型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推动藏羊产业实现质量型向效益型发展,确立青海在全国藏羊产业中心地位,藏羊产品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同时,坚持以绿色健康为卖点,打造“青海藏羊”公用品牌和“茶卡羊”“祁连羊羔肉”“欧拉羊”等区域品牌。
  作为我省畜牧业发展主力,牦牛藏羊产业的推进一直是畜牧业工作的重中之重。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哈尔盖镇察拉村牧民红卫家的230头藏羊,已在今年5月下旬通过打耳标的方法办理“身份证”,这无疑为红卫家的藏羊提升了安全保障水平。红卫说:“牦牛藏羊可追溯,耳标佩戴和信息录入也意味着牦牛藏羊有了身份证、健康证,可以通过二维码查询到各种信息,这样大家吃着更放心了。”
  给牦牛藏羊带上耳标录入身份信息,是刚察县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工程落实过程中重要一步。除了保障消费者的安全和权益,这项工程也让牦牛藏羊保险的执行有迹可循。截至目前,牦牛藏羊原产地可追溯已覆盖牧区30个县,已有1.72万家养殖户、合作社、牧场牦牛藏羊佩戴耳标150余万枚,并启动实施了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5万余吨农畜产品带证上市。同时,牦牛、藏羊、青稞、油菜、冷水鱼等“青字号”品牌宣传持续有力,拉动效应明显。
文章来源:青海日报     文章作者:本报记者 王 臻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践行科学家精神 勇当高水平畜牧科技自立自强排头兵2024/6/2 15:41:20
《长三角地区深化畜牧业合作备忘录》在浙签署 年内全面实现动物检疫证明无纸化出证2024/6/2 15:39:38
​河南省农业农村厅、省国调队莅临西平调研畜牧业转型升级情况2024/6/2 15:38:51
2024年一季度上海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5/31 17:59:50
2024年一季度浙江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5/31 17:58:14
2024年一季度河南畜牧业数据统计2024/5/31 17:55:4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