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生猪行业“反内卷”,从“量”变到“质”变的关键转型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7/25 10:27:52 关注:117 评论: 我要投稿

  猪企上半年业绩大揭秘:曙光初现
  2025 年上半年,生猪市场历经漫长调整期后,出现积极变化。尽管猪价整体仍处于供强需弱态势,波动幅度相对较小,主要在 14 - 16 元 / 公斤区间震荡,但多家上市猪企业绩呈现回暖迹象。
  牧原股份作为行业龙头,表现尤为突出。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105 亿元 - 110 亿元,同比增长超 9 倍。这一成绩得益于公司生猪出栏量上升以及养殖成本下降。在出栏量方面,牧原凭借规模化养殖优势和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不断拓展市场份额,上半年出栏量较去年同期显著提升。在成本控制上,牧原通过持续技术创新和精细化管理,优化养殖流程,降低单位养殖成本,从而在猪价波动的市场环境中实现盈利大幅增长。
  新希望亦传来佳绩,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 6.8 亿元 - 7.8 亿元,同比扭亏。新希望在生猪养殖业务上积极开展场线防疫改造,加强生产管理与冬春季防疫工作,各项生产指标持续改善,养殖成本实现同环比双降。即便上半年平均猪价同比降低,生猪养殖业务依然成功扭亏。此外,公司饲料业务持续优化,取得量利同增的良好成绩,为整体业绩提升作出重要贡献。
  除牧原和新希望外,其他上市猪企业绩也有不同程度改善。据财联社记者初步统计,已披露销售数据的 12 家上市猪企上半年累计出栏量超 8000 万头,集中度较高,出栏前三名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新希望出栏总数占比超 78%。除少数几家企业外,多数猪企今年上半年出栏量较去年同期增长。虽然上市猪企销售均价较 2024 年上半年有小幅下滑,但综合养殖成本明显下降,使得猪企业绩集体回暖。
  然而,盈利好转并不意味着上市猪企已完全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在经历上轮快速扩张周期后,多数上市猪企负债率依然高于 50%,行业负债率处于历史较高水平。高负债率不仅增加企业财务风险,还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在市场环境不稳定的情况下,高负债企业更容易受到冲击,一旦猪价大幅下跌或养殖成本上升,企业盈利状况将受到严重影响。因此,降低负债率,优化财务结构,成为上市猪企当前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内卷” 困境:产能扩张与供需失衡
  在过去一段时间,生猪行业为谋求发展,选择依靠产能扩张的路径。大量资金涌入,新建养殖场不断涌现,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攀升。以 2018 - 2022 年为例,许多上市猪企开启高速扩张模式,新希望生猪出栏量增长 4.7 倍,傲农生物增长 11.4 倍,牧原股份增长 4.5 倍。这种扩张速度在行业发展史上较为罕见,也促使行业规模化程度迅速提高。
  当时的市场环境为产能扩张提供了有利条件。非洲猪瘟疫情爆发,导致生猪存栏量大幅下降,猪肉价格飙升至历史高位。在高额利润诱惑下,大型企业和中小养殖户纷纷加大投入,扩大养殖规模。同时,政策在土地、资金、环保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进一步推动产能扩张。
  但随着时间推移,这种发展模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市场需求增长未能跟上产能扩张步伐。相关数据显示,近年来我国猪肉消费需求增长近乎停滞,年增长率不足 1%。一方面,随着生活水平提高,人们饮食结构逐渐多元化,对猪肉依赖度有所降低;另一方面,禽肉、牛羊肉等替代品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进一步压缩猪肉市场空间。
  产能过剩问题开始困扰整个行业。2024 年末,能繁母猪存栏仍高达 4142 万头。虽随后有所调减,但由于养殖技术进步,母猪生产效率大幅提升,实际生猪供应持续增加。2025 年一季度,5 月龄以上中大猪存栏同比暴涨 23%,市场生猪数量远超需求,“猪满为患” 局面让养殖户面临困境。
  为应对产能过剩,养殖户采取一些措施,但效果不佳。他们押注下半年行情回暖,进行压栏和二次育肥,期望在价格上涨时获取更多利润。但这种行为导致标肥价差倒挂,标猪与肥猪价差达 1.8 元 / 公斤。中大猪被迫集中出栏,进一步加剧供应压力。即便头部企业试图通过控制出栏量支撑价格,但 5 月规模场出栏计划环比增长 1.22%,适重猪源供应激增,价格防线最终被突破。
  需求端同样面临挑战。5 月处于肉类消费淡季,高温天气抑制人们对猪肉的消费欲望。同时,禽肉、鸡蛋等替代品价格同步下滑,消费者在选择肉类时倾向于价格更为实惠的替代品。终端零售猪肉均价跌至 25.99 元 / 公斤,创近 11 个月新低。屠宰企业方面,虽冻品库容率仅 18.93%,但鲜品价格持续走低,企业压价收购意愿强烈,进一步拉低猪价。
  产能扩张不仅造成供需失衡,还导致行业负债率飙升。为扩大规模,企业大举借债,新希望资产负债率从 2017 年的 38.2% 上涨至 64.83%,流动负债和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两项,从 2017 年的 63.14 亿扩张到 2021 年前三季度的 240.05 亿。高负债率使企业在市场波动面前更加脆弱,一旦猪价下跌,企业盈利状况将受严重影响,甚至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
  “反内卷” 政策组合拳出击
  针对生猪行业的 “内卷” 困境,一系列 “反内卷” 政策相继出台,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方向。这些政策从多个维度发力,旨在调控产能、稳定猪价,推动行业向高质量发展。
  早在 5 月底,相关部门便采取行动,要求多家头部猪企暂停能繁母猪扩产,并将出栏体重控制在 120 公斤左右。这一举措遏制了产能的进一步过剩,从源头上对行业进行调控。牧原股份迅速响应,决定不对二次育肥客户出售商品猪,有效减少市场投机行为,避免因二次育肥导致的猪价波动。
  进入 6 月,政策调控力度进一步加大。6 月 10 日,农业农村部召开 “生猪生产调度会”,提出更为具体的调控目标。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在现有基础上调减 100 万头,降至 3950 万头,旨在将能繁母猪存栏量控制在合理区间,避免产能过剩加剧。同时,会议要求加大弱仔淘汰力度,引导降低出栏体重,将国储收储体重要求降至 115 公斤。这些措施的实施,将有效减少市场生猪供应量,缓解供大于求的局面。
  为确保政策有效执行,地方政府被要求加强监测,每月上报能繁、存栏、均重、二育等情况。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相关部门能够及时掌握行业动态,对政策执行情况进行跟踪和评估,以便及时调整政策措施,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7 月 23 日,农业农村部召开推动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此次会议邀请牧原、新希望、正大、德康、双汇、金锣等头部养殖企业和屠宰企业参会,体现出对生猪产业的高度重视。会议强调要严格落实产能调控举措,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这一系列要求进一步明确政策方向和重点,为行业发展提供清晰指导。
  这些 “反内卷” 政策的出台,对调控产能、稳定猪价起到积极作用。从产能调控来看,通过调减能繁母猪存栏量,从源头上控制生猪供应量,避免未来 12 - 18 个月可能出现的供应过剩。能繁母猪作为生猪产业的 “产能发动机”,其存栏量的合理调整对于稳定行业产能至关重要。随着政策逐步落实,6 月份全国 5 月龄以上的中大猪存栏量较上月降低 0.8%,预示 7、8 月份的生猪出栏量将有所减少,为猪价企稳提供有力支撑。
  在稳定猪价方面,政策效果也逐渐显现。通过叫停二次育肥、控制出栏体重等措施,减少市场投机行为和过度供应,使猪价更贴近供需基本面。降体重措施不仅减少猪肉供应量,还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有助于稳定猪价。随着政策持续推进,市场对猪价的预期逐渐稳定,养殖户信心得到一定程度恢复。
  上市猪企:积极响应与初步成效
  政策发布后,上市猪企积极响应,以实际行动落实 “反内卷” 政策。温氏股份作为行业领先企业,在响应政策方面表现突出。
  温氏肉猪均重一直处于 240 - 250 斤左右,降重压力相对较小。但公司高度重视政策要求,积极落实国家相关监管单位的政策指导。5 月份,肉猪均重 248 斤,到 6 月份,成功降至 246 斤。这一细微变化体现温氏对政策的坚决执行和对行业发展趋势的敏锐把握。公司相关人士表示,温氏将继续严格按照政策要求,优化养殖流程,控制生猪体重,为稳定市场供应贡献力量。
  新希望同样迅速响应政策,展现出高度责任感和行动力。自 4 月以来,公司及时洞察行业环境变化,积极响应国家政策指引。为配合相关主管部门稳定生猪产能的具体措施落地,新希望主动调整发展节奏,严格把控公司整体种猪存栏规模。在维持头均出栏体重 120 公斤 / 头左右的基础上,公司于今年 6 月向采购客户发出通知,要求明确销售流向,商品猪不得流入二次育肥。同时,禁止开具饲养检疫票(仔猪,种猪除外),对违规操作的客户将给予暂停竞拍、直至关闭竞拍权的处罚。这一系列举措有效遏制二次育肥的投机行为,为稳定市场价格提供有力支持。
  某上市猪企高管向财联社记者透露,目前公司生猪出栏体重约 120 多公斤。原本计划今年投产几个闲置场,但受政策影响,该计划已难以实施。公司能繁母猪的提升,主要依靠此前未达满负荷的场后备逐渐转成能繁增加。这表明政策引导作用已在企业生产决策中充分体现,企业开始更加注重产能合理布局和优化,而非盲目扩张。
  从数据上看,政策执行已取得初步成效。据农业农村部统计,6 月生猪宰后均重月均 90.3 公斤,环比下跌 0.58%,同比下降 2.11%。在政策引导和高温影响下,生猪出栏屠宰均重得到有效控制。这一数据变化直观反映上市猪企响应政策的努力和成果,为行业健康发展带来积极信号。
  未来展望:高质量发展新征程
  展望未来,生猪养殖行业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在政策持续引导下,行业将朝着高质量发展方向稳步前行,实现产能合理调控、成本有效控制以及技术创新升级。
  成本控制将成为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关键要素。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养殖成本高低直接决定企业盈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第一梯队的牧原股份、温氏股份和神农集团已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养殖成本已接近 12 元 / 公斤。这得益于其在养殖技术、管理模式、饲料采购等方面的持续优化与创新。其他企业也意识到成本控制的重要性,加大在这方面的投入与努力。通过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原料采购成本;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生猪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率,缩短养殖周期等措施,企业将逐步降低养殖成本,提升市场竞争力。
  技术创新将为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智能化养殖技术正逐步改变传统养殖模式,成为行业发展新趋势。以重庆荣昌的 “双昌” 智慧猪场为例,自动化供料系统和环境控制器有序排列,工作人员通过操作电脑键盘,就能实时掌握圈舍温度、猪只体温、饲料消耗量等猪只饲养情况。在这里,一人可轻松管理 3000 头猪,育种、饲养与管理工作更加科学高效。智能化养殖不仅提高生产效率,还降低人工成本和疫病传播风险。未来,随着 5G、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不断发展与应用,智能化养殖技术将在生猪产业得到更广泛推广与应用,推动行业向智能化、数字化、现代化方向迈进。
  种猪改良技术的进步也将对行业发展产生深远影响。优良种猪是提高生猪养殖效益和猪肉品质的基础。通过基因组选择、表型组智能测定等先进技术,企业可选育出更优质种猪,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和仔猪生长速度,降低因疫病带来的不确定性风险。我国已基本建立相对完善的良种繁育体系,但种猪性能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在政策支持下,种猪改良技术将不断进步,持续提升种猪性能,为我国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产业升级也是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一体化养殖模式将成为越来越多企业的选择。这种模式将产业链的种猪繁育、饲料生产、生猪育肥、屠宰加工等环节有机整合,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成本降低。牧原股份通过纵向整合生猪产业链,形成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生猪育肥、屠宰加工于一体的 “自繁自育自养” 一体化养殖模式,有效降低交易成本和市场风险。未来,随着市场竞争加剧,一体化养殖模式将有助于企业提升市场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绿色养殖也将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要求。随着人们环保意识增强和环保政策日益严格,生猪养殖企业必须更加重视环境保护。绿色养殖不仅要求减少抗生素和化学药品使用,降低对猪肉品质的影响,更要求在整个养殖过程中最大限度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目前,大部分养殖企业已配备粪污处理设施,通过粪污处理、沼气发电和制作有机肥等措施对粪污进行处理利用,减少碳排放和环境污染。未来,绿色养殖将成为行业发展重要方向,企业需不断加大在环保方面的投入与创新,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在政策持续推进下,生猪市场将逐渐趋于稳定。政策调控作用将有效避免市场大幅波动,为企业提供稳定市场环境。通过合理淘汰能繁母猪,适当调减能繁母猪存栏,减少二次育肥,控制肥猪出栏体重,严控新增产能等措施,政策将引导行业产能保持在合理区间,稳定猪价,保障市场供应。企业也将更加关注市场需求变化,根据市场需求调整生产计划,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生猪养殖行业未来充满希望。在成本控制、技术创新、产业升级的驱动下,行业将实现高质量发展,为消费者提供更优质、安全、绿色的猪肉产品。政策的持续支持和引导也将为行业稳定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期待生猪养殖行业在新征程中创造更辉煌业绩。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生猪市场:成本内卷与价格震荡下的危与机2025/7/25 22:05:11
2025年7月25日生猪期货主力合约2509走势全析2025/7/25 15:04:23
2025年7月25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2025/7/25 11:53:53
2025年7月25日全国生猪市场价格日报2025/7/25 11:01:34
农业农村部生猪座谈会:产业变革与未来展望2025/7/25 9:02:13
2025年6月广东省生猪产能监测情况2025/7/24 18:22:4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