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放弃89万头生猪产能!龙大美食为何对控股股东旗下资产说“不”?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10/9 9:18:09 关注:116 评论: 我要投稿

  一、战略转向:从 “跑马圈地” 到聚焦食品主业

  (一)“一体两翼” 战略下的产能再定位
  在市场环境的持续动态变化中,企业战略转型成为决定其生存与发展的核心要素,龙大美食在此进程中颇具典型性。自 2021 年起,龙大美食启动战略转型,精心构建 “以食品为主体,养殖和屠宰为两翼” 的发展架构。这一架构的确立,为企业发展明确了新的方向,促使其从传统生猪养殖的单一业务模式,向高附加值的预制菜、低温肉制品等食品业务领域拓展。
  截至 2025 年,龙大美食已建成年屠宰 1500 万头的产能,然而内部生猪出栏量仅为 38.24 万头。这一数据背后,反映出养殖业务重心的转变,从以往追求规模扩张的粗放式发展,转向 “保障原料供应 + 满足大客户溯源需求” 的精准定位。随着山东安丘 50 万头、莱阳 66 万头养殖项目延期投产(预计 2026 年 8 月完工),公司现有及规划产能已可充分满足食品业务的原料需求。在此情形下,收购四川五仓农牧 89.63 万头生猪产能显得缺乏必要性,放弃收购成为符合企业发展逻辑的理性决策。
  (二)同业竞争的历史遗留问题破解
  此次放弃收购,并非简单的商业行为,而是对 2019 年蓝润集团控股后 “资产注入承诺” 的一次战略性调整。2019 年,非洲猪瘟给生猪养殖行业带来巨大冲击,同时也引发行业整合机遇。蓝润集团为把握机遇,在四川布局五仓农牧,期望在西南地区拓展生猪养殖业务。但同期龙大美食已在规划山东的养殖项目,这导致两地产能重复,同业竞争问题随之产生。
  放弃收购后,龙大美食通过《股权托管协议》继续管理五仓农牧直至其转让。这一举措有效避免了同业竞争带来的内耗,明确释放出聚焦食品主业的信号。2025 年上半年,公司预制菜业务收入 7.83 亿元,虽同比下滑 19.5%,但其毛利率达 15.2%,远超屠宰业务 3.51% 的水平。这一数据对比清晰体现出战略调整的必要性,坚定了龙大美食聚焦食品主业发展的决心。
  二、财务雷区:98.73% 负债率背后的整合风险

  (一)五仓农牧的 “三高” 困境
  若将龙大美食的战略转向视为企业发展方向的调整,那么五仓农牧的财务状况则是收购进程中难以逾越的障碍。截至 2025 年 6 月底,五仓农牧资产负债率高达 98.73%,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以及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合计 19.5 亿元,而货币资金仅 389.37 万元,偿债能力严重不足,已处于资不抵债的边缘。
  更为严峻的是,五仓农牧部分猪场设施老化,无法满足当前生猪养殖的高标准要求。据估算,若对这些设施进行智能化改造和生物安全升级,至少需投入数亿元资金。这对于自身货币资金仅 9.73 亿元,有息负债却高达 32.19 亿元的龙大美食而言,收购五仓农牧将大幅增加财务负担。一旦收购,预计每年仅利息支出就将新增 1.2 亿元以上,相当于 2024 年全年净利润的 9.5 倍,这将对龙大美食的资金链造成巨大压力,使其面临更深层次的财务困境。
  (二)行业对比下的风险显性化
  在生猪养殖行业的激烈竞争中,五仓农牧与行业龙头的差距日益显著,这促使龙大美食在收购决策上更加审慎。以牧原股份和温氏股份为例,二者凭借先进的养殖技术、高效的管理模式以及强大的成本控制能力,在市场中占据领先地位。牧原股份养殖成本已降至 6.1 元 / 斤,温氏股份也稳定在 6.1 - 6.2 元 / 斤。而五仓农牧因高负债导致利息负担沉重,运营效率低下,养殖成本高达 7.5 元 / 斤。在当前生猪市场价格仅为 6.38 元 / 斤的情况下,五仓农牧每出栏一头猪就亏损超 100 元,盈利能力严重不足。
  从盈利能力来看,五仓农牧表现同样欠佳。2024 年其净利润为 1265 万元,2025 年上半年骤降至 397 万元,净利率跌破 1%。相比之下,牧原股份 2024 年净利润高达 178.81 亿元,2025 年一季度盈利 44.91 亿元。这种巨大差距表明,若龙大美食收购五仓农牧,不仅无法获得收益,反而可能拖累公司整体业绩,使其在市场竞争中更为被动。
  三、周期警示:生猪养殖的 “达摩克利斯之剑”
  (一)行业周期下的业绩过山车
  生猪养殖行业呈现明显的周期性特征,价格波动剧烈,导致企业业绩起伏不定,龙大美食在该行业中历经诸多挑战。2021 年,猪价大幅下跌,龙大美食净利润随之大幅下滑,亏损达 6.59 亿元,给公司经营带来巨大冲击,引发投资者关注。
  2023 年,龙大美食再度陷入亏损,亏损额高达 15.38 亿元,短短两年累计亏损超 22 亿元,企业经营压力剧增。在行业周期波动中,龙大美食如同在风浪中航行的船只,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五仓农牧同样难以摆脱猪周期的影响。2023 年,五仓农牧亏损 2.4 亿元,财务状况恶化。从财务数据看,五仓农牧业绩与猪价关联紧密,猪价下跌时净利润大幅下降。这种强绑定特性使得龙大美食在考虑收购时需高度谨慎。
  一旦收购五仓农牧,龙大美食将面临 “双周期叠加” 的风险。当猪价跌至 5 - 5.5 元 / 斤的去产能阈值时,五仓农牧每年可能加剧亏损 3 - 5 亿元,远超龙大美食 2025 年上半年 3517 万元的净利润。这意味着收购五仓农牧可能使龙大美食财务负担过重,陷入更深的财务困境。
  (二)规模化扩张的 “中国式陷阱”
  五仓农牧的高负债问题并非个例,反映出西南地区生猪养殖行业的共性问题。在西南地区,生猪养殖面临土地成本和环保投入增加等挑战。与山东相比,西南地区土地成本高出 30%,土地获取难度较大,增加了企业前期投入成本,限制了规模化扩张。
  在环保投入方面,西南地区要求更为严格,投入成本比山东增加 25%。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和监管加强,企业需投入更多资金建设环保设施,以满足污染物达标排放要求,这不仅增加运营成本,还对企业技术和管理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非洲猪瘟疫情频发给西南地区生猪养殖行业带来沉重打击,养殖场生猪大量死亡,产能下降,市场需求减少,价格低迷,企业盈利能力严重受损。
  在此背景下,龙大美食放弃收购五仓农牧,是对 “西南扩张战略” 的及时调整。与其承接高成本产能陷入困境,不如聚焦山东、河南等现有优势区域,通过智能化改造提升养殖效率、降低成本。龙大美食利用 “人工智能 + 物联网” 技术打造智能化养殖场,实现精准投喂、智能环境调控和疾病预警,成功将养殖成本降至 6.2 元 / 斤以下,增强了抗周期能力。
  四、资金困局:32 亿有息负债下的生存抉择
  (一)短期兑付压力倒逼 “断舍离”
  资金是企业运营的关键要素,龙大美食当前面临资金困境。截至 2025 年 6 月底,龙大美食货币资金余额约 9.73 亿元,而有息负债高达 32.19 亿元,其中短期债务占比 57.72%。这表明在未来 1 年内,龙大美食需偿还巨额短期债务(17.37 亿元),现有货币资金仅能覆盖 22%,资金缺口巨大。
  在此情形下,若龙大美食收购五仓农牧,需至少准备 5 亿元现金用于债务过桥,这将进一步加剧资金紧张局面。收购后公司流动比率将急剧下降,甚至跌破 0.5,触发多项借款合同违约条款。放弃收购五仓农牧后,龙大美食可将有限资金集中用于安丘、莱阳养殖项目收尾。这两个项目总投资 10.9 亿元,建成后预计年出栏 116 万头生猪,通过智能化改造和精细化管理,完全成本有望控制在 6.3 元 / 斤,远低于五仓农牧的 7.5 元 / 斤。
  (二)资本市场的 “用脚投票”
  在资本市场中,投资者的反应往往能体现企业决策的合理性。龙大美食放弃收购五仓农牧股权公告发布后,股价不跌反涨。2025 年上半年,龙大美食因应收账款高企、预制菜拓展不顺等问题,经营性现金流仅 1.2 亿元,经营状况不佳引发投资者担忧。
  放弃收购后,龙大美食预计每年可节省融资成本 8000 万元,为食品业务研发和渠道扩张提供资金支持。2025 年公司在食品业务研发方面预算增加 20%,体现出对食品业务的重视,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在渠道扩张方面,公司积极与更多零售商、餐饮企业合作,拓展销售渠道,提高市场占有率,专注核心业务发展,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五、实控人动向:戴学斌的 “双线布局”
  (一)四川生猪补链强链的政策呼应
  作为全国人大代表,蓝润集团董事长戴学斌在 2025 年全国两会上提出《支持四川生猪补链强链》建议,引发广泛关注并获农业农村部积极回应。该建议涵盖开展生猪种业技术攻关、在西南区域推广非粮饲料种植、支持种养循环并鼓励养殖主体开展碳汇交易以及设立生猪产业链专项再贷款等关键领域,为四川生猪产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尽管龙大美食放弃对五仓农牧的收购,但蓝润集团在四川生猪产业的布局并未停滞。蓝润集团可借此推动五仓农牧参与四川生猪全产业链建设。以 “种养循环碳汇交易” 试点为例,五仓农牧可升级改造粪污处理设施,将畜禽粪便转化为碳汇资产,参与碳汇交易获取额外收入,改善财务状况,提升市场竞争力。这种 “放弃股权、保留产业协同” 的策略实现了龙大美食和蓝润集团在生猪产业的共赢。
  (二)西南市场的 “轻资产突围”
  龙大美食明确表示放弃收购五仓农牧股权不影响其在西南地区的业务布局。通过强化与四川本地供应商合作,龙大美食在成都、重庆等地建立中央厨房,直接采购当地生猪,加工成川味香肠、腊肉等特色食品,深受消费者欢迎。
  2024 年,龙大美食西南地区食品业务收入增长 18%,毛利率达 18.7%,远超生猪养殖板块表现,证明其 “轻资产运营” 模式的有效性。该模式摆脱传统重资产运营束缚,使企业能灵活应对市场变化,将更多资源投入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与本地供应商合作降低采购成本,保证原材料品质,深入了解当地消费者需求,为产品精准定位和创新提供支持,契合龙大美食 “以食品为主体” 的战略定位,为其在西南市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结语:一场教科书式的 “战略止损”
  龙大美食放弃收购五仓农牧是经过深入思考后的理性决策,表面上是规避财务风险,实际上是中国生猪产业从 “规模为王” 向 “价值优先” 转型的体现。在 2025 年行业深度去产能、猪价持续低位的关键时期,聚焦核心能力、果断舍弃非核心业务,需要企业具备战略眼光和决策勇气。
  随着五仓农牧高负债问题逐渐成为过去,龙大美食正以实际行动向市场证明,在行业周期波动中,企业生存的关键在于对价值的挖掘和创造,而非单纯追求产能规模。未来,这一决策能否助力龙大美食成功应对行业周期挑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值得持续关注。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猪价跌破成本线,预制菜难扛增长旗:龙大美食深陷多重经营困境2025/10/20 12:43:20
龙大美食战略升级:健康化+便捷化双轮驱动,重新定义现代饮食新体验2025/10/16 22:15:50
龙大美食:全产业链品控筑壁垒,创新驱动领跑食品新未来2025/10/16 22:12:24
龙大美食“断腕”弃购89万头产能:一场不得不算的生死账2025/10/14 11:22:06
龙大美食:莱阳银龙投资有限公司质押7867.6万股,占其所持股份比例100%,占2025/10/10 22:09:04
龙大美食:青岛洪亨亚和实业有限公司累计质押股数约为5971万股2025/10/10 22:08:28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