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兽药安全用药 → 文章内容

药物的作用和药物的体内过程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11/27 8:48:07 关注:262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一、兽药概述
  兽药是指用于预防、治疗和诊断动物疾病,或有目的地调节动物生理机能,能促进动物生长、繁殖和提高生产效能的化学物质。兽药包括血清制品、疫(菌)苗、诊断液等生物制品,微生态制剂,兽用的中药材、中成药,化学原料药及其制剂,抗生素、生化药品、放射性药品,以及外用杀虫剂、消毒剂等。饲料添加剂是指为满足特殊需要而加入动物饲料中的微量营养性或非营养性物质。饲料药物添加剂则指饲料添加剂中的药物成分,亦属广义兽药的范畴。
  兽药在应用适当时,可达到防病治病或促进动物生长等目的,但大多数兽药如果用法不当或用量过大,则成为毒物,会损害动物机体的健康。例如,适量的乙酰甲喹拌料可防治猪的大肠杆菌病,但用量过大会引起猪中毒,严重者引起死亡。此外,某些物质如维生素、矿物质等为动物生长必需的营养成分,当动物因缺乏这些成分而引起缺乏症时,应用这些药物可达到预防或治疗相应疾病的目的。因此,食物、药物、毒物之间并无绝对的界限。在畜牧生产及兽医临床上,必须具备比较系统的兽药方面的知识,才能合理地选用药物,做用药安全有效,提高养殖经济效益。
  二、药物的作用
  药物的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包括病原体)的影响。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主要是引起生理机能的加强(兴奋)或减弱(抑制),即药物作用的两种基本形式。有些药物可使动物的生理机能加强,如尼可刹米能兴奋呼吸中枢,可用于麻醉药过量或严重疾病引起的呼吸抑制的解救。而另外一些药物可使动物的生理机能减弱,如咳必清具有轻度抑制咳嗽中枢作用,可用于剧烈干咳的对症治疗;又如平喘药氨茶碱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从而用于治疗支气管性喘气。药物对病原体的作用,主要是通过干扰其代谢而抑制其生长繁殖,如四环素、红霉素通过抑制细菌蛋白质的合成而产生抗菌作用。此外,补充机体维生素、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的不足,或增强机体的抗病力等都属药物的作用。
  (一)药物作用的类型
  1.局部作用和吸收作用
  根据药物作用部位的不同,在用药局部呈现
  作用的称为局部作用,如普鲁卡因的局部麻醉作用。而在药物吸收进入血液循环后呈现作用的,则称为吸收作用或全身作用,如肌内注射安乃近后所产生的解热镇痛作用。
  2.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从药物作用的顺序来看,药物进入机体后首
  先发生原发作用,称为直接作用;由于药物直接作用所产生的继发性作用,称为间接作用。例如,强心苷能直接作用于心脏,加强心肌的收缩力(直接作用);由于心脏机能活动加强,血液循环改善,肾血流量增加,从而间接产生利尿作用(间接作用)。
  3.药物作用的选择性 药物进入机体后对各组织器官的作用并不一样,在适当剂量时对某一或某些组织或器官的作用强,而对其他组织或器官作用弱或没有作用,此即药物作用的选择性。例如,苯巴比妥可选择性地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而对泌尿系统无作用;麦角新碱可选择性兴奋子宫平滑肌,而对支气管平滑肌没有作用。药物作用的选择性是相对的,一种药物往往同时对几个组织或器官都有作用,只是其作用强度不同而已。例如,异丙肾上腺素既可加强心肌收缩力,使心率加快,又可松弛骨骼肌、血管平滑肌、支气管平滑肌。有些药物的选择作用与剂量密切相关,小剂量时只作用于个别器官,大剂量时则引起较多的器官发生反应。如中枢兴奋药尼可刹米小剂量时可选择性兴奋延髓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加快,但大剂量时可兴奋包括延髓在内的整个中枢神经系统,引起惊厥,甚至死亡,故使用的剂量必须注意准确把握。选择性高的药物,往往不良反应较少,疗效较好,可有针对性地选用来治疗某些疾病。如化学治疗药可选择性地抑制或杀灭入侵动物体内的病原体(如细菌或寄虫),而对动物机体没有明显的作用,故可用来治疗相应的感染性疾病。而选择性低的药物,往往不良反应多,毒性较大。如消毒药选择性很低,可直接影响一切活组织中的原生质,亦称为原生质毒或原浆毒,只能用于体表环境或器具的消毒,不能在体内应用。
  (二)药物作用的两重性
  药物的作用都是一分为二的,用药之后既可产生防治疾病的有益作用,亦会产生与防治疾病无关,甚至对机体有毒性的作用,前者称为治疗作用,后者则称为不良反应。
  1.治疗作用 分为对因治疗作用和对症治疗作用,前者旨在消除疾病的病因(治本),后者则是改善或减轻症状(治标)。例如,使用抗生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抗寄生虫药等杀灭、抑制入侵动物机体的细菌、支原体和寄生虫及补充氨基酸、维生素等治疗某些代谢病等,都属于对因治疗;解热镇疼药解热镇痛、止咳药减轻咳嗽、利尿药促进排尿等,则都属于对症治疗。对症治疗不能消除病因,但在某些危重症状,如休克、心力衰竭、窒息、惊厥等出现时,却是有效的暂时治疗措施。对散养动物的疾病,通常采取对因、对症结合的综合性疗法。根据病情轻、重、缓、急决定治疗方法。“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即对急性、危重病例,应首先用药控制某些严重症状以解除急危症,再进行对因疗法;而对慢性病例,则应找出病因,对因治疗进行根治。对集约化饲养动物的感染性疾病,如细菌性、支原体性传染病或寄生虫病等,应着重对因治疗,以消除入侵机体的病原体;而对某些暂无有效对因治疗药物的疾病,如某些病毒病、中毒病等,则可进行对症治疗,以降低死亡率,减少经济损失。
  2.不良反应 大多数药物都或多或少地有一些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毒性作用、过敏反应、继发性反应等。药物在治疗剂量时出现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作用,称为副作用。它属于药物本身的固有属性,一般反应较轻,常可预知并可设法消除或纠正。一种药物的作用往往有多种,当用其某一作用为治疗目的时,其他作用就成为副作用;若改变用途,副作用亦可变为治疗作用。如阿托品解除肠道平滑肌痉挛时,会出现腺体分泌减少、口腔干燥的副作用;若用阿托品防治腺体分泌过多症(如预防反刍动物静脉注射水合氯醛引起的支气管腺体分泌)时,这一副作用就成为治疗作用,而其解除胃肠平滑肌痉挛等作用就是副作用。毒性作用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通常是由使用不当,如剂量过大或使用时间过长引起,故应特别注意避免。毒性作用往往是药理作用的延伸,如回苏灵对延髓呼吸中枢有强烈的兴奋作用,但过量时则可引起惊厥毒性。药物作用不仅有种属差异,而且还存在个体差异。过敏反应是某些动物个体对某种药物表现出的特殊不良反应,用药后动物表现出诸如皮疹、皮炎、发热、哮喘及过敏性休克等异常免疫反应,一般只发生于少数个体。由于药物治疗作用的结果而间接带来的不良反应,称为继发性反应。例如,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抑制了胃肠道内许多敏感菌株,而某些抗药性菌株和真菌却大量繁殖,使肠道正常的菌群平衡被破坏,引起消化紊乱、继发性肠炎或真菌病等新的疾病,这一继发性反应亦称为“二重感染”。
  此外,药物在动物可食用组织或动物性产品如肉、蛋、奶中的残留,可引起人中毒、过敏等不良反应,间接危害人类健康。许多国家现已对一些药物制定了允许残留量和休药期的规定,使用时应引起注意。俗话说:“是药三分毒”,真正完全无毒性的药物是很少的,中药、营养性添加剂如维生素、微量元素等亦不例外,使用过多或滥用,都可引起不良后果。故兽医临床用药,既要考虑治疗效果,又要保证用药安全,决不可滥用。
  三、药物的体内过程
  药物进入机体后,一方面作用于机体引起某些组织器官机能的改变,另一方面药物在机体的影响下发生一系列的转运和转化。这两个方面在体内同时进行,并且相互联系。药物自给药部位吸收(静脉注射除外)进入血循环,然后随血液循环分布到全身,在肝脏等器官发生化学变化(生物转化),最后通过肾脏等多种途径排出体外(排泄)。药物的体内过程就是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过程,这是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即药物在体内的量或浓度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了解药物的体内过程,对认识药物的作用、特点,以及合理用药有着重要实际意义。
  四、吸收
  药物从用药部位进入血液循环的过程,称为吸收。除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立即产生药效外,其他给药途径都要经过生物膜的转运过程才能吸收。一般而言,药物经不同途径吸收快慢的顺序为:气雾吸入>注射(腹腔注射、肌内注射或皮下注射)>内服>皮肤给药。
  1.气雾给药的吸收
  脂溶性药物能以简单扩散的方式从呼吸道吸收,气体、挥发性液体、分散于空气中的微滴或固体颗粒均可由肺泡吸收。肺泡表面积大,并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故气雾给药时,药物既可直接到达鼻腔黏膜、气管、支气管或肺部产生局部作用,亦可通过肺泡快速吸收产生全身作用,即具有“速效定位”的特点。气雾给药既适用于呼吸系统疾病,亦适用于全身感染的治疗。气雾给药时,雾粒大小与药物的滞留与吸收及用药效果有直接关系。雾化微粒通过呼吸系统(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泡)的滞留和吸收,受三个物理过程的影响。第一个过程是同呼吸道壁的惰性碰撞,主要滞留大粒子,直径大于25μm的微粒能滞留于鼻腔、咽喉和气管之内;第二个过程是沉降,微粒直径在10~25μm的主要沉降于肺泡内;第三个过程是扩散,如果微粒直径小于0.5μm,会明显表现出扩散作用。但直径在0.1~0.001μm的粒子,往往不会沉降,大部分被呼出。哺乳动物呼吸器官能滞留和吸收被吸入气雾剂的35%,家禽为20%~23%。
  2.注射给药的吸收 静脉注射时,药物直接进入血液循环,迅速呈现作用,故无吸收过程。腹腔注射时,药物可通过腹腔大量的毛细血管迅速被吸收。皮下注射或肌内注射时,药物可通过局部毛细血管和淋巴管吸收,吸收方式主要是扩散(脂溶性药物)或滤过(非脂溶性或水溶性的小分子)。吸收速度与水溶性有关,水溶液吸收快,乳剂次之,油剂较慢。
  3.内服给药的吸收 胃肠道黏膜属类脂质膜,内服药物多以被动转运方式通过胃肠道黏膜被吸收。相对分子质量小、脂溶性高的药物或非解离型的药物容易吸收,而解离型药物则难以吸收。整个消化道均具吸收能力,胃和小肠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胃与小肠相比,吸收面积小,药物在胃内的滞留时间短,故药物被吸收的量较小;小肠吸收面积大,有丰富的绒毛,血流量大,是吸收药物的最主要器官。药物的解离度是影响药物吸收的主要因素之一。例如,在酸性胃液中,弱酸性药物以非离子型存在,可在胃内被吸收;而弱碱性药物部分解离成离子,在胃中难以被吸收。各种动物胃内的pH值差异很大,马为1.1~6.8;牛与羊瘤胃为5.5~6.5,真胃为3.0;犬、猫、猪为1~2。故弱酸性药物或中性药物在猪、犬、猫胃中容易被完全吸收,在反刍动物的胃中较少被吸收。在小肠弱碱性环境中,弱碱性药物多以非离子型存在,故容易被吸收;而酸性药物大部分解离成离子则难以被吸收。剂型不同,吸收速率亦有差异。一般来说,溶液剂吸收较快,散剂吸收较慢,片剂、丸剂的吸收就更慢。此外,药物溶解的程度和速度,胃内容物的组分和充盈度,胃排空和肠蠕动的速度等都可影响药物的吸收。
  4.皮肤给药的吸收 动物的皮肤自外向内分为表皮、真皮及皮下组织三层。药物的透皮吸收首先要通过表皮的角质层屏障。角质细胞膜是含有类脂质的半透性膜,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通道,吸收的主要方式是被动扩散。表皮下的真皮是由疏松结缔组织构成的,内有丰富的血管、淋巴管等,对药物穿透的阻力小,透入真皮的药物易被血管及淋巴管吸收。完整的皮肤药物透皮吸收率较低,常需借助透皮促进剂(如氮酮、二甲亚砜等)、某些赋形剂(如聚乙二醇、丙二醇等)或透皮操作(如清洗、按压、摩擦等)来促进吸收。在温暖的环境中皮肤的血管扩张,比在寒冷环境中的皮肤吸收药物多。一般而言,动物耳后、肢间、腹下等皮肤软薄的部位比其他硬而厚的区域容易透皮吸收。当皮肤的表皮损伤时,药物的吸收量可增大几倍至十几倍。药物本身的理化特性、药物与皮肤接触的面积与时间亦对药物透皮吸收具有影响。低相对分子质量的水溶性或脂溶性较高的药物对表皮的透入性最大。难溶或不溶的药物需溶解于赋形剂中才能被吸收。药物在皮肤上接触与停留的有效时间越长,则吸收量越多。
  五、分布
  药物随血液循环转运到全身各种组织器官的过程,称为药物的分布。药物在体内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如碘主要分布于甲状腺中,全身麻醉药分布于中枢神经系统较多等。药物的分布既与药物的疗效密切相关,也与药物的储存及不良反应等有关非常适合。例如,新型抗菌药恩诺沙星在动物肺组织中的浓度高于血浆数倍,故非常适合治疗畜禽的呼吸系统感染;许多脂溶性高的药物在脂肪组织中分布很多,脂肪组织仅是一个储存库,这些药物并不在此产生作用;又如汞、锑、砷等在肝、肾分布较多,当用量过大面引起中毒时,肝、肾就要受到损害。但药物的分布与其作用并不成正比,强心苷在横纹肌和肝脏分布较多,但却选择性地作用于心肌细胞。多数有机药物进入血液循环后,一部分与血浆蛋白结合,一部分为游离型,只有游离型药物才能向组织分布,具有药理作用。药物在到达作用部位时,需通过不同的屏障,如血脑屏障和胎盘屏障等。脂溶性药物如乙醚、硫喷妥钠等,易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脊液,而水溶性药物则难以通过;高脂溶性非离子型药物(如巴比妥类),易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故对妊娠动物用药时还需考虑药物对胎儿的影响。
  五、代谢(生物转化)
  药物进入机体后,除极少数以原形状态从动物体内排出外,大多数都要在体内发生化学变化,这一过程称为药物代谢或生物转化。药物代谢的主要器官是肝脏,代谢转化的方式有氧化、还原、水解和结合等。多数药物经过代谢后,其药理作用或毒性减弱,但亦有一些药理作用或毒性增强。例如,非那西汀代谢产生扑热息痛,呈现明显的解热镇痛作用;对硫磷在体内氧化为对氧磷,毒性增强。一般来说,代谢使药物的极性或水溶性提高,易于从体内排出。当肝功能不全时,药物的代谢就会受到影响,容易中毒。故对患肝病的动物,应注意选择药物和掌握适当的剂量。药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是在两类酶系统的催化下完成,即肝脏微粒体混合功能氧化酶系统和非微粒体药物代谢酶系统。前者简称为肝药酶或药酶,主要存在于肝细胞的滑面内质网上,除催化氧化、还原反应外,还参与某些药物的水解和结合反应;后者所催化的反应主要在肝脏进行,也可在血浆、消化道及肾脏等器官进行,除催化葡萄糖醛酸结合反应外,亦可催化其他结合反应及部分药物的氧化、还原、水解等反应。许多化学物质可以影响肝药酶的活性,直接影响药物的代谢。现已发现有些药物可抑制肝药酶的活性,可使其他药物的代谢受阻、血药浓度升高、药效或毒性增强。例如,泰妙菌素可抑制盐霉素的代谢,联用时可导致中毒,引起鸡生长迟缓,甚至死亡;环丙沙星可严重抑制茶碱的代谢,联用时可引起茶碱的严重不良反应,甚至死亡。而另一些药物则可增强肝药酶的活性,使其他药物代谢加快,药效减低或失效。如苯巴比妥可使多西环素的代谢加速,联用时使后者的抗菌作用减弱。这些药物因能影响药酶的活性,故联合用药时应予以注意。
  六、排泄
  排泄是药物或其代谢物从体内排出的过程。药物主要通过肾脏从尿中排泄,还可经粪便、胆汁、乳汁、汗液及肺的呼出气体等途径从体内排出。肾脏是大多数药物排泄的主要器官,故肾功能不全时,肾脏排泄药物的能力降低,需酌情降低用药剂量或适当延长给药间隔时间。
  1.肾脏排泄 除了与血浆蛋白结合的药物外,游离的药物及其代谢物,均能通过肾小球滤过进入肾小管。多数药物在肝脏转化为极性大的水溶性的代谢产物,在肾小管不易被吸收,因而易于排泄。尿液的pH值是影响药物排泄速率的重要因素,在酸性尿液中一般碱性药物排泄较多,而在碱性尿液中酸性药物易于排出。这一规律可用于某些药物中毒的治疗。例如,乙酰水杨酸为弱酸,同服碳酸氢钠使尿液碱化,其排泄可增加3~5倍。故在阿司匹林过量中毒时,给予碳酸氢钠可有一定的解毒效果。而内服氯化铵等酸性药可使尿液酸化,可用来促进碱性药物的排泄。
  2.粪便及胆汁排泄 内服后未被吸收的药物多随粪便排泄,被吸收的药物亦可从粪便中排泄。有些药物经肝脏排入胆汁,随胆汁进入肠腔,再部分地被重新吸收(如洋地黄),形成“肝肠循环”而使药物排泄减慢,作用时间延长。
  3.其他排泄途径
  药物还可部分地经乳汁、汗液、唾液及肺呼出的气体排泄。有的药物如青霉素可部分地从奶牛乳腺中排出,故奶牛泌乳期应禁用青霉素,以免引起人的过敏反应。
文章来源:网络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 】【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药物的穿透力,事关药物对气囊炎、支气管堵塞、腹膜炎等深度感染治疗的有效性2023/12/27 18:35:21
这些药物不能多用,用多了对肾的刺激会造成肾肿2023/12/22 9:16:15
多种抗菌抗支原体药物在组织和主要脏器的分布特点2023/12/18 8:44:34
兽用抗菌抗支原体药物的分类与配伍禁忌2023/12/10 21:19:09
小心药物使用的抗药性管理,药物合理使用的原则2023/10/8 14:12:30
复方制剂及复配药物在消化道吸收过程中的影响因素有哪些?2023/10/6 14:43:02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著作权,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文章编辑进行修正,电话:010-6528335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3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