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规标准频道
政策法规  行业标准  
当前位置:首页政策法规地方政策 → 文章内容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案的答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15 10:17:34 关注:15 评论: 我要投稿

  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提案的答复

对市政协十五届三次会议 第20250738号提案的回复

尊敬的王永军委员:
  您提出的“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食品安全管理工作的提案”收悉,经过认真调查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关于强化企业主体责任落实问题
  (一)加强培训与考核。市市场监管局指导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邀请行业专家采取理论、案例和交流等多种授课方式,对140余名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安全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持续开展“食品安全法律进校园”活动,市县两级市场监管部门派出业务骨干,深入中小学、校外配餐单位、承包经营企业,开展食品安全培训与行政指导100余场,发放培训材料10000余份。利用“食安学堂”微信小程序、“豫食考核”APP进行线上培训并通过线上考核把控培训效果,截至目前,全市共有19.9万食品经营从业人员参加线上培训。
  (二)严格执法与监督。市市场监管局始终保持高压态势,以“零容忍”的态度依法查处各类食品违法行为。在全市范围内对网络餐饮“幽灵外卖”、非法添加有毒有害非食品原料、滥用食品添加剂、“特产特供”食品虚假宣传等热点问题开展专项整治,强基础、补短板、堵漏洞、扫死角,有效整治当前食品领域存在的突出问题,及时回应社会公众的关注关切。发挥12315平台作用,加强对违法信息的梳理研判,提高对违法行为的发现、甄别、挖掘和精准打击能力。对监督检查、抽检监测、投诉举报和舆情风险中发现的违法问题,依法从严从快从重查处,形成“重拳出击、严管重处”的高压态势。强化行刑衔接,对涉嫌犯罪案件及时移送公安机关,严禁以罚代刑。2024年全市系统共查办食品安全类案件2162件,移送公安机关13件,有力打击震慑了食品安全违法犯罪行为。
  市市场监管局积极构建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基于信用的失信惩戒、守信激励机制,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诚信经营意识。依托“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积极推进食品领域相关信息归集公示,归集行政处罚、行政许可、食品抽检、抽查检查、荣誉信息、司法信息、联合惩戒信息等17类信息,所有信息完整、准确、及时归于企业信用档案,形成企业的全景多维画像。依据联合惩戒机制,将存在失信信息的食品生产经营单位依法纳入联合惩戒范畴。失信者在政府采购、招标投标、行政审批、政府扶持、融资信贷、市场准入、资质认定等方面依法受到信用惩戒。根据《企业信息公示暂行条例》《市场监督管理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管理办法》,对违反法律法规,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社会危害较大,受到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较重行政处罚的,列入严重违法失信企业名单,被列入“黑名单”的企业,其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3年内不得担任其他企业的法定代表人和负责人。真正实现“一处失信、处处受限”,提高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违法成本。
  (三)完善激励机制。为推动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规范健康发展,市税务局紧扣职能定位,通过精准施策、优化服务、强化协同,推动税费支持政策落地见效。目前,国家针对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已经出台多项税收优惠政策,如小微企业普惠性税收减免、支持科技创新相关政策等。按照“税收法定”的原则,税收优惠及减免税政策的制定权限在中央,地方无权自行增设税种、调整税率或制定专项减免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第八条、《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条)。因此,税收优惠政策制定需由法律、行政法规或国务院授权制定,市级税务机关没有减免税政策的制定权限。作为税收政策的执行部门,待新的优惠政策发布后,市税务局将严格按照有关要求落实落细各项部署,推动优惠政策落地见效。
  二、关于提升智慧化监管水平问题
  市市场监管局为破解网络食品“看不见、管不全”的监管难题,以“郑州市网络市场综合监管平台”为抓手,创新监管方式,筑牢智慧防线,全面压实网络食品安全责任。与美团、饿了么、京东三大平台总部对接入网餐饮企业白名单,建立数据对接机制,实时归集入网餐饮商户信息,形成完整监管底数。目前平台已关联食品经营主体32105户。部署图像识别系统,智能比对证照信息;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数据加密存储,确保不可篡改;建立分级访问制度,严守数据安全。构建网络餐饮食品经营者数据分析模型,对超负荷接单、异常订单等18类风险实时预警;对风险评分超90分商户实施重点监控。
  在食品生产环节推进“互联网+透明车间”建设,开展智慧化监管,提升监管效能。持续将“互联网+透明车间”建设工作作为食品生产监管的重要抓手,明确要求将配料和投料间,生产加工关键控制点、内包装车间等环节或场所接入互联网监管平台。
  在食品流通环节全力推进重要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指导第三方公司构建以“溯本通”为基础的“互联网 +”智慧化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借助云计算和大数据处理技术,将食品安全监管要点规范融入“溯本通”“溯源云票通”等智慧管理系统,打造了全方位、多层次的食品安全追溯信息规范标准,确保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在全供应链实现“来源可查询、过程可监管、去向可追溯”。在货物数据管理方面,“溯本通”助力商家自动生成规范的电子化进货台账,履行进货查验索证索票义务,精准归集进、销、存货物数据,实现食品生产流通和质量安全信息的高效追溯以及信息化监督管理。在交易数据管理方面,“溯源云票通”以电子结算为核心,在完成基础溯源业务的同时,实现了溯源手续自动交换、商品合格手续自动给予、交易台账自动记录和库存数据自动变更,成为商家经营智能管理的得力助手。同时,借助云计算技术,打造了食品安全数据可视化平台,通过对辖区农产品经营企业的食品安全数据和风险点进行深度分析,实现“风险可管控、问题可预警、事故可消除”的信息化管理模式,为精准监管提供了有力支持。目前,全市138家农贸市场、2家批发市场和85家大型商超已接入“互联网 +”智慧化食品安全溯源管理体系,另有3家批发市场自建食品安全追溯系统,全市各大小市场基本实现溯源系统全覆盖。
  在餐饮环节持续推进“互联网+明厨亮灶”建设。截至目前,全市3252个学校食堂和23家校外配餐单位全部完成建设,可通过舌尖安全网在线实时查看。同时积极推动社会餐饮单位接入“互联网+明厨亮灶”,创新建设“商户-平台-监管”三级智慧监管体系,通过“互联网+明厨亮灶+AI技术”将外卖餐饮商家后厨操作实时直播数据传送至市场监管“郑州市网络餐饮可视化系统”和网络餐饮外卖平台,实现监管部门和公众实时查看厨房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情况。目前,美团已开辟明厨亮灶专区,为开放明厨亮灶的入网餐饮服务提供者提升流量支持,提升商家工作积极性。
  为解决网络餐饮企业体量不断增长带来的食品安全监管新挑战,市市场监管局着眼于数字郑州建设和食品安全智慧化监管,深度融合“互联网+监管”等技术手段,大力推进郑州市网络餐饮标准化街区建设。在入网餐饮单位聚集的商业体或街区,其区域内的入网商户通过视频监控和互联网技术,在网络餐饮服务第三方平台APP或小程序中实时直播后厨操作,以“线上有展示+线下有呈现”的方式,使监管部门和公众能够实时查看厨房环境卫生、食品加工操作等情况,实现网络餐饮商家后厨操作透明化监管和可视化订餐模式。目前郑州市域现已建设完成7条街区,2025年将实现10条街区建设目标。在全市启动“网络餐饮标准化示范街区”项目建设工作的同时,推出地方性标准《网络餐饮标准化示范街区建设规范》,明确创建指标、考核指标及创建后的运行指标,为规范郑州市网络餐饮标准化示范街的建设及运行提供标准支撑。
  三、关于完善社会共治机制问题
  (一)鼓励公众参与。畅通投诉举报渠道,健全完善公众参与的食品安全问题发现机制,郑州市12315平台系统24小时受理投诉举报,群众可以通过拨打12315热线进行投诉举报,也可通过搜索全国12315平台(www.12315.cn)、全国12315app,手机支付宝、微信“12315”小程序进行投诉举报。2024年共接到食品类投诉举报73085件,其中投诉49906件、举报23179件,均得到及时、有效处置。
  为深入解决农村地区食品安全和校园餐食品安全等重点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社会共治作用,市市场监管局联合市财政局发布《关于对举报农村地区重大食品违法行为实施奖励的公告》《关于对举报“校园餐”食品安全违法行为实施奖励的公告》,鼓励社会公众积极举报监督。同时鼓励“校园餐”生产经营单位建立食品质量安全风险内部化解机制和奖励制度,内部人员主动发现、积极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校园餐”生产经营单位应及时予以整改,并可视情对反映食品质量安全风险问题的内部人员按照“小隐患小奖、大隐患大奖”的原则给予一定奖励。截至目前,全市已建立“校园餐”问题举报奖励制度的生产经营单位数量2104个,落实奖励案件数量93件,奖励人数93人,奖励金额6858元。
  (二)发挥行业协会作用。指导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利用“食品安全线上培训考核”平台或邀请行业专家采取理论、案例和交流等多种授课方式,对食品生产从业人员开展培训考核,强化行业自律,助推企业落实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指导郑州市食品安全协会组织开展郑州市第四批营养指导员理论知识考试和专业技能培训,报名参加营养指导员国家理论知识考试647人,专业技能培训260人。联合郑州市餐饮与饭店行业协会、郑州市团餐行业协会,持续开展“落实企业食品安全主体责任”承诺活动,全市4000余家中型以上餐饮企业、中央厨房、集体用餐配送单位签订了承诺书。
  (三)加强宣传教育。市市场监管局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渠道开展宣传报道。积极与中国市场监管报、中国质量报、河南日报、河南广播电视台、郑州日报、郑州广播电视台等十余家媒体建立沟通协作关系,形成宣传合力。2024年1月,《河南日报》《郑州日报》围绕“郑州市成功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食品安全两个责任”为主题对我市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整版报道。与郑州广播电视台合作电视栏目《直通政务——郑州市场监管(食安郑州)》、广播栏目《郑州市场监管之声》,宣传监管成效,发布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普及食品安全知识。联合河南省广播电视台大象新闻百姓315节目组特别策划《守护消费新“夜”态》系列专题节目,采取“四不两直”方式,以直播或者录播形式,开展社会餐饮食品安全专项检查和宣传。利用移动网络平台,制作《食安郑州 幸福你我》《安安家族齐拜年》等科普动画,发布《你我同查》食品安全主题短视频,上线食安郑州代言人“安安”微信表情包,以生动浅显有趣的方式向公众传递食品安全信息。2024年食品安全宣传周期间,在绿城广场举办大型宣传活动,以“诚信尚俭 共享食安”为主题宣传食品安全法律法规,普及食品安全知识;举办食品安全儿童绘画作品网络征集活动,共征集优秀作品百余幅;组织学生代表参观食品生产企业,了解严谨安全的食品生产线,拓宽了宣传渠道,增强了宣传效果。
  最后,衷心感谢您对食品安全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欢迎您继续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巴中市巴州区市场监管局“智慧+精准”筑起校园食品安全壁垒2025/10/15 18:15:56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加强外卖行业食品安全管理提案的答复2025/10/15 10:16:09
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积极构建“餐桌上的信任”――莆田市2025年度食品安全2025/10/15 10:12:17
云南大姚县市场监管局:“四个一”模式织密农村食品安全防控网2025/10/15 10:11:50
西安纵深推进专项整治行动 筑牢校园食品安全屏障2025/10/15 10:11:01
郑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答复关于进一步加强郑州市食品安全监管提案的答复2025/10/14 18:34:1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