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肉鸡生产情况
目前青州市肉鸡产业态势较去年相比仍持续走低,二季度肉鸡出栏2184万羽,环比增长9.6%。受毛鸡行情压制叠加高温影响,养殖端出现调控养殖或者规避补栏。
二、当前价格走势及原因分析
据我市畜产品及饲料集市价格统计监测,6月底鸡肉市场销售价为13.6元/公斤,同比降低8.1%,环比降低1.45%,反映消费端持续疲软;肉雏鸡2.3元/只,同比降低14.81%,环比降低36.11%,跌幅远超终端产品,显示养殖端补栏意愿偏低;毛鸡6.7元/公斤,同比降低5.63%,环比降低8.2%。6月份毛鸡出栏均价7.07元/公斤,肉鸡饲养成本17.90元/只,盈利约1.12元/只。由6月下旬进入7月份以来,毛鸡价格持续回落,截至7月4日我市一养殖场毛鸡出栏价格为5.8元/公斤,饲养成本约为6.4元/公斤,肉鸡养殖进入亏损状态。饲料价格有所回落后又涨至4.09元/公斤的高位,养殖户面临“高成本-低售价”剪刀差。养殖端亏损,倒逼雏鸡价格一路下跌,7月4日肉雏鸡低于1元/只。
“需求弱 + 供给多 + 成本高”三重压力导致价格下行。餐饮及家庭消费减弱,受宏观经济环境影响,餐饮业复苏不及预期,团餐、快餐等鸡肉主力消费渠道需求下降。夏季高温导致肉类消费季节性减少,消费者转向水产、蔬菜等替代品;种禽产能过剩,雏鸡供大于求,供给端产能过剩,市场供大于求。冻品库存压力大,屠宰企业库存较高,部分冷库鸡肉积压,企业降价促销去库存,进一步压低市场价格;尽管豆粕价格有所回落,但整体养殖成本仍较高,利润空间被压缩,部分养殖场选择空栏或缩减规模。
三、未来价格走势分析及建议
短期消费淡季叠加高供给,价格或继续低位震荡。若7月补栏量持续低迷,叠加开学季、中秋国庆备货,价格可能反弹。
优化养殖规模,避免盲目扩栏,利用市场低迷期进行栏舍消毒、设备维护,降低疫病风险。降低饲料成本,提高饲料转化率。采用分阶段饲喂技术,减少浪费,提高料肉比,使用酶制剂、益生菌等提高饲料利用率。夏季高温高湿,易发球虫病、大肠杆菌病等,需加强消毒、通风管理。 加强疫病防控,减少损失。探索订单养殖,锁定利润。采用“保底价+市场浮动”模式,降低价格波动风险。发展电商、社区团购等直销渠道,减少中间环节,提高利润空间。在当前低迷行情下减少亏损,同时为市场回暖做好准备,提高长期竞争力。
(青州市畜牧业发展中心 王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