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信息频道
合作组织  人力资源  它山之石  会议展览  肉类加工  
当前位置:首页人力资源行业专家 → 文章内容

王中:养猪业有多少思维是错的?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18/3/28 13:54:06 关注:552 评论: 我要投稿

  有些话前两年不能说,说了会有人骂你。比如关于猪价:我在去年下半年一再提醒当前的生猪供应能力(不是供应量,生猪供应能力是有足够的猪但不卖,没有形成供应量。)是很大的,只是暂时被隐藏了。今天的猪价证实了这一提醒。1月23日,我发文《猪价,我一直悬着一颗心》中说过:“春节前两周和明年五月份之前,将有两次较大的震动。这两个风险点是存在的,大家需要高度关注风向。我还是那个建议:永远不要想最高点出,最低点抄底,还是落袋为安吧”(原文未改动)。过去的两年半,对很多人来说是狂热的两年半,这同样包括一些大企业、集团企业。有时候我很奇怪,一个动不动就上百亿的项目是怎么决策的?其实还是老板拍脑袋决策的,所谓的科学决策只是在老板威权下附和的结果。
  春节后,因为猪价超跌,目前全国全部破六,部分地区破五,稳定迹象依然不明显,猪价的底部依然在试探。很多养猪人从春节前到春节后,因为决策的失误,马上从厚利(一头猪盈利300-400元),转为亏损(一头猪亏100多元)。这一前一后仅有不到两个月。我觉得已经非常有必要在这样一个时刻认真的反思一下了,否则,后面的路可能还是会走错。下面,我们来探讨一下,养猪业有哪些思维是错的?
  一、自繁自养才能赚钱
  这话,多数是讲给散户和家庭农场来说的,而且,大部分是从谁的嘴里说出来的?是那些业务主要依靠散户的生产资料企业的嘴巴里说出,后来居然几乎成为共识。因为只有自繁自养了,你的资产就重了,想跑也不容易了,客户资源就相对稳定了。持此观点的人理由很“充分”:自繁自养相对于只做育肥可以多赚小猪钱。育肥已经被别人赚过了小猪钱,当然赚钱就会少。
  这种论调并非一点道理都没有,但却没强调一个前提:你有没有能力养好母猪。今天已经不是一个物资极度短缺的时代,只要敢干就能赚到钱。养猪业是一个几乎完全市场化的行业,下一步即将进入全球成本竞争时代。养母猪固然有可能赚到小猪的钱,但关键是你能否养好母猪。养母猪的技术含量高,投入也远比只做育肥要大得多。现在养猪业已经在拼PSY和MSY了,这两个关键指标你做不上去,母猪就不是你的印钞机,反而是你的负担。人要赚自己能力和资源以内的钱,而不是大大的超出。超出的部分叫风险,超的越多风险越大。这就叫力所能及。
  我们看了某上市公司去年公布的报表,估算其养猪成本在6.6元/每斤。因为它的年出栏数是以百万头计,所以,它过去几年看来也赚了不少。但现在呢,猪价平均跌到5.5元/每斤,它一头猪就得亏大约250元,那么,一年下来,要亏多少?恐怕对一般人来说是天文数字了。
  当然,我并不反对自繁自养,甚至不反对只养母猪卖仔猪。我这里提醒的是:你的选择一定要在能力范围内。如果没技术又想养猪,可以通过和“温氏”这样的企业学习养猪。能把肥猪养好了,可以再少养一点母猪。等到你养母猪的水平达到至少行业平均水平的时候,再真正的投资养母猪。一口吃不成个胖子,一天也成不了专家,要循序渐进。尤其是那些底子薄的猪场或企业。最近三年,行情那么好还有很多自繁自养场微利甚至亏损,原因就出在母猪上。产仔率低、死亡率高。如今,潮水褪去,有些猪场光着屁股站在那里,举足无措。
  二、只需把猪养好,不要管行情
  有这种论调是认为行情无法左右,而生产效率则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其实,这种思维是工业思维,而不是经营思维。我们养猪的目的是为了什么?当然是获利!把猪养好了,生产成绩提高了,在猪价低谷期可以少亏损甚至不亏损;而在高峰期则可以比别人获利更多。这个观点我非常赞同,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不需要关注猪价,反而要更好的利用猪价的波动来决策经营。
  要想养好猪,应当在种、料、管、防、环境五个方面下大功夫,要把PSY、MSY做上去,缩短和国际一流水平之间的差距。这样想没问题,但这是工业思维,是从生产的角度、效率的角度思考。但除了这些会影响成本外,对原料和猪价行情的预测、判断,对猪场经营效益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大型养殖企业来说,他们会通过期货来避险和投机。也会根据对原料趋势的判断来决定是否锁定饲料价格进行预付款。这中间的差距很大,直接影响到养猪的成本。
  还有就是对生猪行情的判断。你如果能较好的判断出行情的趋势,就可以根据行情来决定在什么时候扩产,在什么时候减产,在什么时候出栏,在什么时候淘汰母猪。今天,除非受圈舍条件限制,在很多猪场的出栏时间是有较大弹性的。比如,有些地区猪出栏的体重在220-350斤之间。这中间100多斤的差距要长多少天?这就是弹性的出栏时间。对于做育肥甚至是二次育肥的养殖场来说,可能10-20天的猪价差距就是天壤之别。我们应当不会忘记,在春节前5天出栏和25天前出栏的巨大差别吧?
  所以,养猪要想多获利应当是两个轮子一起转:一个轮子是生产效率,另一个轮子是经营收益。现在,越来越多的猪场十分重视生产效率,但对经营收益则重视不足。当下,很多饲料企业开始做保价放养,这个保价是基于什么思维?就是经营思维。它本身并不养猪,但却通过对原料和猪价行情的预判来决定保价的价格。
  当然,对于行情的判断很难做到百发百中,不过,我们关注的是概率,只要预测判断的准确概率高,就可以获得更多的经营收益。
  我们大家可以去了解一下那些大型养猪企业,他们是不是在经营方面下足了功夫?是不是有一套系统的决策模型?这就像饲料企业一样,是不是你把配方设计好,把生产效率提高,就一定能比别人赚钱更多?不一定!某大型饲料企业,在玉米涨价前果断入手了几百万吨,才有了别人涨价它促销的底气。其实,饲料企业与养猪企业是一样的,都需要生产、经营两手抓。也只有两手一起抓才能利益最大化。

  三、价格低谷期“死扛”过冬
  至少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的猪价还会有所谓的“猪周期”,只要这种现象还在,那就有大的高低起伏,高可能会暴利,像2016-2017一样;亏可能深亏一头几百元,如2013-2014年。
  有人说,未来“猪周期”会越来越短,我不那么认为。首先我们研究一下,为什么会出现“猪周期”?“猪周期”的产生是因为供应量过剩和不足导致的。高价期的时候有“赚钱效应”,大家看到赚钱了,甚至是暴利,就一拥而上,结果产能剧增,供应量暴增,然后猪价大跌(甚至暴跌),最后只能被迫去(母猪的)产能。是这样一个简单的逻辑。这增加产能和去产能的过程,就是一个完整周期的具体表现。
  什么样的养殖者会迅速进来再退出养猪?也就是进入和离开都快的那些?是散养户,因为散养户固定资产投入少,自己的实力也弱,而且很多不够理性。所以,散养户多的时候,产能的增加和减少都更快。
  但现在从农业部披露的数字来看,现在散户的市场份额大约在49%左右(农业部标准:年出栏肥猪500头以下的是“散户”),比过去大大减少,这几年大概每年10%左右的减少。也就是说,现在占最大份额的是家庭农场和规模养猪场、集团养猪。规模养猪的特点是资产重。家庭农场相比散养户也重的多,而且大多数是自繁自养。资产重就不会轻易退出,母猪多,也很难轻易去产能。所以,我们研究认为:未来去产能的速度会更慢,周期会更长,猪价的低谷期自然也会更久。我们研究了前三个周期,低谷期都是一次比一次长。
  如果这个判断是正确的话,很多人就不能再用过去的经验选择“死扛”了。要不要“死扛”?先要看扛的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多养一头就多亏一块,你扛它干什么?如果大家都扛,那么产能是去不掉的。而且,这一次和上几轮周期已经大不同,这次很多大型养猪企业、饲料企业投资养猪的产能增加很快。他们是重资产、母猪多、员工多,产能不好去,只能放缓扩张,在这样的情况下,你没钱的和有钱的扛,到最后还是你扛不住。
  所以,我的建议,是能减产就减产,先把落后产能淘汰掉,找合适的时机(最低谷)的时候,再分批扩产能。换句话说,去产能要快,扩产能要有节奏,注意踩准点子。
  四、赌节日
  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年几乎是“逢节必跌”!养猪才刚刚进入亏损期,很多人就问我什么时候会“涨”?目前,猪价进入下行通道已经可以确定,但是不是探底了?肯定不是!为什么?现在自繁自养略亏,单纯育肥基本都亏了,而养母猪卖仔猪的多数还没亏(按平均水平计)。现在很多地方的仔猪还有400多元的,最低的也大约300元。只要养母猪卖仔猪的还有钱赚,他会去产能吗?不会,只要能持平哪怕是微亏,都不会去产能,只有亏得心疼才会真正的下决心(请卖仔猪的不要骂我,我们说得是道理)。
  其实,很多人看“猪周期”主要是看猪价是否探底,是否到高点。其实,这个视点是错的。2017年大家应该清楚的记得,猪价是没有最高,只有更高。本来6月份之前已经大幅度地跌了一次,后来又被拉升了。其实,如果那个时候继续跌,可能新一轮的周期会短一些。猪价再次拉升,等于把周期拉长了。现在在一些地区300斤以上体重的猪还不鲜见。
  猪价低了不等于去了产能,因为消费没上去,消耗的少,而母猪几乎还都在那里。去产能去的是母猪,而不是肥猪。肥猪决定当前供需,而母猪决定的是未来半年的供需。现在母猪还没开始大量淘汰,所以,去产能还没开始。
  也可以这样说,母猪淘汰的越快,去产能越快,进入下一个周期高价区的时间越短。只要不去产能,“死扛”消耗的是养猪人自己的“血”。如果大企业继续扩产,那就是雪上加霜,拿他的资本和实力来消耗小散的“血”,看谁的“血”可以流的更久?
  所以,节日不能赌,我认为风险很大。有人问我能不能赌?我说,我先问你一下:仔猪成本+饲料成本+其它成本<预期猪价吗?这才是关键。很多人预期8月出栏的时候成本是6.0-6.5左右。我说,这你也敢赌?你觉得届时猪价高过6.5元/斤的概率大?还是低于6元的概率大?既然是赌,赌得就是概率,如果你觉得6元以下的概率大,你还赌什么?
  五、规模场耗不过家庭农场?
  很多家庭农场主的信心很足,他们认为规模场的成本更高。这样说也不是没有道理,但也不是绝对。除了一些单一的规模场,自有资金不足,自己又没有饲料厂的,可能管理成本高,生产效率低,“耗”不过你以外,很多规模场不一定耗不过你。我的理由有四个:
  1、战略定力
  有些企业养猪是战略行为,他不管亏不亏,会按照目标稳步推进,比如“温氏”、“中粮”、“牧原”这样的企业。他们是自己愿意耗,心甘情愿地“耗”。
  2、资本雄厚
  今天亏是为了明天大赚,赌得就是你会退出,让出产能,他就有机会赚大钱了。现在,养猪的上市公司已经很多了。2016-2017年养一头猪可以赚700到800元。假定2018-2019一头猪亏350-400元,那么,两年赚的钱可以亏4年。下一轮周期用不了4年吧?所以,穷人永远不要和富人比花钱。
  3、隐藏利润
  对于有些企业来说,它有饲料厂,饲料厂和猪场的结算价不是成本价而是内部合同价。也就是说,养猪不赚,饲料还是赚的。就是饲料不赚,他可能也得养下去,毕竟,几十家饲料厂不能都关上吧?
  最近,有企业在搞“猪苗换饲料计划”。很多人没想明白,这能赚钱吗?这是什么商业模式?其实很简单,他的客户可能大部分是散养户,拿猪苗换饲料,至少客户还在,如果客户不在了,几十个饲料厂干嘛去?这才是他最怕的东西。这不是他想做的,而是不得不做的。
  4、成本能力
  很多企业养猪水平明显高过散养户和家庭农场。我们以“扬翔“为例,他去年的全年平均成本是5.27元/斤。按这个水平,他不亏本,还略有盈余,他会怕吗?不怕!根据“牧原”公布的数据,去年的成本是5.08元/斤;“温氏”的成本是5.54元/斤(包括分享给育肥合作户的利益)。现在他们都不亏,他们会去产能吗?当然不会,就这种水平,他亏0.5元的时候,不知道会洗掉多少猪场。这种企业反而在用各种形式扩产。
  六、建议
  1、借机淘汰生产效率低的母猪;
  2、减少育肥,等于减少亏损,打猪苗降价滞后的时间差,卖仔猪;3、除必要的防疫、保健和母猪的投入外,降低用于育肥猪的投入;4、钻研提高生产效率的系统能力,为下一轮周期高点做能力准备;5、与部分有联合需求的企业合作,比如饲料企业;6、做品种改良;
  7、与有能力的养猪企业合作,比如“牧原”、“温氏”、“扬翔”。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王中┃新年献辞┃在泥泞中寻找希望!2024/1/2 8:49:33
今年3-5月份可能是养猪大企业最难熬的阶段2024/1/2 7:42:05
王中:今年3-5月份可能是养猪大企业最难熬的阶段2024/1/2 5:42:05
王中:对产能的正确理解2023/11/29 19:51:44
牧原食品:做大做强养猪产业 全面融入乡村振兴2023/2/20 14:02:28
王中┃猪,下面该怎么走了?(下)2021/5/12 12:59:24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