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大姚县市场监管局:“四个一”模式织密农村食品安全防控网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15 10:11:50 关注:24 评论: 我要投稿
|
|
大姚县食品安全办坚持党建引领,聚焦农村食品安全高风险场景,依托“十户一联”微网格创新治理模式,织密织牢基层食品安全防控网络,全力防范院坝宴、家庭聚餐、小作坊、小摊点等重点风险。通过“贴近发现、精准提醒、快速处置”三步闭环机制,切实筑牢农村食品安全防线。
一张网格部署,助力风险精准发现。大姚县以村(社区)为单位,整合村组干部、食品安全协管员、微网格长等基层力量,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台账,分级分类管理聚餐场所、食品加工点、摊贩经营户等重点对象。同时,依托熟人互识机制,将频繁办宴、加工野生菌的家庭列为重点干预对象,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得准。通过“微网格+大数据”动态管理模式,风险隐患早发现、早干预。
一口径引导,提高群众防范意识。在夏季野生菌中毒高发期,全县组织网格员、协管员深入村组开展“以案说防”宣传200余场次,发放防控资料3.4万余份。“野生菌好吃,但不能乱吃。”在院坝会上、在村组广播中、在微信群里,群众耳熟能详的安全提示成了“防中毒”的第一道防线。网格员上门入户、面对面讲解风险防控知识,发放《云南省常见毒菌图谱》和“防控告知书”,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记得住”。
一套机制联动,保障快速处置。县食品安全办建立“村发现、乡响应、县指导”三级联动机制,明确网格长、协管员、乡镇食安办的处置职责,确保疑似中毒事件第一时间上报、第一时间处置。一旦发现风险苗头,乡镇立即联动卫健、公安、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部门同步介入,核查、处置、回访、销号全流程闭环管理,实现“发现一户、整改一户、销号一户”。
一份成效单晾晒,见证群众安全感。截至9月底,全县共排查风险户1200余户,组织防控宣讲和警示教育活动百余场次,群众防范意识显著增强。与上年同期相比,全县家庭性野生菌中毒事件减少40起,48人,下降62.5%,无人员伤亡。
下一步,大姚县食品安全办将继续深化“党建+食安”治理模式,充分发挥微网格贴近群众的优势,推动食品安全管理从“被动监管”向“主动防控”转变,常态化开展宣传教育和风险排查,持续守护农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楚雄州市场监管微信号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