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部答复孙中岭代表“关于对创建农业强镇与数字乡村工作加大专项资金项目支持的建议”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3/6/9 19:18:57 关注:877 评论: 我要投稿
|
|
对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2385号建议的答复
农办议〔2023〕4号
孙中岭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对创建农业强镇与数字乡村工作加大专项资金项目支持的建议收悉。现就涉及我部职能的部分答复如下。
一、关于农业强镇建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高度重视乡镇上联城市、下接村庄的纽带作用,充分发挥乡镇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要作用,以农业产业强镇为抓手,促进镇域乡村产业发展。
(一)强化政策创设。2019年,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国发〔2019〕12号),提出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突出主导产业,建设一批农业产业强镇。2020年,我部印发《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吸引资本聚镇、能人入镇、技术进镇,建设一批标准原料基地、集约加工转化、区域主导产业、紧密利益联结于一体的农业产业强镇。2021年,国务院印发《“十四五”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规划》,提出强化县域统筹,推动形成县城、中心镇(乡)、中心村功能衔接的乡村产业布局结构。自2021年起,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对建设农业产业强镇作出部署安排。
(二)加大项目支持。2018年以来,我部会同财政部安排中央政策资金实施农业产业强镇建设项目,聚焦镇域农业主导产业,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提升基地水平、发展加工流通、培育经营主体、创建产业品牌等举措,建设一批主导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链条深度融合、经营主体蓬勃发展、农民就业增收显著的农业产业强镇。目前,已累计支持建设农业产业强镇1509个,覆盖1300个县(市、区),吸引10万多个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近万家农业企业参与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打造城乡要素双向流动的平台载体,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三)强化要素支持。在用地支持上。2021年,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保障和规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1〕16号),通过明确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用地范围、引导乡村产业在县域范围内统筹布局、拓展集体建设用地使用途径、大力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保障设施农业发展用地、优化用地审批和规划许可流程等举措,保障农业农村发展用地。在人才支撑上。2022年,我部会同财政部印发《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培育“头雁”项目实施方案》,自2022年起每年为每个县培育10名左右“头雁”,用5年时间培育一支乡村产业振兴带头人“头雁”队伍,为农业强镇建设夯实人才基础。2022年已培育1.78万人,2023年计划培育1.8万人。在金融支持上。2021年,中国人民银行联合我部等六部委出台《关于金融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意见》(银发〔2021〕133号),提出创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专属金融产品和服务。2021年,我部会同中国农业银行印发《关于金融支持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发展的意见》(农办产〔2021〕13号),提出到2025年底,中国农业银行对农业产业化联合体成员主体的贷款余额增长至500亿元。2022年,会同中国工商银行开展“兴农撮合”活动,形成“棚菜贷”、“万邦贷”、“蜂糖李产业贷”等配套融资产品。
二、关于加强数字乡村建设
近年来,农业农村部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强化顶层设计、加大项目支持、注重人才培育,精准发力、多措并举,加快推动数字乡村建设,赋能乡村振兴。
(一)加强系统谋划。我部会同中央网信办、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联合出台《数字乡村发展行动计划(2022—2025年)》、《“十四五”数字农业建设规划》等文件。编制《数字乡村建设指南》、《数字乡村标准体系建设指南》,制定印发《“十四五”全国农业农村信息化发展规划》,加强农业农村信息化的顶层设计,明确数字乡村发展方向,细化实化重点任务。
(二)实施建设项目。截至2022年底,我部已累计支持建设国家数字农业创新中心、分中心21个,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64个,遴选认定106家农业农村信息化示范基地,深化精准播种、变量施肥、智慧灌溉、精准饲喂、环境控制、植保无人机等应用,有效示范带动农业生产数字化转型。据我部监测,2021年全国农业生产信息化率达到25.4%。
(三)开展试点示范。我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商务部等部门,在110个县(市、区)开展“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建立健全适应农产品网络销售的供应链体系、运营服务体系、支撑保障体系,加强农产品全产业链数据监测、分析和应用,推动以数据信息等数字化手段指导生产、引导市场和服务决策。
(四)加强人才选育。自2016年起,我部持续在全国范围开展农民手机应用技能培训,截至2022年底,累计培训受众超过1.85亿人次,推进手机应用与农业生产、经营和农村生活深度融合,提升农村居民数字信息素养。连续5年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带头人农业农村电子商务专题培训班,培训电商骨干人才2500余人,利用数字化手段促进农产品上行。2022年,聚焦农村电商主题,组织开展全国农村创业创新项目创意大赛和“大国农匠”全国农民技能大赛(农村电商人才类),挖掘推荐一批优秀电商创业项目和人才。
下一步,我部将继续新建一批农业产业强镇,打造一批产业融合发展平台,加强数字农业相关基地建设与技术应用,积极探索数字化、信息化助力农业增产增效解决方案,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有力支撑。
感谢您对我部工作的关心,希望继续对三农工作给予支持。
联系单位及电话: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
010-59192710
农业农村部
2023年5月30日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