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频道
热点专题  企业黄页  行业排序  行业报告  
当前位置:首页行业报告2010年畜牧行业发展报告 → 文章内容

美国蛋鸡产业与生产技术发展考察报告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0/12/4 14:44:47 关注:1014 评论: 我要投稿

美国蛋鸡产业与生产技术发展考察报告
李保明1 王红宁2 佟建明3 宁中华4 徐桂云5
(1.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蛋鸡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2.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蛋鸡生产技术体系疾病控制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3. 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蛋鸡体系饲料与营养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4.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蛋鸡体系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5.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蛋鸡生产技术体系蛋品加工研究室岗位科学家)
1 前言
应美国蛋业中心(位于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的邀请,我国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生产与环境控制研究室、疾病控制研究室、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及蛋品加工研究室的相关岗位科学家李保明、宁中华、王红宁、佟建明和徐桂云等5人组团,于2010321-41对美国蛋鸡生产的第一大州-衣阿华州(Iowa)的蛋鸡生产技术发展与应用现状、及衣阿华州立大学(Iowa State University)和美国蛋业中心的相关研究人员进行访问交流与座谈,并参加了美国蛋业中心与普渡大学在芝加哥联合召开的第二届美国蛋品工业中心学术论坛。先后参观考察了衣阿华州立大学的美国蛋业中心、农业与生物工程系、动物科学系、食品科学系、兽医学院及兽医院等相关实验室,两个典型美国蛋鸡生产新模式的养鸡场。一个是Sparbore鸡场,存栏250万只;另一个是Cedar Valley 鸡场,存栏34万只,其中有两栋舍采用Cage-free(无笼)栖架模式饲养,每栋存栏5万只。两个养殖场所饲养的蛋鸡品种均为海兰公司培育的产白壳蛋和褐壳蛋的蛋鸡品种。
通过组织这种跨学科的联合考察,对美国蛋鸡产业发展动态和综合技术体系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每个组员都能从各自学科视角,分别就美国的蛋鸡生物安全体系建设、饲料营养调控、生产与环境控制及蛋品检测与加工等方面深入了解,学科交叉启发思路,认为收获很大,现将考察成果进行总结如下,希望对我国蛋鸡产业技术体系的发展和建设有更好的参考作用。
2 美国蛋鸡产业发展概况
2.1 饲养量相对稳定,生产水平逐步提高
美国是排在中国之后的世界第二大蛋鸡生产国。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资料,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蛋鸡生产规模总体稳定,全国总存栏量维持在2.28~2.88亿只之间(图1);其中2006年达到顶峰,为2.88亿只;2009年约为2.84亿只。特别是2004年之后,美国蛋鸡每年的总饲养量变化很小,年度间变化幅度不超过2%1983-2009年间,美国蛋鸡年平均饲养量为2.57亿只。2008年,美国蛋鸡存栏量排名前五位的州分别是衣阿华(5260万只)、俄亥俄(2580万只)、印第安纳(2350万只)、宾夕法尼亚(2040万只)以及加利福利亚(1950万只),上述五个州蛋鸡存栏占全美的50%以上。其他生产规模相对较大的州还包括德克萨斯、弗罗里达、内布拉斯加明尼苏达以及乔治亚等。在生产规模相对稳定的同时,美国蛋鸡场数量不断减少,单场饲养量逐步扩大。据统计,2008年美国市场上的鸡蛋主要由饲养规模在10万只以上的鸡场供应,占到了市场总份额的70%以上。
总体上,美国的蛋鸡生产一直采用强制换羽措施,蛋鸡生长期可延长到115周龄。强制换羽的技术不断改进,在配套技术保证下,蛋鸡生产水平稳步提升,蛋鸡整个生长期内的平均产蛋率由1983年的68.4%提升到了2008年的74.8%(图2);每只入舍母鸡的年均产蛋数量也由249.6枚增加到了273.5枚(图3)。
 


 
2.2 10年鸡蛋人均消费量稳定
美国是世界蛋品消费大国。由于美国鸡蛋的出口量和进口量都很小,近年来出口维持在2-4%左右,因此美国人均鸡蛋的消费量与人均产量相近。二战期间,由于肉类的缺乏,美国人均年鸡蛋消费量达到了顶峰。据报道,1945年人均鸡蛋消费量超过了400枚,而后人均消费量以每年减少1.5枚的速度逐年降低。1983-1987年间,人均鸡蛋消费约为257.6枚,而随后的5年内鸡蛋的年人均消费量又减少了20枚;到1991年平均只有233.5枚,之后(1991-2003年间)开始逐步回升,每年人均消费约递增2枚。近几年,人均年消费约为250枚左右。1983-2008年美国人均鸡蛋消费变化详见图4
 


 
2.3美国蛋鸡场收益水平主要体现在规模效益
美国养鸡的产业化水平是世界上最完善的,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随着养鸡技术进步和设备优化之后,鸡蛋生产成本相对稳定(近年来受饲料成本等因素的影响,成本有所提高);不过,随着单场生产规模的逐步扩大,养鸡场开始体现出明显的规模效益。经过测算,采用新技术规模化生产鸡蛋和采用传统技术的生产者相比较,每生产1(12)鸡蛋的成本差别是2-3 美分,养鸡场的规模与成本之间的相关性明显;另一方面,规模与效益之间的关系亦非常密切,根据计算,20 世纪60年代美国养鸡场的最小规模只有在1-2万只蛋鸡以上才能够有经济效益,而21世纪美国养鸡场的饲养规模低于10万只的已经较少,大多数饲养场(75%左右)的饲养规模在10万只-100万只之间。
 
2.4 蛋品加工程度高
在美国,对壳蛋上市要求必须经过清洗、消毒、涂油、包装等加工处理,除壳蛋外,鲜蛋产量的31.9%用于制作全蛋液、蛋白液、蛋黄液、全蛋粉、蛋白粉、蛋黄粉等产品。
3 美国蛋鸡种业的发展动态
以海兰公司为代表的蛋鸡育种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直接反应在市场占有率上,其在美国占到了90%,在亚洲主要蛋鸡养殖国家如中国、印度、日本等也是占有绝对的市场份额。在育种技术上充分体现了经典育种技术与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的结合,虽然目前的绝大部分遗传进展还是由经典的遗传学理论指导下的育种技术取得的,但是分子生物学技术的应用将提升未来产品的竞争力。
       在性状选择上针对美国等国家淘汰鸡不值钱、需要进行换羽延长产蛋期的特点,选育重点放在了提高产蛋后期的产蛋持久性和蛋壳质量上,采用40周龄和60周龄两阶段选择,使换羽后的鸡群在保持产蛋率较高的同时蛋壳质量能够得到保障。提高饲料转化比是蛋鸡生产的最终目标之一,所以发达国家在育种工作中都非常注重饲料转化比的选择。
白壳蛋鸡在美国占有90%以上的比例,褐壳蛋鸡被用来生产自由笼养鸡蛋和有机鸡蛋,总量很少。白壳蛋的血肉斑率较低,而生产液态蛋时有血肉斑的鸡蛋都要剔除,美国液态蛋销售比例占到30%以上,因此除了选用血肉斑率低的白壳蛋鸡外,在育种上对鸡蛋的血肉斑选择很严,国内还没有重视。
抗病育种是现代育种公司开展的重要工作,目前的抗病育种主要集中在对特定病原体的抵抗力,如马立克病、沙门氏菌病等方面的研究。
全基因组扫描技术在蛋鸡育种公司也已经开展,育种公司投入大量的人力和财力与大学、研究所合作制作基因芯片,为未来提高选种效率和效果打基础。
4蛋鸡饲料与营养调控技术进展
4.1 饲养标准
美国的蛋鸡养殖场一般规模较大,在大规模养殖的情况下,技术的标准化尤为重要。我们这次实地考察的两个不同规模的蛋鸡养殖场看,两家鸡场所采用的蛋鸡营养都是海兰公司提供的标准。在此基础上,两家养鸡场再参照NRC提供的基础数据,以及自身积累的经验对蛋鸡营养标准进行修正,并以此指导实际的饲料生产。虽然两家鸡场的规模差异较大,管理水平上也明显不同,但均有比较详细和客观的生产纪录,另外也都比较重视档案管理。
4.2 饲料加工
在美国,经过多年的规模化发展,在畜禽养殖和饲料加工方面都有了比较专业化的发展,饲料企业专门经营饲料生产,养殖企业专门经营养殖过程。最近有报道显示,美国饲料加工业和畜禽养殖业正在朝着互相渗透的趋势发展。这次考察发现,规模比较大的蛋鸡养殖企业采取了委托饲料加工的方式,而较小规模的养殖场却采用了自配料的方式。DDGS在美国的蛋鸡饲料生产中已被广泛使用,使用的比率为10%~15%DDGS的粗蛋白含量在26%左右。Sparbore鸡场的实用结果显示,DDGS在对蛋鸡生产性能和鸡蛋品质方面未发现不良影响。
4.3 有害气体减排的饲料技术
美国对鸡场的氨气排放颇为关注,并有明确的规定。因此如何限制或减少氨气排放成为了养鸡场担心的问题,也是美国有关专家研究的热点。在美国期间,就此问题与衣阿华州立大学的辛宏伟教授进行了深入交流。辛宏伟教授在此方面已经开展了大量研究,最近正在开展通过在饲料中添加DDGSEcoCal(一种硫酸钙和沸石的混合物)降低氨气排放的效果研究。初步试验结果表明,这两种措施均能显著降低氨气的排放,这项研究工作仍在进行中。
4.4 蛋鸡营养代谢检测系统
目前,在蛋鸡营养代谢研究过程中,如何连续、客观检测蛋鸡的营养代谢情况是获取更有价值数据的关键。这次考察过程中,对衣阿华州立大学的辛宏伟教授实验室的环境检测系统进行了深入考察,通过考察深受启发。辛宏伟教授的实验室自己研究开发了一套“气体排放动态监测箱系统”(Dynamic emission chamber system),通过这一系统,可以连续监测并记录蛋鸡在饲养过程中,随粪便向环境中排放有害气体的数量。
4.5 鸡蛋品质调控技术与相关认证
鸡蛋品质是国内外广泛关注的问题,我们考察了几家美国超市中的鸡蛋品种,发现衣阿华市场上的鸡蛋大致分为普通鸡蛋、ω-3鸡蛋、CAGE-FREE鸡蛋等。就这些鸡蛋在品质上的差异,请教了衣阿华州立大学食品与营养系的相关教授。他们认为鸡蛋的第一品质是功能鸡蛋的价值,比如ω-3鸡蛋价格较高;然后是放养鸡蛋的价值。在鸡蛋产品认证方面,发现鸡场更注重下游公司的认证,比如Sparbore鸡场就比较重视麦当劳给予的产品认证。另外,美国农业部对养殖场在安全质量和常规质量上都分别派出检查员,对其进行监督抽查,市场上设有USDA Choice的产品专柜。美国农业部负责安全质量抽查人员的费用,抽查人员定期派出。而常规质量监督员的费用由被监督企业负责,这个检查员是常住企业,一般雇佣当地的人员,通过培训后,持证上岗。
5 蛋鸡生物安全与疾病控制技术进展
5.1 美国的蛋鸡养殖特别注重生物安全体系
    美国的蛋鸡生产特别注意生物安全体系的建立和细节的落实到位。在每个鸡场和饲养人员都认为,做好生物安全是避免疾病发生的最佳方法。一个好的生物安全体系将发现并控制疾病侵入养殖场的各种最可能的途径。
  对进入养殖场的人员进行严格控制:来访者中,只有那些对养殖场的生产有重要作用的人才允许进入养殖场。所有的工作人员和参观来访者必须由一个特定的通道进入养殖场。来访者进入养殖场前必须进行登记,并且任何72小时内曾到过其它鸡场的来访者都不得入内。每个工作人员和来访者进入鸡场前,鸡场要为其提供干净的鞋子、衣服和头罩(见图4)。参观鸡群的日龄也应加以控制,原则上从日龄较小的到日龄较大的,从健康鸡群到可能带病鸡群。在参观过带病鸡群后,不允许参观人员参观其它鸡群。在每个鸡舍的入口处必须设置消毒池。
   对养殖场的器械进行严格控制:使用养殖场自己的工作人员或器械进行接种疫苗、转群、断喙,每个鸡舍的工作人员都不交叉。为了将生物安全的风险降到最低,制定关于外出人员和器械进行接种疫苗,分笼和断喙的规程。
   防止在淘汰老母鸡时将疾病引入鸡舍:那些运输老母鸡、死淘鸡的的工作人员和货车往往会去过其它养殖场,这样就很容易携带病原菌,必须严格消毒,走专门的通道。
   在生物安全上全进全出制是最理想的方式:要求养殖场只养殖单一日龄的鸡群。这样可以避免疾病从较大日龄传播到较小日龄、对疾病易感的鸡群。鸡舍在设计时应是封闭的,避免将鸡群暴露给野禽从而传播疾病。另外对于死鸡要进行及时无害化处理。
   避免啮齿类进入鸡舍:鸡舍的周边应该铺设有宽度为1 m的碎石或鹅卵石,以避免啮齿类进入鸡舍(见图5)。饲料和鸡蛋应该储藏在不受啮齿类动物影响处,在储藏地的周围应设置大量的饵毒室,并放置有效的灭鼠药。
   鸡舍引进新的鸡群之前同样要进行清洁和消毒:鸡舍需用含去污剂或消毒剂的热水进行高压喷雾,以去除鸡舍内的有机物质。在洗涤鸡舍的时候加热有利于有机物质的去除。在清洗的时候应先洗鸡舍的较高处,再洗较低处。充分清洁鸡舍的进气口、风罩、风扇的叶片和百叶窗。冲洗并清洁处理水管。在清洁之前必须先将所有的饲料和粪便清除出去。喷雾后要保持一定的时间以使去污剂浸润透彻发挥效果。待鸡舍干燥后应用消毒剂或熏蒸消毒,并且在鸡舍干燥之后才能重新引入鸡群。在引入新的鸡群之前鸡舍必须有至少2周的空置期,同时推荐监控鸡舍中的沙门菌,尤其是肠炎沙门菌。
    美国的蛋鸡舍为全封闭鸡舍,全部采用全自动饮水系统、全自动喂料系统、全自动集蛋系统以及鸡舍通风系统,为疾病控制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在全动饲养条件下,一个饲养人员可以管理一栋装有15.6万只鸡的鸡舍,饲养员的工作主要是把有可能出现的少量病死鸡捡出来,以便集中作无害化处理,劳动生产率极高。美国的生物安全技术体系的特点是:注重细节的落实,饲养管理人员的素质高,对疾病监测落实到位。由于美国的鸡舍是全封闭的,鸡舍的外墙周围有碎石铺垫,对防鼠很有效,美国的蛋鸡养殖场均采用全自动喂料系统,饲料的防菌和防霉措施更有效,美国的病死鸡均由专业人员统一收集和进行无害化处理。在美国不同生产规模蛋鸡场的生产管理规范和水平也存在差异,有的管理好,有的管理也比较松散,小型的管理较差的鸡场鸡死亡率较高,但由于硬件设施比较好,疾病防控的压力远低于我国,美国的蛋鸡疾病防控主要在育雏、育成阶段进行,蛋鸡上笼后不再使用药物和疫苗。
    中国目前蛋鸡场也推进全进全出制,美国一栋鸡舍15.6万只全进全出,因国内生产企业规模较美国小,单栋、单次全进全出的规模约为5万只的比较容易做到,超过一定的数量较难做到真正意义的全进全出。我国蛋鸡生产目前还有一些是开放式和半开放式鸡舍,鸡舍的环境控制难度大。我国鸡舍均有自动饮水装置,多数没有饲料的全自动喂料系统和自动集蛋系统,饲料的防菌和防霉难度大。不同生产规模的人员素质参差不齐,有的鸡场的设计没有分赃道、净道,有的蛋鸡场鸡粪处理不及时、污染比较大。有的投了很多消毒药但达不到对环境微生物的有效控制,目前多数中小型鸡场没有专门的病死鸡处理配套设施,病死鸡对鸡场形成二次污染的威胁较大。与美国不同的是,在我国一些基础设施较落后的鸡场,蛋鸡生产疾病防控的压力较大,对蛋鸡疾病的防控从育雏、育成直到整个产蛋周期均有使用药物和疫苗,疫苗和用药的成本大于美国。美国目前从研究和生产上均还未建立鸡场空气环境的微生物数量的控制标准,也未对消毒规程和标准进行研究,我国蛋鸡产业体系岗位科学家已在开展相关研究,这更符合我国一些养鸡场基础设施比较落后,环境控制比较困难的实际情况。
5.2 美国严格实行阶段性单点生产有利于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
    美国的蛋鸡生产要求每个不同的养殖场有较远的距离,一般约8 km,蛋鸡的种鸡、孵化、育雏育成、产蛋鸡严格分场专业生产。目前美国蛋鸡通过改变饲料、控制光照在6472周期间强制换羽,强制换羽后一般3周即可恢复正常产蛋性能,可以延长蛋鸡使用时间到115周。美国蛋鸡上笼后整个产蛋周期都不使用药物和疫苗。这样的生产方式不仅提高了商品蛋鸡的利用效率,还保证了商品蛋中没有药物残留的风险。当然,因我国淘汰鸡的价格比美国高,也不一定进行强制换羽,但通过专业化生产,切断疾病的传播途径,减少药物的使用值得重视。
5.3 美国的蛋鸡疾病防控分工明确、专业性强
    美国的蛋鸡疾病防控体系充分体现了专业化的特点,育种公司针对主推品种如:海兰蛋鸡(海兰褐、海兰白、海兰灰)制定准确而详细的疾病控制方案。所有监控下的鸡都不携带鸡败血病支原体、关节液支原体、鸡白痢沙门菌、鸡伤寒沙门菌、鸡肠炎沙门菌和淋巴细胞增生性白血病病原。无这些疾病种鸡的后代可能由于水平传播而携带病原菌,需要种禽和商品蛋鸡的饲养者注意防止疾病的传播,通过及时检测,确保鸡群不携带这些疾病。
    海兰蛋鸡疾病防控方案中提出:某些疾病非常容易传播并且很难根除,需要进行疫苗接种来防止疾病的传播和感染。所有的蛋鸡都应接种鸡新城疫疫苗、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疫苗、传染性法氏囊病疫苗和禽脑脊髓炎疫苗。准确的免疫程序和许多因素有关,如病毒的流行情况、母源抗体、疫苗的类型、免疫途径等。因此,没有一个免疫程序会适用于所有的鸡场。养鸡场主应和当地的兽医协商,针对性地制定本场的免疫程序。基础免疫程序见表1

1 基础免疫程序
日龄
接种疾病
接种方式
1日龄
马立克氏病
注射
疱疹病毒SB-1Rispens
注射
18-20日龄
传染性法氏囊病
饮水
 
新城疫B-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asConArkHolt4个毒株活疫苗选择用
饮水
30-32日龄
传染性法氏囊病
饮水
7-8周龄
新城疫B-1、鸡传染性支气管炎(MasConArkHolt4个毒株活疫苗选用或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
饮水、气雾
10周龄
禽痘病毒
翅刺、饮水
禽脑脊髓炎
翅刺、饮水或气雾
14周龄
新城疫La Sota
或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灭活疫苗
气雾
注射

    商品鸡场在需要时请育种公司派专业兽医到现场进行疾病防控和免疫。在美国最大的蛋鸡生产州衣阿华州,由爱荷华州立大学兽医诊断室负责对有关养鸡场提供的血清样品进行大规模的抗体检测,在抗体检测的基础上修改和制定准确的免疫程序。对出现疾病问题的鸡群样品进行病原检测,根据检测结果提出疾病防治方案。
    美国禽病监测的重点主要包括:禽流感、鸡新城疫、鸡传染性法氏囊病、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和沙门菌。诊断中心根据检测结果为育种公司和商品鸡场提出疾病防控的指导,在遇到疑难问题时,育种公司和鸡场请衣阿华州立大学兽医教授协助指导疾病防控。美国的疾病防控体系以企业、大学和研究单位为主体,简单、高效、准确。
    与美国针对主推品种制定准确而详细疾病控制方案相比,因我国使用的品种较多,还没有针对主推品种的准确防疫方案,各蛋鸡生产企业都有自己的疾病防治方案,有的种鸡场设有检测实验室,有专业兽医人员,但因检测样本量不统一,技术人员的水平不整齐,疾病防治准确性存在很大差异,免疫程序更是多种多样,准确性不高。有的商品鸡场没有专业兽医,通常由疫苗和药物推销商派兽医指导防病,存在商业干扰,疫苗和药物的用量越来越大。在我国,大学和研究院所等公益性机构对企业疾病防控的合作和指导作用还未充分发挥,只有当企业出现大量鸡群发病和死亡时才会求助专业实验室,对疾病的防控处于“救火”状况。
 综上所述,通过中国与美国蛋鸡生产过程中生物安全与疾病防控的比较与思考,我们在疾病防控方面应该重点完善以下几方面:①在养殖设施上进行投入和改进,如饮水系统、喂料系统、集蛋系统以及鸡舍通风系统,为疾病的控制提供良好的基础条件。②建立完善的病死鸡无害化处理的配套设施。③通过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建设,组织有关岗位科学家针对我国主推品种,研究建立准确的疾病控制方案,建立完善的生物安全体系及技术规程。④通过蛋鸡产业体系建设,建立禽病监测平台和体系,充分发挥大学和研究院所的技术优势,加强与企业在疾病防控方面的合作与指导,开展技术人员培训,提高整个蛋鸡行业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降低疾病风险,提高养殖效益、保障蛋品的质量安全。
6 动物福利与生产方式转变
6.1高密度笼养仍然是目前主要的饲养方式
采用小阶梯的高床多层笼养,上下层之间相错1个料槽的位置,保障了下层鸡的光照,鸡粪含水量低于30%;依据农田用肥的季节,鸡粪一般每6-12个月清除一次,直接用于肥田。舍内散养和放养保有量低,由于鸡蛋价格是笼养的2倍,虽然养殖场利润可观,但是销售领量有限,只有3%的市场份额。舍内散养采用大荷兰人的设备,鸡产完蛋后可以被释放到两列笼子之间的垫料地上自由活动,但是放鸡期间明显灰尘很大。从两种模式的饲养效果来看,饲养日产蛋率和成活率无显著差异,我们拿到实际生产数据显示换羽之前的周死淘率两种模式分别0.13%和0.14%。和完全笼养相比舍内散养模式采用换羽技术不易操作,因此生产周期缩短。另外无笼栖架饲养的鸡舍利用率低,饲养密度减少50%以上,占用的人工也比较多。
6.2 换羽技术应用普遍
由于淘汰鸡只有1.52.0美分,如果除去运费简直就是零,因此采用换羽技术相当普遍,美国蛋业协会的统计表中,专门有一项是换羽鸡的数量,可见换羽对美国蛋鸡企业的重要性。在换羽技术上,受动物福利的要求,不再采用传统的强制换羽,而是比较缓和的换羽技术,不断料也不断水,饲料采用营养水平低的谷物饲料,使鸡体重降低25%(详见附表)。这种方法鸡停产3周就产蛋,对鸡的应激小,但是第二期产蛋率不如传统方法高。
6.3 动物福利
虽然美国的动物福利问题没有欧洲严重,但是也越来越引起重视,加州已经通过法律2015年禁止完全笼养,还有几个州正在争论是否实施。对蛋鸡养殖农场主而言,追求的是利润最大化,放养鸡的鸡蛋价格贵就有利可图,实际效果来看,现代蛋鸡笼养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如饲料、水、土地和能源消耗等)要高于替代笼养的系统,高密度笼养系统更低碳,且鸡蛋比较干净,符合人类安全食品的需求,不过美国禁止未经清洗的鸡蛋进入市场可以杜绝鸡蛋污染。
7 气候变化与蛋鸡舍环境控制技术进展
7.1 蛋鸡舍通风降温技术
在美国,高密度笼养是蛋鸡生产的主要方式,根据清粪工艺不同,主要可以分为高床饲养系统(图5)以及传送带清粪系统,其中高床饲养约占总量的69%。对于高床饲养鸡舍,每栋饲养规模一般介于8~12.5万之间。多采用负压横向或纵向通风方式,进风口位于鸡舍屋檐口处,通过设置在堆粪区侧墙上(负压横向通风)或端墙上(纵向通风)的风机排风(图6)。
 


 
通风是改善畜禽舍环境的重要技术手段,为保证舍内良好的湿热、空气质量环境等,对于不同气候区的蛋鸡舍,推荐的通风量(按照每公斤体重计算)分别为0.4m3/(h.kg)(寒冷气候区)、1.9 m3/(h.kg)(温和气候区)以及3.7-5.6 m3/(h.kg)(炎热气候区)。美国的蛋鸡舍以机械通风为主,包括纵向与横向机械通风。对于气候较为炎热地区,常采用湿帘风机降温系统、进气口喷雾以及鸡体表面喷雾等方式进行降温,并可以有效的提高生产效率。
7.2 蛋鸡舍空气质量及污染物排放监测与减排技术
蛋鸡生产设施向外排放的污染物包括氨气、粉尘、臭气与可挥发性物质以及病原微生物等。高浓度有害物质会影响饲养员与畜禽健康、畜禽生产性能、舍内与舍外空气质量。这些污染物质的排放已经引起了公众的关注度不断提升,以及政府立法和执法的不断加强以限制相关排放。如联邦政府的“清洁空气法案”(Clean Air Act),授权美国环境保护总署(EPA)执行相关的强制条款。如果每栋畜禽舍每天的氨气(NH3)排放量超过45公斤 (100),就需要向EPA或当地有关部门进行汇报。
在这样的背景下,美国目前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以确定畜禽生产系统的空气质量与排放。其中,衣阿华州立大学、普度大学以及俄亥俄州立大学等高校承担的美国环境保护总署、农业部以及企业界与蛋鸡场空气质量相关的课题,主要的研究内容包括:1)蛋鸡舍氨气与粉尘测试与控制;2)不同类型鸡舍内氨气、粉尘、病菌以及臭气排放特性与减排技术研究。

 

 
这些研究的主要目标是确定美国蛋鸡舍及其附属设施的空气质量(包括NH3H2S PM10PM2.5臭气与病菌等浓度)、空气污染物排放量以及减排技术的应用效果。目前常用的减排技术包括,高压静电场除尘、化学/物理/生物等方法(包括过滤、清洗、化学降解、生物酶等)降低NH3、臭气以及病原菌排放。为了能够准确测试蛋鸡舍空气质量及其排放,美国衣阿华州立大学、普渡大学等开发了具有独立知识产权的大型测试系统,并将相关测试仪器集中安装在一个可以移动的测试车内,以方便现场测试(图7)。该系统可以实现对舍内外多点的热湿环境、空气质量环境参数进行周年的连续监测,测试的参数包括温度、湿度、风速、静压、蛋鸡活动、鸡舍通风换气率以及NH3CO2H2SCH4N2OPM10PM2.5、臭气与细菌浓度等,因而可以对舍内空气质量状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并测算空气污染物的排放量。

文章编辑: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猪价下跌16.47% 跌势逐步收窄?生猪市场或有止跌上涨的走势?2024/2/23 20:42:17
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升 生猪期价重回震荡区间2023/8/21 18:32:10
养殖端出栏积极性提升 生猪期价重回震荡区间2023/8/21 16:32:10
乌拉圭活⽜屠宰量连续第⼗周超5万头!2022/4/8 9:59:49
养猪企业亏损成普遍现象,三季度猪价或进入上行通道!2022/3/3 15:35:43
一村民巡山途中遭遇野猪袭击,因伤势过重不幸遇难,缓解“人猪冲突”不能简单靠捕杀2021/12/3 18:28:3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