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管理频道
养殖管理  畜禽资源  免疫防疫  疫病防治  疫病警报  饲料  兽药  
当前位置:首页疫病防治病毒疾病 → 文章内容

动物疫病研究进展摘译(3.26)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3/26 14:31:56 关注:1013 评论: 我要投稿

新希望六和——生物环保饲料

  全球定位系统揭示了商业化养殖场
  周边的野生水禽与自然湿地景观的联系
  Fiona McDuie, Elliott L Matchett, Diann J Prosser, John Y Takekawa, Maurice E Pitesky, Austen A Lorenz, Madeline M McCuen, Overton Cory T, Joshua T Ackerman, Susan E W De La Cruz, Michael L CasazzaPMID:34974641;
  DOI:10.1111/tbed.14445
  人兽共患病是人类非常关注的问题,如禽流感(AIV)威胁着粮食安全、野生动物保护和人类健康。野生水禽及其栖息的自然湿地是已知的禽流感病毒的储存库,鸟类能够将病毒传播给家禽。虽然有感染风险模型将候鸟迁徙路线与禽流感发生联系在一起,但人们对野生水禽在商业化养殖场中的存在情况、以及其运动模式与自然湿地的相关性了解还非常有限。我们用GPS遥测数据记录了华盛顿和加利福尼亚州的8个商业化养殖场内或附近的11只野生水禽(包括3种鸭科水禽)的栖息路线。这些野鸭白天和夜间都在奶牛和肉牛饲料场内滞留,主要进行栖息和觅食,也在附近湿地活动。野鸭表现出高度的生活规律性,能在数月或数年内往返栖息地的相同区域(包括养殖场和附近的湿地),并与周围的湿地表现出强大的依赖性,可以从1251公里外的地区抵达此湿地。遥测数据比观测数据具有显著优势,可以评估个体的移动行为和湿地的联系,这对疫情管理具有重要意义。遥测技术提高了我们对水禽-家畜病毒传播风险的理解,并有助于确定野生水禽-家禽-家畜等同时使用空间的相关因素。我们的研究表明,即使养殖场内/附近相对较小或隔离的天然和人工水源或食物源也会增加吸引水禽的可能性,这对试图尽量减少或预防禽流感暴发的管理人员具有重要影响。使用和解释遥测数据,尤其是实时的遥测数据,可以为减少水禽和家畜之间的病毒传播风险、改善野生和家养物种之间的保护屏障以及减少疫情提供关键信息。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4974641

    1996~2021年中国分离的2型猪繁殖与呼吸
  综合征病毒NSP4基因的变异情况
  Huiyang Sha, Hang Zhang, Qin Luo, Yajie Zheng, Qingge Zhu, Nina Wang, Limei Qin, Huawei Li, Liangzong Huang, Mengmeng ZhaoPMID:368325;
  DOI:10.1007/s11262-022-01957-x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自1996年在中国首次分离以来,一直在不断变异,导致防控困难。通过系统发育分析,PRRSV-2毒株引起的感染是中国的主要流行毒株。在这项研究中,我们重点研究了过去20年来PRRSV-2非结构蛋白4(NSP4)基因的流行和遗传变异情况,预测了NSP4的基本生物学特性,并利用123株PRRSV-2毒株对NSP4在核苷酸和氨基酸水平上的同源性进行了分析和比较。NSP4蛋白的预测分子量被确定为21.1kDa,并被预测为缺乏信号肽的稳定疏水蛋白。来自不同毒株的NSP4具有高度的氨基酸(85.8-100%)和核苷酸序列同源性(81.0-100%)。系统发育分析表明,中国最流行的8系和1系是具有长遗传距离的无亲缘分支。该分析将有助于全面阐明PRRSV NSP4在中国的流行参数,为充分了解NSP4的功能奠定基础。NSP4基因的高度保守决定了PRRSV最基本的生命特征和功能。研究分析NSP4蛋白的空间结构,研究NSP4的遗传进化,不仅为NSP4如何参与宿主先天反应的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为基因操作提供了靶点,为新药分子提供了合理的靶分子和结构。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383275/

 非洲猪瘟病毒基因型和血清群的系统综述
  Hailong Qu, Shengqiang Ge, Yongqiang Zhang, Xiaodong Wu, Zhiliang WangPMID:35061204;
  DOI:10.1007/s11262-021-01879-0
  非洲猪瘟(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SFV)引起的急性高度出血性疾病,死亡率很高。尽管ASFV(一种大型DNA病毒)的总体基因组突变率相对较低,但ASFV表现出遗传和抗原多样性。根据B646L基因,ASFV可分为24个基因型。基于抗体介导的红细胞吸附抑制试验,交叉保护的ASFV毒株可分为八个血清群。在此,我们回顾了ASFV基因分型和血清分群的研究进展,并解释了这些信息如何在ASF暴发期间帮助快速识别病毒来源,并将有助于ASF疫苗的开发。
  原文链接:
  https://pubmed.ncbi.nlm.nih.gov/36609930/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中国动物卫生与流行病学中心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河北启动重大动物疫病集中消毒专项行动2025/5/11 7:38:49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关于印发《汛期动物疫病防控提示》的通知2025/5/11 6:50:38
海关总署发布禁止从动物疫病流行国家地区输入的动物及其产品一览表(2025年5月72025/5/8 20:58:57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2025年动物疫病监测技术培训班2025/4/28 19:45:45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举办动物疫病诊断技术与质量控制培训班2025/4/26 10:25:21
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中国农业大学动物医学院举行深化合作研讨会暨签约仪式2025/4/22 19:07:59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