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地方政策 → 文章内容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加强食品监管执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建议的答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14 18:32:19 关注:14 评论: 我要投稿

关于加强食品监管执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建议的答复

对市十六届人大三次会议第B380号建议的回复

  尊敬的张庆合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加强食品监管执法提升食品安全水平的建议”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严把食品生产经营准入关问题
  (一)严格规范食品许可。通过完善制度、严格审查、强化监管等措施,严把食品生产经营准入关,从许可源头把控食品安全风险。一是在食品生产经营许可过程中,严格遵守《食品安全法》《食品安全法实施条例》《食品生产许可管理办法》《食品经营许可和备案管理办法》《食品生产许可审查通则》《食品经营许可审查通则》《河南省食品经营许可审查细则(试行)》等一系列法律法规规章文件的规定,明确许可条件、现场核查标准及审批时限等,杜绝随意降低标准或变通审批现象,确保许可工作依法开展、严谨规范。二是发布《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发布行政审批服务标准的通知》,其中包含有食品生产经营许可标准和审批服务标准,是行政审批服务标准工作的指导性文件,也是全市市场监管系统行政审批工作技术规范,具有很强的操作性、适用性,对全市食品生产经营许可业务起到了重要指导和规范作用。三是加强动态管理,推动责任落实。杜绝重许可轻监管现象,强化许可和监管部门的联动协调,对新获证企业在法定期限内开展首次监督检查。同时加大日常监管工作力度,对出现严重违法行为的获证企业,符合吊销许可证情形的,坚决依法吊销许可证。
  (二)严格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监管。对于小型食品生产经营主体,即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以下简称“三小”),严格依照《河南省食品小作坊、小经营店和小摊点管理条例》《河南省食品小作坊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食品小经营店登记管理办法(试行)》《河南省食品小摊点备案管理办法(试行)》的规定,开展“三小”登记备案管理工作。针对“三小”单位规模小、生产经营条件简单、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低等特点,持续开展“三小”治理提升专项行动,2022至2024年共检查“三小”单位76148家次,立案229件,创建食品小作坊示范店379家,食品小经营店示范店1311家,小餐饮示范街48条,有力提升了“三小”单位责任意识、法律意识和管理水平。特别是对于小作坊,在严格准入的基础上,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制定《郑州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通用技术规范(试行)》,从基础工作入手,规划改造加工布局,建立健全台账制度,指导小作坊依法规范食品生产行为。
  二、关于加强宣传教育培训问题
  (一)加强从业人员培训。指导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邀请行业专家采取理论、案例和交流等多种授课方式,对140余名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指导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组织开展郑州市第四批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培训,报名参加营养指导员国家理论知识考试647人,专业技能培训260人。利用“食安学堂”微信小程序、“豫食考核”APP进行食品经营从业人员线上培训并通过线上考核把控培训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9万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参加线上培训。监管人员深入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农业大学等高校食堂以及肯德基等餐饮企业组织线下专题培训会,深度推进食品安全及反食品浪费科普知识进校园进企业主题实践活动。
  (二)大力拓展宣传渠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报道。积极与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郑州日报、郑州广播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建立沟通协作关系,形成宣传合力。2024年1月,《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围绕“郑州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主题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整版报道。与郑州广播电视台合作电视栏目《直通政务——郑州市场监管(食安郑州)》、广播栏目《郑州市场监管之声》,宣传监管成效,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百姓315节目组特别策划《守护消费新“夜”态》系列专题节目,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以直播或者录播形式,开展社会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宣传。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制作《食安郑州 幸福你我》《安安家族齐拜年》等科普动画,发布《你我同查》食品安全主题短视频,上线食安郑州代言人“安安”微信表情包,以生动浅显有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食品安全信息。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在绿城广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以“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为主题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举办食品安全儿童绘画作品网络征集活动,共征集优秀作品百余幅;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食品生产企业,了解严谨安全的食品生产线,拓宽了宣传渠道,增强了宣传效果。
  三、关于强化食品生产经营过程监控问题
  (一)加强日常监管力度
  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明确年度监督检查任务,规范监督检查要求,统筹利用日常监督检查、飞行检查、体系检查、交叉互查等多种监管手段,不断加大对食品生产经营者的日常监管力度。同时将风险管理分级管理工作与日常监督检查有机融合,不断提高日常监管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针对性。
  一是食品生产环节。综合考虑企业产品类型、管理水平、守法情况等因素,实施风险等级分级管理,建立健全监管档案和风险隐患问题清单,实施靶向性日常监督检查。市局自定抽查不低于10%获证企业的飞行检查任务,按照“一事双查”原则,既查企业主体责任落实情况,又查基层日常监管责任落实情况。突出重点产品,聚焦小麦粉、放心主食、复配食品添加剂、桶装水、糕点、粽子、固体饮料、压片糖果、代用茶等群众需求量大、高风险品种食品开展专项检查。会同第三方认证机构开展体系检查,重点对肉制品、桶装水、白酒、食品添加剂等高风险品种、大型企业以及问题突出的企业实施深度“体检”,及时、准确地从根本上发现食品安全管理问题和隐患。对食用植物油生产和使用散装食用植物油生产食品、肉制品生产、当年新获证企业和“三较差”企业开展各区县(市)交叉互查,加强监管工作交流,确保食品生产安全。2024年全市共检查食品生产企业2654家次,食品加工小作坊1205家次。
  二是食品流通环节。将日常监管与各类专项整治有机结合,开展“学校食品安全”“农村食品安全”“网络销售食品安全”“散装食品安全”“夏季食品安全”“肉及肉制品食品安全”等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充分发挥监督检查作用。积极配合省局对盒马鲜生、华豫佰佳两家大型食品连锁企业开展食品安全管理体系检查,对企业总部、门店、仓储、中央厨房进行穿透式检查,组织编制体系检查反馈报告,帮助企业深入分析问题根源,提出详细整改意见,大力提升连锁企业食品安全管理能力,以点带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能力。2024年全市共检查食品销售者3.8万家次,责令限期整改食品安全风险隐患631个。
  三是餐饮食品环节。开展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重点品牌现制现售奶茶果蔬汁门店食品安全、餐饮服务环节食品相关产品质量安全等多项排查整治,采取线上排查和现场检查的方式,以商圈、校园周边、旅游景点、城乡接合部等为重点区域,以“网红餐厅”、订单量大、举报投诉集中、差评较多的餐饮服务提供者为重点对象,不定期组织开展暗访抽查和集中整治。2024年全市共检查餐饮服务提供者3万余家次,检查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自建网站78家次,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370份。开展校园食品安全排查治理,聚焦重点时段,组织开展春、秋季开学、中招、高考期间食品安全隐患排查,及时消除校园食品安全风险隐患。2024年全市共检查学校食堂1万余家次,承包经营企业2000余家次,行政约谈57家,下达《责令改正通知书》669份。
  (二)加强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坚持企业是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理念,督促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化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责任,规范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行为。为强力推进企业主体责任落实,积极开展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培训,制定印发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工作指引、通用型风险清单等,督促、指导食品生产经营主体结合实际,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风险清单,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工作机制,将主体责任嵌入企业日常管理。
  一是食品生产环节。印发《郑州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相关制度》,对企业主要负责人、食品安全总监、食品安全员的确定方式、能力要求、职责范围进行明确。分行业制定《郑州市食品生产企业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相关记录(参考模板)》,明确肉制品、乳制品、保健食品等不同品种的日管控记录表,指导企业基于不同产品类别、生产工艺、生产条件、人员素养等,开展全环节、全员工、全工艺的风险排查,实施精准防控。完善风险管控清单、责任清单、措施清单,将质量管理体系同风险管控有机结合。召开郑州市食品生产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经验交流会,三全、思念等六家优秀食品生产企业就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有关情况及特色做法开展交流汇报,以龙头企业的示范引领带动全市食品生产企业主体责任落实。
  二是食品流通环节。认真贯彻落实《河南省食品销售领域主体责任“四化”建设工作方案》,以“信息公示标准化、制度建设体系化、风险防控清实单化、宣传培训常态化”(以下简称“四化”)建设为抓手,切实保障企业主体责任落细落实、落地见效。结合郑州实际,将食品销售业态拆分为小微企业、市场开办方、商超、企业总部等类型,制定“四化”建设指导手册,为不同类型企业量身定制相匹配的手册进行指导,降低企业执行难度,提高执行效率。督促食品销售单位建立健全日常排查管控制度,积极梳理各品类食品安全风险,在重点区域(预包装区、现场制售区、生鲜肉品区、水产品区等)分类设置“食品安全风险防控责任公示牌”,明确风险点位和防控措施,做好风险隐患防范和日常管控。
  三是餐饮食品环节。分类制定工作指引,重点加强餐饮连锁总部、集中供餐企业、学校食堂承包企业的制度化建设,明确动态管理、考核培训、档案建设、信息公开等具体要求。充分考虑餐饮服务企业的多样性,认真梳理不同业态的关键风险点,制定9种日管控风险清单,对各业态关键风险点进行清晰描述,制定切实可行的管控措施。特别对小餐饮店的风险清单进行了条目化、模版化处理,指导主体规范经营。打造一批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示范单位,包括社会餐饮企业、连锁企业总部、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学校食堂、医院食堂、养老机构食堂、建筑工地食堂、机关企事业单位食堂等不同业态企业共350余家,作为企业相互交流学习的基地,突出示范带动作用。联合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郑州市团餐行业协会等行业组织,持续开展“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活动,全市4000余家中型以上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签订了承诺书。
  截至目前,按企业规模、风险等级等要求,指导全市6.4万家食品企业配备食品安全总监近5千名、食品安全员近6.8万名,“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常态化运行。全市3194家学校食堂按要求配备食品安全总监和食品安全员,其中926家委托经营的设置双总监。全市8.6万余家“三小”主体参照企业主体责任制,将“日管控”要求融入日常生产经营管理。
  四、关于严惩食品安全违法犯罪问题
  始终保持高压态势,对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和舆情风险中发现的违法问题,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严肃查处。在全市范围内对网络餐饮“幽灵外卖”、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特产特供”食品虚假宣传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强基础、补短板、堵漏洞、扫死角,有效整治当前食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公众的关注关切。发挥12315平台作用,加强对违法信息的梳理研判,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发现、甄别、挖掘和精准打击能力。对于群众深恶痛绝和突破道德底线的严重违法行为,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纵深、持续推进执法震慑,形成“重拳出击、严管重处”的高压态势。强化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2024年全市系统共查办食品安全类案件2162件,移送公安机关13件,有力打击震慑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食品安全责任重于泰山。郑州市市场监管局将恪尽职守,毫不懈怠,进一步建立健全监管协调机制,加快提高食品安全全链条监管能力和水平,坚决守护好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努力在全市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案的答复2025/10/15 10:17:34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提案的答复2025/10/15 10:16:09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构建“餐桌上的信任”――莆田市2025年度食品安全2025/10/15 10:12:17
云南大姚县市场监管局:“四个一”模式织密农村食品安全防控网2025/10/15 10:11:50
西安纵深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2025/10/15 10:11:01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食品安全监管提案的答复2025/10/14 18:34:1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