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行情频道
价格播报  行情分析  
当前位置:首页行情分析行业发展 → 文章内容

畜禽种养循环:从污染困境到生态转机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7/4 8:23:09 关注:50 评论: 我要投稿

  在传统农业模式中,养殖与种植常处于分离状态,彼此独立运行。养殖场在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大量粪便、污水与有害气体。据统计,仅猪、牛、鸡三大畜禽的粪便排放量每年就高达 27 亿吨。这些废弃物若处理不当,便会对土壤、水源和空气造成严重污染,犹如埋下一颗定时炸弹。
  从土壤角度分析,畜禽粪便中携带的大量有害化学物质和病原微生物,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到土壤,会导致土壤质量显著下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也会受到严重影响。若是土壤中重金属超标,农产品质量安全也将受到严重威胁。在水源方面,畜禽养殖产生的大量污水若未经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导致水体溶解氧降低、透明度变差,水质恶化,不仅危害水生生物生存,还会通过土壤渗透污染地下水。而在大气污染层面,畜禽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氨气、硫化氢、甲烷等有害气体,不仅气味刺鼻难闻,危害人和动物健康,还可能引发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
  与此同时,种植户为了保证农作物茁壮成长,不得不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化肥,以提供农作物所需养分。这不仅增加了种植成本,长期大量使用化肥,还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板结,使土地肥力逐渐下降,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出现,为传统农业模式的困境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它将养殖业和种植业紧密相连,形成一个互利共赢的良性生态循环系统,使原本令人头疼的畜禽粪便 “变废为宝”,成为农作物生长的优质养分,开启了农业绿色发展的新篇章。
  什么是畜禽种养循环
  畜禽种养循环,简言之,就是将养殖业与种植业紧密结合,构建出一个良性的生态循环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养殖场产生的畜禽粪便不再是废弃物,而是经过一系列科学处理,如厌氧发酵、堆肥等方式,转化为富含氮、磷、钾等多种营养元素的有机肥料。这些有机肥料施用于农田,为农作物提供充足养分,助力农作物茁壮成长。
  而农作物收获后的秸秆等废弃物,也可作为畜禽的饲料,为畜禽提供丰富的膳食纤维和能量来源;或者用于养殖场的垫料,保持养殖场内的干燥和清洁,减少畜禽疾病的发生。如此一来,整个系统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闭环,实现了资源的充分利用和循环发展。
  以常见的 “猪 - 沼 - 果” 循环农业模式为例,在生猪养殖过程中,产生的猪粪被收集起来,进入沼气池进行厌氧发酵。在这个过程中,猪粪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产生沼气和沼液。沼气作为清洁能源,可用于农户的炊事、照明等,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沼液则富含多种营养物质,经过处理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果园,作为优质的有机肥料,施用于果树。果树在沼液的滋养下,茁壮成长,结出的果实口感好、色泽鲜艳、营养丰富,更符合市场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需求。而果园里的杂草和修剪下来的树枝等废弃物,又可以作为生猪的饲料,或者经过处理后用于沼气池的发酵,进一步促进资源的循环利用。
  肉鸡企业投身种养循环的背后
  环保重压下的必然选择
  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不断提高以及生态环境建设的持续推进,畜禽养殖污染问题愈发受到关注。国家相继出台一系列严格的环保法规和政策,对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提出明确且高标准的要求。2014 年施行的《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它明确规定畜禽养殖场、养殖小区应当根据养殖规模和污染防治需要,建设相应的畜禽粪便、污水与雨水分流设施,畜禽粪便、污水贮存设施等。若企业违反相关规定,将面临责令改正、罚款等严厉处罚,情节严重的,甚至可能被责令停业或关闭。
  在如此严格的环保政策下,肉鸡企业若不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处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粪便、污水和有害气体,不仅会对周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引发周边居民的不满和投诉,还可能面临高额罚款和法律责任,严重影响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因此,发展畜禽种养循环模式,成为肉鸡企业在环保重压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这一模式,肉鸡企业能够将养殖废弃物进行有效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降低污染物排放,从而满足环保法规的要求,避免因环境污染问题带来的一系列风险和损失。
  经济效益的多重考量
  从经济效益的角度深入分析,畜禽种养循环模式为肉鸡企业带来了显著的增收机遇,为企业开辟了全新的盈利渠道。肉鸡企业在将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后,除满足自身种植需求外,还可将剩余的有机肥料投放到市场,销售给其他有需求的种植户。这不仅充分利用了资源,还拓展了企业的业务领域,增加了销售收入。
  而且,有机肥料种植出来的农产品品质更高,在市场上往往能获得更高的价格。以使用肉鸡企业生产的有机肥料种植的蔬菜为例,这些蔬菜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消费者喜爱,其市场价格相比普通蔬菜可高出 20% - 50%。这使得肉鸡企业在农产品销售环节能够获得更为可观的利润,进一步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同时,高品质的农产品还能提升企业的品牌形象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赢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客户资源,形成良性循环,为企业的长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政策导向的积极引领
  国家高度重视农业绿色发展,将其作为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鼓励和支持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措施。2021 年,农业农村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联合发布《关于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要加快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打通种养循环堵点,促进粪肥还田,推动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
  中央财政通过以奖代补等方式,对开展绿色种养循环农业试点的地区和企业给予资金支持,每个试点县的支持原则上每年不低于 1000 万元。这些政策的出台,为肉鸡企业发展畜禽种养循环模式提供了明确的政策导向和强大的动力支持。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号召,投身于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建设,不仅能够享受到政策带来的资金补贴、税收优惠等实际利益,降低企业的运营成本,还能在政策的引导和支持下,更好地整合资源,优化产业布局,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企业的积极参与也有助于推动整个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为农业绿色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种养循环在肉鸡企业中的实践
  温氏股份:科技赋能,循环新篇
  作为养殖行业的领军企业,温氏股份在畜禽种养循环领域表现卓越,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与创新精神,为行业发展树立了典范。温氏集团董事长温志芬曾公开表示,为积极响应大力发展绿色低碳循环农业的号召,温氏集团长期坚持在畜禽粪污减排增效、种养循环、绿色低碳等核心技术上进行攻关。
  在养殖环节的废弃物处理方面,温氏股份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系列先进的粪污处理设施。通过干湿分离技术,将畜禽粪便中的固体和液体有效分离,为后续的处理和利用奠定基础。在厌氧发酵环节,温氏股份采用先进的发酵工艺和设备,确保发酵过程高效、稳定,将肉鸡粪便转化为沼气和沼液。产生的沼气被用于发电,不仅满足了养殖场自身的部分电力需求,多余的电量还输送到周边地区,为当地提供清洁能源,减少了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沼液则通过专门铺设的管道,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周边的农田、果园和蔬菜基地。这些沼液富含多种营养元素,是农作物生长的优质肥料,能够有效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减少化肥的使用量,降低农业生产成本,同时还能提升农产品的品质和口感。
  在资源化利用方面,温氏股份积极探索多元化的途径。在一些养殖场周边,温氏股份租赁土地,种植各类农作物,形成了 “猪 - 沼 - 粮”“猪 - 沼 - 菜” 等循环模式。以 “猪 - 沼 - 粮” 模式为例,猪粪经过处理后产生的沼液用于灌溉粮食作物,粮食作物收获后的秸秆等废弃物又可以作为猪的饲料或者用于养殖场的垫料,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业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在南方丘陵区域,温氏股份探索以沼液种植高产牧草的 “猪 - 沼 - 草” 模式,并与饲料公司达成合作,每年种植的草由饲料公司收割,每吨可卖 100 元。据测算,400 亩的草原,一亩地一个生产周期可收 5 吨左右,一年大约可收 5 波,一年收益约百万元,真正实现了变废为宝。
  温氏股份在畜禽种养循环领域的成功实践,带来了显著的经济、环境和社会效益。从经济效益来看,通过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农产品品质的提升,温氏股份降低了生产成本,增加了销售收入,提高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在环境效益方面,有效减少了畜禽养殖废弃物对环境的污染,保护了土壤、水源和空气,促进了生态环境的改善。在社会效益上,温氏股份的实践为当地提供了就业机会,带动了周边农民增收致富,同时也为其他企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推动了整个行业向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
  畜禽种养循环面临的挑战
  技术难题亟待突破
  尽管畜禽种养循环模式优势明显,且已出现一些成功案例,但在实际推行过程中,相关企业仍面临诸多挑战,技术层面的问题尤为突出。
  在废弃物处理和资源转化环节,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循环效率和质量。以畜禽粪便转化为有机肥料为例,部分企业由于发酵技术不过关,导致肥料中的有害病菌和重金属超标。这不仅无法达到还田标准,还可能对土壤和农作物造成损害,使原本旨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和环境保护的举措,反而产生负面效果。据相关研究表明,一些小型养殖场因缺乏先进的发酵设备和技术,生产出的有机肥料中大肠杆菌、蛔虫卵等有害病菌严重超标,施用于农田后,导致农作物病虫害频发,产量大幅下降。
  在养殖与种植的精准对接技术方面,同样存在不足。不同农作物在不同生长阶段对养分的需求差异较大,如何根据这些差异精确调配有机肥料的施用量和施用时间,以实现养分的高效利用,是企业需要攻克的关键难题。若施肥量过多,不仅会造成资源浪费,还可能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引发环境污染;施肥量过少,则无法满足农作物生长需求,影响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多数企业在施肥过程中仍依赖经验判断,缺乏科学精准的施肥指导,导致有机肥料的利用率较低,无法充分发挥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优势。
  面对这些技术难题,企业应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与科研机构、高校等建立紧密合作关系,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例如,与当地农业大学合作,成立专门的研发团队,对畜禽粪便的无害化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技术进行深入研究。通过不断试验和改进,研发出新型的发酵技术,有效降低有机肥料中的有害病菌和重金属含量,提高肥料质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物联网、大数据等,建立养殖与种植精准对接的智能化管理系统,实时监测农作物生长状况和土壤养分含量,根据监测数据精准施肥,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
  观念转变任重道远
  在推广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过程中,部分养殖户和消费者的观念转变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挑战。
  对于养殖户而言,传统的养殖观念根深蒂固,许多养殖户习惯于传统的养殖方式,对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缺乏了解和信任。他们担心采用新的模式会增加养殖成本、降低养殖效益,或者对新技术的操作和管理感到困难。一些养殖户认为,将畜禽粪便进行处理再利用,不仅需要投入资金购买处理设备和技术,还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进行管理,不如直接排放来得简单省事。这种短视的观念阻碍了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推广和应用。
  消费者方面,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有待提高。尽管有机农产品在品质和安全性上具有明显优势,但由于价格相对较高,且市场上存在一些假冒伪劣的有机产品,导致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信任度不高。许多消费者在购买农产品时,更注重价格因素,而对农产品的生产方式和环保意义关注较少。这使得以有机肥料种植的农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受到一定影响,进而影响了肉鸡企业发展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积极性。
  为了转变观念,企业和政府需要加强宣传和培训。通过举办培训班、现场观摩会等形式,向养殖户普及畜禽种养循环的知识和技术,让他们亲身体验这种模式带来的好处,如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农产品品质、增加经济效益等,从而提高他们的参与积极性。通过媒体宣传、科普讲座等方式,向消费者宣传有机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安全性和环保意义,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加强市场监管,打击假冒伪劣有机产品,维护有机农产品市场秩序,让消费者能够放心购买有机农产品。
  未来展望:绿色农业的光明前景
  畜禽种养循环模式作为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实践,对肉鸡企业和整个农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肉鸡企业角度来看,这一模式不仅帮助企业有效应对环保压力,降低环境风险,还开辟了新的经济增长点,通过有机肥料销售和高品质农产品的生产,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从农业发展的宏观层面而言,畜禽种养循环模式促进了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了农业面源污染,保护了生态环境,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展望未来,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畜禽种养循环模式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在技术层面,新的废弃物处理技术、精准对接技术以及智能化管理技术将不断涌现,进一步提高循环效率和资源利用质量。例如,随着生物技术的不断进步,可能会研发出更加高效的微生物菌剂,能够快速、彻底地将畜禽粪便转化为优质有机肥料,且有效降低肥料中的有害病菌和重金属含量。智能化传感器和大数据分析技术的应用,将实现对养殖和种植过程的实时监测和精准调控,根据农作物的生长需求精确供应养分,进一步提高有机肥料的利用率。
  在政策支持方面,国家对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视程度只会不断提高,未来必将出台更多、更有力的政策措施,鼓励和引导更多的肉鸡企业和农业经营主体投身于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建设。这些政策将涵盖资金补贴、税收优惠、技术支持等多个方面,为畜禽种养循环模式的推广和应用提供强大的政策保障。可以预见,在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的双重推动下,畜禽种养循环模式将在相关肉禽企业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推广,成为农业绿色发展的主流模式。它将引领农业朝着更加绿色、可持续的方向迈进,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和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做出重要贡献。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信息
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交叉复核组赴宁夏进行现场复核2025/7/4 17:32:04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创新团队揭示M1型巨噬细胞与羊膜上皮细胞间质转化之间的2025/6/26 19:08:41
长三角畜禽一体化:农业新引擎如何轰鸣?2025/6/13 8:35:37
山东举办畜禽重要流行病综合技术培训班2025/6/13 8:10:25
畜禽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科技团队发现ZBED6敲除有效抑制DKK3介导的肌肉萎缩2025/6/11 18:28:30
全国畜牧总站畜禽种质资源保存中心主任杜桂林到省种畜禽种质测定中心调研2025/6/11 16:00:23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您可能感兴趣的产品更多>>

版权所有 现代畜牧网 Copyright©2000-2025 cvo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004265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