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病毒疾病 → 文章内容

动物疫病研究进展摘译(3.7)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3/7 10:05:04 关注:907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血清4型禽腺病毒fiber-1重组蛋白
  可诱导免疫鸡产生高水平中和抗体
  Satoko Watanabe,Yu Yamamoto,Aoi Kurokawa,Hiroshi Iseki,Taichiro Tanikawa,Masaji MasePMID:36757474
  PMCID:PMC9910269 DOI: 10.1007/s00705-023-05709-6血清4型禽腺病毒(FAdV-4)强毒株可引起心包积液综合征(HPS),患鸡死亡率高,给家禽业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研制有效疫苗对防控该病至关重要。本研究里,我们从日本HPS疫情中分离到一株FAdV-4,利用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获得了fiber-1重组蛋白,并对其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进行了评价。结果显示,fiber-1重组蛋白可诱导免疫鸡产生高水平的中和抗体,且抗体可维持至少10周。以FAdV-4强毒株JP/LVP-1/96攻毒后,免疫鸡未出现临床感染体征和组织病理学变化,各器官病毒载量和血清总蛋白明显降低,白蛋白水平则未下降。结果表明,本研究制备的fiber-1重组蛋白可作为亚单位疫苗防控鸡HPS。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757474/

 患急性肝炎番鸭中腺病毒
  (B种)新毒株的分离与鉴定
  Shilong Chen,Fengqiang Lin,Bin Jiang,Shifeng Xiao,Dandan Jiang,Chang Lin,Shao Wang,Xiaoxia Cheng,Xiaoli Zhu,Hui Dong,Xiuqin Chen,Bo Yu,Shizhong Zhang,Shaoying ChenPMID:34921519  DOI:10.1111/tbed.14428
  2014年以来,我国番鸭中出现了一种新疾病,称为苍白性肝病(PLD),其特征是病鸭精神沉郁、腹泻、猝死以及急性肝炎(肝脏苍白、出血)。本研究中,我们分离了可引起显著细胞病变效应(CPE)的PLD病原,并用透射电镜(TEM)观察病毒颗粒。以分离株BG61进行攻毒试验,番鸭出现同样症状。分离株全基因组长度为43842 nt,GC含量47.11%,与法国番鸭腺病毒GR株(GC含量46.08%)相近。本次分离株与我国番鸭腺病毒分离株和GR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9.71~99.95%和93.31~93.33%。所有毒株DNA聚合酶基因可形成一个单独的遗传谱系,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9.55~100%。我国番鸭腺病毒分离株均含有2个纤维基因,而腺病毒B种的唯一代表株GR中仅有1个纤维基因。含DAdV-2抗体的血清对我国番鸭腺病毒分离株的中和活性较弱。全基因组、六邻体蛋白和纤维蛋白的系统发育树显示,番鸭腺病毒毒株形成的遗传谱系包括两个分支。因此,GR和我国分离株都属于鸭腺病毒属的同一种(B种)。鸭禽腺病毒B种包括两种血清型或基因型,如GR属于血清1型或基因1型(DAdV B1),而我国番鸭腺病毒属于血清2型或基因2型(DAdV B2)。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921519/

  分离自埃及野鸟的H7N3禽流感病毒
  致病性及药敏性分析
  Ahmed E Kayed,Omnia Kutkat,Ahmed Kandeil,Yassmin Moatasim,Ahmed El Taweel,Mohamed El Sayes,Rabeh El-Shesheny,Basma Emad Aboulhoda,Nourtan F Abdeltawab,Ghazi Kayali,Mohamed A Ali,Mohammed A RamadanPMID:36757481  PMCID:PMC9909137
  对禽流感病毒(AIV)开展主动监测以及研究其病毒学特征对于早期预警和防范下次疫情至关重要。在2014—2017年对埃及野鸟AIV的主动监测中,我们分离出多种低致病性H7N3重组AIV。本研究调查并比较了4种H7N3病毒在鸡和小鼠中的传染性、致病性及传播能力,并评估了这些病毒在体外对不同商业抗病毒药物的敏感性。结果显示:不同H7N3病毒接种小鼠后,可观察到病毒致病性存在显著差异,感染小鼠死亡率为20%~100%;接种鸡后,仅在感染后3天出现眼部症状,以及不同器官出现系统性病毒感染;每个试验组都观察到有效的病毒复制及传播,表明这些亚型AIV易从野生鸟类传播至家禽,而无需提前适应;未检测到与耐药性相关的病毒蛋白突变,所有毒株对测试的抗病毒药物均敏感。结果表明,所有试验AIV毒株都具有感染小鼠和鸡的能力。H7N3病毒在埃及野生鸟类中的传播可能对家禽业和公共卫生产生威胁。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757481/

    信息来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河北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集中消毒专项行动2025/5/11 7:38:49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汛期动物疫病防控提示》的通知2025/5/11 6:50:38
海关总署发布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2025年5月72025/5/8 20:58:57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2025年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培训班2025/4/28 19:45:45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动物疫病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班2025/4/26 10:25:2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举行深化合作研讨会暨签约仪式2025/4/22 19:07: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