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联农带农新范式:牧原如何引领千万养殖户迈向高效养殖新征程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5 9:46:01 关注:35 评论: 我要投稿

  一、政策引领,牧原勇担 “共富” 重任
  2025 年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强调 “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农业农村部亦明确提出 “支持家庭农场融入产业链”。在此政策背景下,牧原股份以 “产业互联 + 专业分工” 的创新模式积极响应,将 33 年的养殖经验转化为推动联农带农的核心动力。数据显示,2025 年 1 - 7 月,牧原向农户供应仔猪超 900 万头,每头仔猪让利 120 元,累计让利超 10 亿元。这一举措切实体现了牧原对政策导向的精准把握,以及作为行业龙头企业的社会责任担当,为农民持续增收提供了有力支撑。
  二、攻克养殖关键难题:牧原成功突破育种瓶颈

  (一)实现种源自主:60 亿元投入 “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
  种猪育种长期以来是我国生猪产业的薄弱环节,对进口种猪的依赖导致疫病风险增加,成本控制难度加大。牧原股份历经 20 年努力,成功构建自主育种体系。2025 年,公司投入 60 亿元在河南打造 “超健康种猪选育平台”。该平台运用全基因组选择技术,将种猪基因表达准确率提升至 90%,仔猪成活率提高 15%,料肉比降至 2.4:1,显著优于行业平均水平(2.8:1)。正如牧原董事长秦英林所言:“企业应承担复杂艰巨的任务,为农户创造便利条件,这是产业链分工的核心。” 牧原通过自主研发,攻克种源难题,为农户提供优质、健康的仔猪,有效降低了养殖风险。
  (二)创新智能防控体系:打造猪舍 “空气净化器”
  面对非洲猪瘟等疫病的严峻挑战,牧原自主研发空气过滤猪舍,采用三级过滤系统,病毒拦截率高达 99.3%,舍内空气洁净度接近 ICU 标准。同时,搭配智能管家系统,利用热成像仪、麦克风等 16 类传感器,对猪群体温、咳嗽频率等 128 项指标进行 7×24 小时实时监测,异常猪只识别准确率达 98%,从源头阻断疫病传播途径。河南驻马店养殖户吴建设表示:“与牧原合作前,因担心猪生病难以入眠;现在,牧原提供的仔猪自带‘健康保障’,大大减轻了养殖压力。” 牧原的智能防控体系为猪群健康提供了坚实保障,助力养殖户提升养殖效益。
  三、优化专业分工,提升产业效能:从 “分散养殖风险” 到 “稳定盈利模式”
  (一)推行订单农业:稳定价格,增强市场抗风险能力

  牧原与农户签订长期保价协议,将仔猪价格波动幅度控制在 ±5%,有效避免了 “价高抢、价跌抛” 的市场乱象。安徽养殖户郭保莲指出:“2024 年,外购仔猪价格波动超过 40%,而牧原的订单价格始终维持在成本线以上,单批次育肥利润比散户高 30%。” 2024 年,牧原带动 6334 个养殖场(户)实现总收益近 20 亿元,户均增收 31.5 万元。订单农业模式稳定了养殖户的收入,为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创新轻资产育肥模式:降低农户养殖门槛与风险

  传统自繁自养模式要求农户承担母猪培育、疫病防控等重资产投入,而牧原通过 “仔猪 + 技术 + 防疫” 全链条服务,使农户能够专注于育肥环节。河南养殖户牛俊涛表示:“育肥周期从 210 天缩短至 160 天,资金周转加快 30%,疫病损失率从 12% 降至 3%,现在每年稳定盈利 50 万元,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轻资产育肥模式降低了农户的养殖门槛与风险,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促进了生猪养殖产业的规模化发展。
  四、养殖户案例分析:从 “个体经营” 到 “产业协同”
  (一)吴建设:从负债百万到行业引领者
  吴建设曾因疫病清场负债百万,2020 年与牧原合作后,凭借稳定的猪源供应和技术支持,2024 年养殖场规模扩大至 3000 头,年收入达 200 万元,成为周边 50 余户养殖户的示范榜样。吴建设的成功转型不仅使其摆脱困境,还带动了周边农户共同发展,促进了当地养殖产业的进步。
  (二)郭保莲:跨界转型,实现养殖效益飞跃
  郭保莲跨界养猪期间屡遭非洲猪瘟打击,2022 年改用牧原仔猪后,依托其 “空气过滤猪舍 + 智能巡检” 技术,成活率从 70% 提升至 92%,2024 年营收突破百万,并带动全村 20 户建成标准化育肥场。郭保莲的经历充分展示了牧原技术和模式的优势,为其他养殖户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牛俊涛:专注育肥,实现效率与利润双增

  长牛俊涛放弃自繁自养模式,专注于牧原仔猪育肥,通过智能饲喂系统将料肉比降至 2.5:1,2024 年出栏效率提升 40%,利润增长 60%,成为当地 “短周期、高效益” 的养殖示范户。牛俊涛的成功经验推动了当地养殖产业的升级,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五、共建共享,助力乡村振兴:构建产业发展新生态

  牧原的联农带农模式以 “科技赋能 + 风险共担 + 能力共建” 为核心,通过技术下沉、生态闭环和政策响应,实现了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的有机结合。
  (一)技术赋能:提升农户养殖水平
  牧原开放 200 余项养殖专利,为合作农户提供兽医远程诊断、智能设备操作培训,累计培训 12 万人次,推动中小猪场标准化率提升 55%。技术下沉有效提高了农户的养殖技术水平,促进了中小猪场的规范化发展,为生猪产业的整体升级提供了支持。
  (二)生态闭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牧原将猪粪转化为有机肥,2024 年服务农田面积达 472 万亩,减少化肥使用 15.46 万吨,带动农户亩均增收 314 元,实现了 “养殖 - 种植 - 环保” 的循环发展。生态闭环模式既解决了养殖污染问题,又为农业生产提供了优质肥料,实现了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双赢。
  (三)政策响应: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
  牧原积极响应 “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的政策号召,2025 年计划扶持 1000 个家庭农场,通过 “保底收购 + 利润分成” 的模式,让农户深度参与产业链价值分配。这一举措推动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结语:从 “产业龙头” 到 “共富引擎”
  随着生猪产业从 “规模扩张” 向 “质量提升” 转变,牧原的探索为 “企业如何助力农村发展” 提供了成功范例。通过育种创新、智能技术应用和专业分工优化,牧原引领千万养殖户从传统的 “靠天吃饭” 转向 “科技增收”。这不仅体现了企业的社会责任,也是中国生猪产业迈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当每个养殖场都成为致富的源泉,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将逐步成为现实。在此过程中,龙头企业在联农带农中的关键作用值得深入探讨。欢迎在评论区分享您的见解。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牧原 “产业互联” 破局:从技术突围到共富答卷,改写生猪产业未来之探究2025/8/5 9:58:41
从22头猪到世界养猪大王:牧原秦英林获国家级荣誉背后的产业突围2025/8/5 9:43:05
牧原“豆粕革命”:当养猪巨头改写全球饲料供应链2025/7/31 9:49:21
黄沙变绿洲:看牧原如何用科技与坚守改写内蒙古沙地命运2025/7/31 9:36:59
牧原董事长秦英林获"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荣誉称号2025/7/30 22:05:58
从 22 头猪到全球第一:牧原的产业报国之路 —— 解码秦英林的共富密码与行业担2025/7/30 10:49:05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