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饲料饲料行情 → 文章内容

小麦玉米价格风云:下旬走势大揭秘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19 10:35:26 关注:21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价格现状:涨与跌的初现
  在粮食市场的动态变化中,小麦与玉米的价格走势始终备受各方关注。近期,这两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呈现出明显不同的态势,引发了市场参与者的广泛讨论。
  先看玉米,上周山东地区玉米到货量维持在较高水平,市场供应相对充裕。在此情形下,企业对价格进行反复调整,整体价格呈现小幅回落态势。与此同时,各种利空消息不断涌现,如政策粮投放传闻、下游需求波动等,这些因素逐渐影响持粮主体的心态。在多重因素交织作用下,持粮主体出货节奏明显加快,这一变化甚至波及向来稳定的东北地区,使得当地玉米市场也受到影响。
  再将目光转向小麦,随着新麦入市进度逐步加快,其价格上涨趋势开始显露疲态。市场上,新麦与陈麦的价格走势分化愈发明显,制粉企业针对陈麦不断进行价格调整与试探,试图在复杂的市场环境中探寻最佳采购策略。临近下旬,小麦与玉米市场的下行趋势愈发显著,然而,市场中流传一种观点 —— 从本月下旬开始,小麦与玉米将呈现一涨一跌的局面,这种看似矛盾的走势背后,究竟蕴含着怎样的市场逻辑?
  玉米:看似下跌,实则暗藏玄机
  在玉米市场的复杂格局中,价格走势背后是多方力量的博弈,其中持粮主体、官方态度以及企业需求这三大因素,犹如三根关键支柱,支撑并左右着玉米价格的走向,看似下跌的表象下,实则暗藏诸多不为人知的因素。
  持粮主体:市场博弈的关键力量
  持粮主体作为玉米市场的重要参与者,其心态和决策对价格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尽管当前各种利空消息对持粮主体的心态造成一定冲击,但他们在面对价格下跌时,表现出相对理性的态度。当企业试图压价时,持粮主体会依据对市场流通情况的判断,采取停装停售策略。毕竟目前市场整体流通偏紧,持粮主体手中的粮食资源显得尤为珍贵,短期内他们在市场中仍拥有较强的话语权。
  以东北地区为例,当地持粮主体在面对价格波动时,会综合考虑成本、预期收益等因素。由于东北地区干粮成本线相对较高,利润空间与华北及山东地区相比处于劣势,所以在进口玉米增加等因素的影响下,出货速度有所加快。但即便如此,他们也不会盲目抛售,而是在寻找合适的出货时机,以保障自身利益最大化。这种理性的市场行为,使得玉米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支撑,避免了价格的大幅下跌。
  官方态度: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
  官方在玉米市场中的态度犹如迷雾中的灯塔,虽指引着方向,却又带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目前,关于政策粮投放的消息甚嚣尘上,但官方具体的投放公告却迟迟未出。中储粮虽在不断加大投放力度,但其背后的意图值得深入解读。这一举动既有探价的意味,试图通过市场交易来了解当前玉米价格的真实水平;也有警告的含义,向市场各方传达出稳定价格的决心,提醒市场参与者不要过度投机。
  这种政策导向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参与者陷入观望状态。持粮主体不敢贸然大量出货,担心政策粮投放后价格大幅下跌;企业也不敢轻易大幅压价,害怕失去稳定的粮源供应。官方态度的不明朗,如同在市场中悬起了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让市场各方在决策时都变得格外谨慎,进而对玉米价格的走势产生深远影响。
  企业需求:刚需采购下的价格博弈
  企业对玉米的需求是影响价格的另一关键因素。当下,企业普遍保持刚需采购的模式。以山东企业为例,尽管库存周期普遍不高,但开机率仍维持在 50% 以上,这就意味着每天对原粮的刚需采购是必不可少的。然而,随着市场价格的波动以及企业自身利润的考量,他们已经很难再接受高价玉米。
  企业在采购过程中,会根据自身库存情况、市场价格走势以及对未来市场的预期,与持粮主体展开激烈的价格博弈。当市场上玉米到货量增加时,企业会试探性地压价,以降低采购成本;而当持粮主体采取停售策略,市场供应减少时,企业又不得不适当提高价格,以确保生产所需的粮源供应。这种在刚需采购基础上的价格博弈,使得玉米价格在短期内呈现出震荡调整的态势。
  小麦:新麦上市,价格走向何方
  随着新麦入市进度的加快,小麦市场迎来了关键的转折期,其价格走势成为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在这一时期,新麦的产情以及收购动态犹如两块重要的拼图,共同描绘出小麦价格走向的轮廓,其中蕴含着丰收背后的价格隐忧,也反映出市场供需的直接博弈。
  新麦产情:丰收背后的价格隐忧
  从产情来看,今年小麦种植面积达到 3.3 亿亩,较去年有所增加。在生长过程中,大部分地区天气较为适宜,使得新麦整体长势良好。若后期无极端天气影响,新麦丰收在望。目前,新麦收割正由南向北有序推进,从已经收割的区域反馈来看,新麦不仅产量有所增加,质量也普遍好于去年,尤其是呕吐毒素较低,新麦容重整体较高。
  然而,丰收的背后却隐藏着价格下跌的隐忧。根据市场规律,当供应量大幅增加时,如果需求没有相应的同步增长,价格往往会面临下行压力。新麦产量的提升,使得市场上小麦的供应变得更加充足,这无疑给价格上涨带来较大的阻力。例如 2024 年,全国工业饲料产量 2753 万吨,环比增长 4.2%,同比增长 9.0%,其中饲料企业生产的配合饲料中玉米用量占比为 42.1%,同比增长 4.2 个百分点,玉米用量的增加意味着对小麦的替代作用增强,小麦的市场需求空间受到挤压。在这种情况下,新麦丰收带来的大量供应,很可能会加剧市场的供过于求局面,从而导致价格下跌。
  收购动态:市场供需的直接反映
  在收购方面,贸易商和企业的收购情况以及农民的售粮心态,直接反映了市场供需关系,对小麦价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新麦上市初期,由于市场供应量增长较快,加之玉米等农产品价格持续下滑,新麦价格高开低走。但随着各类政策性收购的积极介入,如中储粮集团公司在主产区全面增加今年国产小麦收储规模,以及小商贩、贸易商及饲料加工企业、养殖企业收购新麦的意愿较强,新麦价格逐渐止跌企稳。河南滑县小麦贸易商齐凯表示,河南各地新麦收购价基本稳定在 1.23 至 1.25 元/斤。这表明,政策性收购和市场主体的积极参与,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新麦价格。
  农民的售粮心态也在发生变化。今年新麦售粮价格普遍低于去年同期,部分有库存的农户基本要等到春节前后才会出货,表现出一定的惜售心理。而前期收购价格较高的粮点和贸易商仍有部分余粮尚未出售,当前贸易商利润空间较小,多以随收随走为主。这种售粮心态的分化,使得市场上小麦的流通量受到影响,进而对价格产生作用。当农户惜售时,市场上小麦的供应量减少,价格可能会得到一定支撑;反之,若农户集中售粮,市场供应增加,价格则可能面临下行压力。
  从企业角度来看,作为小麦下游需求的最大主体,制粉企业当前入市收购新麦的积极性比较高。新麦较之陈麦等性价比更高,直接收购入库可节省短途运费,且各地新麦品质均比较好,有利于提高面粉等产品的质量,新麦价格处在近年来的较低水平,也有利于制粉企业降本增效。但由于当前面粉消费处于传统淡季,随着天气升温,面粉保管难度加大,市场走货缓慢,下游产品需求不给力,加大面粉企业经营压力,粉企整体开工率处于低位,企业之间的竞争较为激烈,面粉、副产品库存消耗缓慢。这使得制粉企业在收购新麦时,会更加谨慎地考虑成本和库存情况,根据自身库存和上货量灵活调整采购价格,进一步加剧了市场价格的波动。
  未来展望:风险与机遇并存
  小麦与玉米价格的走势在未来仍充满变数,风险与机遇并存。对于玉米市场而言,尽管短期内持粮主体、官方态度和企业需求等因素对价格起到了一定的支撑和调节作用,但长期来看,仍面临着诸多风险。政策粮投放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如果大规模投放,市场供应将进一步增加,价格下行压力将显著增大。下游需求的持续疲软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饲料行业对玉米的需求增长乏力,且随着饲料配比的不断更新,玉米饲用占比呈下滑趋势,这将对玉米价格的上涨形成制约。
  然而,风险之中也蕴含着机遇。今年售粮进度较快,后期可能出现阶段性的供应偏紧局面,这为玉米价格的上涨提供了一定的空间。尤其是在 6 - 9 月份,随着市场供需关系的动态调整,如果能有效把握这一阶段性机会,市场主体有望在价格波动中获取收益。
  再看小麦市场,新麦丰收在望,供应增加带来的价格下行压力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风险。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为制粉企业等下游产业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机遇。对于贸易商而言,合理把握收购时机和价格,通过灵活的市场操作,也能在价格波动中实现盈利。在未来,小麦市场需密切关注新麦的收购进度、农民的售粮心态以及下游需求的恢复情况,这些因素将共同决定小麦价格的走势。
  无论是小麦还是玉米市场,市场主体都应理性看待价格波动。在决策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的影响,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购销计划。同时,密切关注政策动态、市场供需变化以及国际市场的影响,及时调整策略,以应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风险与机遇并存的粮食市场中稳健前行。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玉米价格震荡,2400关口守得住吗?2025/5/19 10:33:28
玉米小麦市场风云:变局中的机遇与挑战2025/5/16 14:16:00
玉米价格的“过山车”:背后的周期密码2025/5/15 22:58:02
五月粮市:玉米、新麦、陈麦的价格博弈与走向2025/5/15 12:55:18
2025玉米市场:全球供需大洗牌2025/5/13 21:03:31
玉米价格“狂飙”:背后的秘密与未来走向2025/5/13 10:52:46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