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内卷” 风暴 重塑猪业生态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7/16 8:33:04 关注:52 评论: 我要投稿
|
|
本文旨在深入剖析 2025 年上半年生猪养殖行业所经历的重大变革。在 “反内卷” 政策的有力引导下,整个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深度调整,行业格局发生显著变化。
一、行业数据与竞争格局
(一)总体出栏数据
2025 年上半年,TOP20 上市猪企合计出栏量达到 9477.31 万头,同比增长 22%,增量约 1669 万头,头部效应愈发显著。其中,牧原股份出栏量高达 3839.4 万头 ,占 TOP20 上市猪企出栏总量的 40.5%,同比增幅 18.54%,全球市占率从 2021 年的 2.6% 上升至 2024 年的 5.6%,超过行业第二至第四名的总和。
(二)主要企业表现
温氏股份:凭借 “公司 + 农户” 的独特模式,以 1793 万头的出栏量、24.75% 的增长幅度位居第二。该模式通过公司与农户紧密合作,实现资源互补,有效提升了市场竞争力。
新希望:尽管出栏量微降 2.75%,但通过成本优化实现了结构性调整。在种猪环节关注后备猪管理与断奶仔猪质量提升,育肥环节加强自育肥体系建设与满负荷运营,同时与饲料业务联动优化配方,成功应对市场变化。
德康农牧与大北农:德康农牧出栏量为 512 万头 ,同比增长 27.10%,其代养模式占据主导地位,超过 80% 的生猪出栏量源自代养模式 ,通过与家庭农场合作,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成本优化。大北农出栏量 383 万头 ,同比增长 34.64%,通过技术创新、管理优化等方式,提升养殖效率和生产成绩,推动出栏量快速增长。
二、头部逐鹿,强者愈强
(一)牧原:独孤求败的王者之路
牧原股份在行业中占据领先地位,出栏量、市场占有率、净利润等指标表现出色,成本控制能力突出。
出栏量与市占率:3839.4 万头的出栏量在行业中独占鳌头,全球市占率快速增长,彰显其强大的市场影响力。
净利润:102 亿 - 107 亿元,同比暴增超 11 倍,按 181 天计算,日均净赚超 5600 万元 。
成本控制:6 月完全成本降至 12.1 元 / 公斤 ,较年初下降 1 元 / 公斤 ,年内目标逼近 11 元 / 公斤 。
优势支柱:在种猪育种上,投入 60 亿构建智能选育平台,实现胴体肉质闭环优化 ;智能养殖方面,巡检机器人替代人工监测,咳嗽声预警系统降低疫病损失;饲料创新上,低豆粕日粮技术降低进口依赖,合成生物技术量产异亮氨酸替代蛋白;全产业链布局,屠宰业务跃居中国第一,全球化扩张稳步推进。
(二)温氏、新希望:老牌巨头的坚守与变革
温氏股份:凭借 “公司 + 农户” 模式稳居行业第二,该模式通过公司提供资金、技术、市场等支持,农户负责养殖,实现互利共赢。温氏还不断升级模式,如 “政银企村” 共建模式,提升养殖效率和竞争力。
新希望:通过成本优化实现结构性调整,采取提高生产管理水平、加强企业数字化建设、调整优化组织结构等措施,成功控制成本,为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三)中坚崛起,梯队成型
德康农牧、大北农等中坚企业增速显著,形成梯队化竞争格局。德康农牧以代养模式为主,实现规模化养殖与成本优化;大北农通过技术创新与管理优化,推动出栏量快速增长,在行业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三、企业分化,冰火两重天
(一)高增长黑马狂奔
正邦科技、立华股份、东瑞股份等企业实现翻倍式增长。正邦科技上半年生猪销量 357.66 万头 ,较上年同期增长 125.04%,净利润预计 1.9 亿元 - 2.1 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立华股份商品肉猪出栏量不断增长,2025 年 1 月肉猪销售收入达 3.14 亿元 ,同比激增 149.21%;东瑞股份瞄准供港高端市场,上半年出栏 76.5 万头 ,同比大幅增长 116.16%,凭借高品质猪肉赢得市场认可。
(二)收缩阵营的战略调整
新希望:主动优化养殖结构,将育肥成本降至 13.4 元 / 公斤 ,对成本较高的场线做出调整,清退部分场线进行资产盘活,部分随着自养能力和疫病防控手段的升级再重新启用,同时在成本优势明显区域增加能繁母猪投放。
华统股份与傲农生物:华统股份出栏量同比下降 19.88%,在市场竞争中面临压力。傲农生物上半年累计销售生猪 78.33 万头 ,较去年同期下降了 43.25% ,通过破产重整剥离大部分闲置资产,减轻经营负担,债务规模大幅下降,利息支出降低,母猪存栏逐步恢复,生产成绩明显提升 。
四、成本为王,盈利重构
在猪价持续低迷的背景下,2025 年 6 月猪价均价仅为 14.08 元 / 公斤 ,同比下跌 20.59%,成本控制能力成为企业盈利的关键。
牧原股份:作为成本控制的标杆,净利润暴增,成本控制成效显著。通过种猪育种、智能养殖、饲料创新和全产业链布局等优势,实现大幅度成本下降,在市场竞争中占据领先地位。
其他头部企业:温氏股份凭借 “公司 + 农户” 模式,通过集中采购和技术支持降低成本;新希望通过优化养殖结构,淘汰低效项目,加强精细化管理,将育肥成本降至 13.4 元 / 公斤 ,实现成本控制和盈利增长。
五、政策领航,行业向新
(一)“反内卷” 重塑行业生态
国家出台的 “减母猪、控二育、降体重” 政策全面重塑行业竞争逻辑和产能结构。
减母猪:目标是将能繁母猪存栏从 4042 万头调减 100 万头至 3950 万头 ,从源头上控制生猪产能,避免未来 12 - 18 个月生猪供应过剩。
控二育:限制二次育肥,避免市场投机行为造成的市场供应波动,使价格回归供需基本面。
降体重:国储收储体重要求降至 115 公斤 ,减少猪肉供应量,缓解市场压力,降低养殖成本。
头部企业积极响应政策,如牧原股份调减能繁母猪存栏,温氏、牧原下调出栏体重,推动行业产能结构优化,市场竞争转向成本控制、技术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
(二)战略路径百花齐放
不同企业根据自身特点选择不同战略路径。
以量补价型战略:代表企业有正邦、立华等 ,通过激进扩张实现出栏量翻倍,对冲价格下行压力,但面临市场供过于求和资金管理等风险。
溢价突破型战略:以东瑞(供港)、京基智农(深圳周边)为代表,依托区域市场,凭借高品质产品维持较高均价,但市场规模相对较小,对产品品质和品牌建设要求高。
技术降本型战略:典型企业是牧原 ,向 “10 元成本时代” 冲刺,温氏目标 13 元 / 公斤 。通过技术手段控制成本,但需要持续投入研发资金,面临技术创新风险。
(三)下半年猪价:迷雾中的曙光
下半年猪价走势存在不确定性,但也有积极因素。
利好因素:产能调减效应滞后释放,能繁母猪存栏量调减将在下半年体现为生猪出栏量减少;三季度是猪肉消费旺季,学校开学、中秋国庆等节日将推动市场需求攀升。
压制因素:当前出栏均重仍处历史高位,市场猪肉供应量较大,养殖户压栏增重可能进一步增加供应压力。
华泰证券预判,Q3 末至 Q4 猪价有望超预期,但企业盈利仍取决于成本控制能力,牧原等头部猪企毛利率或达 15.8% ,而行业平均仅 5.5% 。
六、猪业新局,未来已来
中国生猪养殖行业正处于变革关键时期,从粗放式发展转向精细化成本竞争。规模是行业准入门槛,成本控制决定企业生存与盈利,差异化是企业脱颖而出的关键。牧原的成功源于长期技术积累和全产业链精细管理,傲农的扭亏、东瑞的溢价则表明中小玩家通过深耕细分市场也能实现发展。
新一轮行业洗牌是综合成本、政策响应与战略定力的竞争,在 “弱周期、窄波动” 的新常态下,构筑可持续盈利模型将成为定义行业未来发展的关键。2025 年下半年,行业将继续面临挑战与机遇,各企业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策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