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频道
产经·企业  曝 光 台  本网动态  畜牧舆情  
当前位置:首页产经·企业名企动态 → 文章内容

牧原联农助农深实践:9 亿让利背后的产业互联密码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8/14 10:21:19 关注:53 评论: 我要投稿

  一、现象透视:从仔猪热销看牧原的助农 “让利哲学”
  2025 年 1-7 月,牧原集团累计销售仔猪数量超过 900 万头,以每头低于市场价格 100 元的 “地板价” 销售,直接向农户让利超过 9 亿元。这组数据深刻体现了牧原 “全链开放” 战略。在行业陷入价格博弈的复杂局面时,牧原采用 “低价 + 技术 + 服务” 的策略,重构生猪产业生态,带动 13000 余家中小养殖场(户)共同分享发展成果。南阳养殖户杨营曾因非洲猪瘟遭受破产困境,2022 年通过牧原仔猪预定模式重新开展养殖业务,首批生猪就实现获利 10 万元。如今,其猪场不仅恢复产能,还引入牧原的自动饲喂系统和疫病防控技术,养殖效率提高了 30%。杨营表示:“大企业承担了最艰难的工作,我们跟随学习技术,稳定获取收益,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帮扶。” 杨营的经历是 10 万转型农户的典型代表。
  二、产业互联:重构行业生态的 “牧原模式”
  (一)仔猪销售革新:从 “价格博弈” 到 “风险共担”
  2024 年,牧原推出的 “预定保价” 模式开创了行业先例。养殖户可提前锁定仔猪价格,若市场价格高于预定价格,按照低价进行成交;若市场价格低于预定价格,牧原将退还差价。这种 “价格托底” 机制使中小养殖户的补栏风险降低了 40%,2025 年上半年仔猪预订量同比大幅增长 65%。通过 “种猪优惠 + 饲料折扣 + 商品猪代售” 的组合政策,牧原协助合作农户降低综合成本 25%,仔猪成活率提升至 92%,远高于行业平均 85% 的水平。
  (二)全链开放战略:打造 “大企业 + 小农户” 共生体系

  牧原突破传统 “代养” 模式,向农户开放育种、防疫、市场等核心资源:
  育种赋能:自主研发的轮回二元种猪,PSY(每头母猪年供仔猪数)达到 32 头,较行业平均水平高出 23%,累计向市场供应优质种猪超过 200 万头;防疫共享:开放非洲猪瘟防控技术体系,使中小猪场疫病发生率下降 60%,仅 2024 年就协助 7000 余户受灾农户重建猪场;市场对接:搭建 “牧原通” 电商平台,为合作农户提供生猪代售服务,2025 年上半年助力农户增收超过 5 亿元。秦英林指出:“大企业的价值在于做好农民难以完成的工作,为农民留出足够的盈利空间。”
  三、技术赋能:230 亿研发让科技普惠千万农户(一)研发投入 “砸” 出养殖革命
  牧原累计投入 230 亿元,在 12 个关键领域开展技术攻关:
  育种突破:打破国外种猪垄断,培育出耐高温、抗病性强的 “牧原 1 号” 种猪,使国内种猪自给率从 60% 提升至 85%;智能装备:第 23 代猪舍实现环境可控,达到 “四季如春” 的效果,空气过滤系统将疫病传播风险降低 70%,无针注射器等 20 余项发明使养殖效率提高 40%;饲料创新:研发 “无豆日粮” 技术,豆粕使用量减少 30%,帮助农户降低饲料成本 15%,每年节约大豆进口量超过 50 万吨。
  (二)技术下沉:从实验室到猪圈的 “最后一公里”
  牧原组建 3000 人技术服务团队,推出 “1 对 1 驻场指导” 服务:
  河南社旗养殖户贾豪引入牧原智能巡检系统后,疫病识别效率提高 90%,人工成本降低 50%;邓州养殖户段海鸥采用 “水肥还田” 技术,每亩农田化肥使用量减少 40%,每年每亩增收 200 元,39 种农作物实现 “减投增效”。数据显示,牧原技术辐射带动全国 472 万亩农田升级,近五年累计助力农户增收 52 亿元。
  四、共创共享: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的长效坚守

  (一)扶贫模式迭代:从 “输血” 到 “造血”
  产业扶贫:创新 “5+” 资产收益模式,累计带动 39 万人脱贫,2024 年该模式升级为 “产业互联共同体”,实现农户年均增收 1.2 万元;就业扶贫:吸纳 4 万名大学生、7000 名受灾养殖户成为产业工人,人均年薪超过 6 万元,推动 “农民工” 向 “新职业农民” 转变。
  (二)公益助学:种下乡村振兴的 “人才种子”
  20 年来,牧原持续开展 “金秋计划”,累计资助近 10 万学子实现大学梦想,还建立了覆盖小学、初中、高中的 “春苗 - 晨曦 - 春雨” 公益体系:
  2024 年发放助学金 4942 万元,帮助 1.7 万名大学生解决学费问题;在培养的 “新农人” 团队中,95 后农艺师占比达 80%,他们带着智能种植、疫病防控等技术扎根农村,成为乡村振兴的 “科技尖兵”。
  五、行业启示:从 “规模扩张” 到 “价值共享” 的范式转型

  牧原的实践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三点重要启示:
  生态共建:通过 “技术共享 + 风险共担”,将中小农户融入现代化产业链,化解 “大企独大” 与 “散户式微” 的零和博弈局面;科技普惠:研发投入不追求短期回报,而是利用 “技术溢出效应” 提升全行业效率,使科技真正惠及广大农户;长效赋能:从仔猪让利到产业工人培养,从水肥还田到公益助学,构建 “经济 + 社会 + 生态” 的多维价值体系。正如秦英林所说:“养猪业的未来,不是大企业的独自发展,而是全产业的共同繁荣。” 当 9 亿元让利为千万农户带来实惠,当 230 亿研发成果在农业生产中发挥实效,牧原正在书写的,不仅是企业的商业成功故事,更是中国农业现代化的 “联农助农” 新模式。
  结语:大企业的 “大担当”
  在生猪行业深度调整时期,牧原的决策展现出龙头企业的格局 —— 不以短期利润为首要目标,而是以产业升级为自身使命;不追求 “赢家通吃”,而是构建 “大河有水小河满” 的共生生态。这种 “全链开放、技术赋能、共创共享” 的模式,不仅为行业应对周期波动提供了 “牧原方案”,也在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描绘出产业资本与小农经济良性互动的清晰蓝图。当更多企业参与到联农助农行动中,中国农业的高质量发展必将获得更强大的动力。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盐碱地逆袭:看牧原如何让“不毛之地”变身“黄金粮仓”2025/8/15 22:47:37
牧原成本破局11.8元/公斤:生猪产业从“量战”到“质胜”的深度变革2025/8/13 9:36:44
因劳动争议,石磊起诉牧原股份2025/8/12 22:07:52
以爱筑梦 开创未来|牧原集团第四十届母子工程大会温暖落幕2025/8/9 10:19:03
从污染治理到循环经济 牧原股份的绿色转型启示录2025/8/8 14:19:31
当AI遇见猪圈:牧原如何用智能重构人猪共生新生态2025/8/8 9:23:37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