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家禽所在高产蛋鸡蛋壳质量调控技术与机理研究方面取得新进展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4/1/16 10:11:42 关注:487 评论: 我要投稿
|
|
近日,家禽所鸡遗传育种与繁育创新团队接连在BMC Genomics(中科院2区Top,IF=4.7)和Poultry Science(中科院1区Top,IF=4.4)发表了题为“Transcriptome and histological analyses on the uterus of freckle egg laying hens”和“Effect of Lactobacillus salivarius SNK-6 on egg quality, intestinal morphology, and cecal microbial community of laying hens” 的研究论文,在雀斑蛋机理研究以及蛋品质调控技术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消费者对鸡蛋品质的要求不断升高。蛋壳上雀斑影响了鸡蛋外观,降低了消费者购买欲望。目前,缺少雀斑的产生原因以及产生机理研究;同时在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模式下,破蛋率高、蛋壳质量差给蛋鸡养殖业带来了巨大损失,因此,改善蛋壳质量对蛋鸡生产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上述研究通过对产雀斑蛋鸡进行组织形态、相关生理指标、转录组学等进行测定分析,阐明了雀斑蛋产生的原因。同时在饲粮中添加唾液乳杆菌SNK-6,测定了其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蛋壳超微结构以及盲肠菌群的影响,研究发现该益生菌能够通过提升蛋鸡免疫机能和肠道健康显著改善蛋壳质量,为其在蛋鸡产业中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两篇文章第一完成单位均为家禽所,第一作者分别为硕士研究生段国超和助理研究员刘玮,通讯作者均为李福伟研究员。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CARS-40)、山东省良种工程(2022LZGC013)、山东省泰山产业领军人才(TSCX202306046)、山东省农科院创新工程(CXGC2023C05)等项目的资助。(撰稿:刘玮 核稿:韩伟)文章链接:https://bmcgenomics.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64-023-09828-x、https://doi.org/10.1016/j.psj.2023.103224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山东省农业科学院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