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28日全国生猪市场行情综述
现代畜牧网 http://www.cvonet.com 2025/5/28 16:39:16 关注:129 评论: 我要投稿
|
|
2025 年 5 月 28 日全国仔猪价格最高报价为 30.00 元 / 公斤 ,最低报价 20.00 元 / 公斤,价差为 10.00 元 / 公斤。生猪价格方面,多数地区呈上涨态势,仅华南部分地区价格持平 。华东地区猪价领涨全国,上海、浙江以 7.5 - 7.6 元 / 斤的价格位居高位;海南生猪价格相对较低,为 6.6 - 6.8 元 / 斤。
仔猪价格:起伏背后的 “密码”
近期走势剖析
2025 年 5 月,仔猪市场价格走势波动剧烈。月初,仔猪价格延续前期上涨趋势,市场上 15 公斤仔猪均价达到 39.57 元 / 公斤 ,创下 7 个半月以来的新高,反映出市场对仔猪的强劲需求。但 5 月第 2 周,市场形势突变,仔猪价格由涨转跌,全国仔猪平均价格降至 39.35 元 / 公斤,环比下跌 0.6%,此价格反转使不少养殖户应对不及。
影响因素解读
市场需求:市场需求是影响仔猪价格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传统养殖旺季,养殖户通常加大仔猪补栏力度,以满足后续生猪出栏需求。2025 年一季度作为全年补栏旺季,中小散户在前一年年底和当年前两个月提前规划全年养殖计划,积极补栏仔猪,使得仔猪需求大幅提升 。此外,越来越多中小养殖场从自繁自养转向仔猪育肥和二次育肥,进一步扩大了仔猪市场需求。然而,需求并非恒定不变。随着 5 月中旬后生猪价格持续回落,养殖户对未来猪价预期发生变化,补栏意愿开始下降。特别是南方部分地区,因气温升高,猪肉消费进入淡季,间接影响了仔猪市场需求。
养殖成本:养殖成本的变动对仔猪价格有直接影响。饲料成本在仔猪养殖成本中占比较大。2025 年以来,虽然豆粕价格在 5 月第 2 周环比下跌 2.2%,为 3.61 元 / 公斤,但玉米价格持续上涨,全国玉米平均价格在 5 月第 2 周达到 2.43 元 / 公斤,环比上涨 0.4%。饲料成本的波动,使养殖户养殖成本难以稳定控制。除饲料成本外,人工成本、防疫成本等也在不断增加。部分地区人工费用持续上升,防疫要求提高也使防疫成本大幅增加。这些因素致使养殖户在销售仔猪时,必须考虑成本因素,进而影响了仔猪价格。
疫病情况:疫病一直是养猪业面临的难题,对仔猪价格的影响不容忽视。一旦发生大规模疫病,不仅会导致仔猪死亡率上升,减少市场供给,还会使养殖户产生恐慌心理,降低补栏积极性。2025 年 5 月,南方部分地区如广西、江西等地蓝耳病暴发,导致仔猪市场流通量激增,散户恐慌性抛售,价格下跌。疫病发生还会增加养殖户防疫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生猪价格:涨跌博弈的 “战场”
价格曲线回顾
近几个月来,生猪价格走势波动明显。自 2024 年 8 月达到阶段性高位后,便进入漫长下跌通道,年末跌破 16 元 / 公斤的关键价位。2025 年,价格持续在低位徘徊,下跌近 9 个月,直至 5 月中旬,市场价格低迷。不过,5 月下旬开始,生猪价格出现筑底回暖迹象。据中国养猪网数据监测,5 月 28 日,全国(生猪品种:外三元)均价为 14.52 元 / 公斤 ,较昨日上涨 0.09 元 / 公斤 ,连续 4 天上涨,累计上涨 0.16 元,为近 7 天最高价,整体处于阶段性趋稳态势。5 月 28 日的价格上涨,在近期价格走势中,对市场信心有一定提振作用。
涨跌因素大起底
供应端:生猪出栏量和存栏量是影响价格的重要因素。从存栏量看,2024 年 5 月起,全国能繁母猪数量逐步回升,2024 年 11 月达到 4080 万头的高位。虽 2024 年 12 月起能繁母猪存栏量略有下降,但按生猪养殖周期,要到 2025 年 10 月之后才会反映到生猪出栏数量上。这表明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猪市场供应仍将较为充足。从出栏量看,近期大型猪企加速降价出栏,4 月份生猪养殖企业合计销售量达 11498.37 万头,同比上升 23.88%,环比下降 2.96%。大量生猪集中出栏,给市场带来较大供应压力。尽管临近端午节,市场对猪肉需求有所增加,但因供应端压力依然较大,价格上涨动力相对不足。
需求端:需求方面,季节因素、节假日、消费者饮食习惯变化等都会对猪肉需求产生影响。一般来说,夏季气温较高,人们食欲相对下降,对猪肉消费需求减少,即所谓 “淡季”。而在春节、中秋、端午等节假日,人们消费需求会显著增加,对猪价有一定拉动作用。然而,2025 年临近端午节,市场仍延续今年以来的 “低需求” 态势。一位猪肉销售商表示,虽临近端午,但市场无 “节日氛围”,仍延续今年以来的 “低需求” 态势,商家只得降价促销,“普通猪肉每斤从年初的 12 元、13 元,降至 10 元左右,特价活动基本 8 元、9 元”。这可能与当前经济形势、居民消费观念变化等因素有关。
政策因素:政府出台的相关政策对生猪价格有重要影响。2025 年 5 月第 3 周,全国猪粮比跌至 5.48:1,进入过度下跌三级预警区间。政府可能采取一系列措施稳定猪价,如加大储备肉投放力度、调整养殖补贴政策等。环保政策对生猪养殖的限制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养殖规模和市场供应。一些小型养殖户可能因无法达到环保标准而退出市场,导致生猪供应减少;而大型养殖企业则可能加大投资,扩大养殖规模,提高市场供应能力。
后市预测:猪价未来走向分析
展望未来,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仍存在不确定性。从仔猪市场看,短期内,因疫病影响尚未完全消除,养殖户补栏积极性依然不高,仔猪价格可能继续维持在相对低位震荡。但随着养殖旺季到来,以及养殖户对未来猪价预期改善,仔猪价格有望在下半年逐步回升 。需注意的是,若能繁母猪存栏量持续增加,仔猪供应量也将相应增加,可能对价格上涨形成一定压制。
生猪价格方面,因当前市场供应依然较为充足,而需求在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预计端午节后猪价可能再次转跌。不过,随着下半年中秋、国庆、春节等节假日增多,猪肉消费需求将有所增加,对猪价有一定支撑作用。从长期看,猪周期下行阶段可能仍将持续一段时间,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动态,合理调整养殖规模和出栏计划,以应对市场风险。
养猪人应对策略指南
面对当前复杂多变的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养殖户需保持理性,制定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以降低市场风险,实现养殖效益最大化。
补栏需谨慎:仔猪价格波动使补栏决策尤为关键。在当前疫病风险尚未完全消除、市场需求不稳定的情况下,养殖户应避免盲目跟风补栏。要充分考虑自身养殖条件、资金状况和市场预期,合理控制补栏规模。可关注当地疫病防控情况,选择健康仔猪补栏。也可与专业兽医团队合作,制定科学免疫计划,降低疫病发生风险。
适时出栏:对于生猪出栏时机,养殖户需密切关注市场价格走势和自身养殖成本。价格上涨时,抓住时机及时出栏,实现利润最大化;价格下跌时,避免过度压栏惜售,以免增加养殖成本和市场风险。可根据生猪生长周期和体重,制定合理出栏计划。也可关注市场动态,如节假日、季节因素等,选择在市场需求旺盛时出栏。
成本控制是关键:在养殖过程中,降低成本是提高养殖效益的重要手段。养殖户可从多方面入手,如优化饲料配方,选择性价比高的饲料原料,降低饲料成本;合理安排人工,提高养殖效率,降低人工成本;加强疫病防控,减少疫病损失,降低防疫成本。还可通过技术创新,采用先进养殖设备和技术,提高养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总结与交流
本文深入剖析了 2025 年 5 月 28 日全国仔猪和生猪价格走势,从价格涨跌分布,到背后影响因素的详细解读,再到对后市的预测以及养殖户应对策略的探讨,旨在为养猪行业从业者的决策提供有力参考。
市场行情变化迅速,养猪行业面临诸多挑战。欢迎各位业内人士在评论区分享见解和经验,共同探讨未来猪价变化趋势以及在当前价格走势下的应对方法,促进共同发展。
|
声明:本网刊登的文章以信息传播为目的,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如果转载文章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或者转载出处出现错误,请及时联系进行删除,电话:13520072067。本网原创文章,转载请注明出处及作者。感谢您的支持和理解!
|
文章来源:现代畜牧网 文章作者:豆包 文章编辑:一米优讯 |
【进入社区】【进入专栏】【推荐朋友】【收藏此页】【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
|
发表评论 (当前没有登录 [点击登录]) |
|
信息发布注意事项: 为维护网上公共秩序和社会稳定,请您自觉遵守以下条款: 一、不得利用本站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不得侵犯国家社会集体的和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本站制作、复制和传播下列信息:[查看详细]
(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 (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 (三)煽动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 (四)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破坏民族团结的; (五)捏造或者歪曲事实,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的; (六)宣扬封建迷信、淫秽、色情、赌博、暴力、凶杀、恐怖、教唆犯罪的; (七)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的,或者进行其他恶意攻击的; (八)损害国家机关信誉的; (九)其他违反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的; (十)进行商业广告行为的。
二、互相尊重,对自己的言论和行为负责。 三、本网站不允许发布以下信息,网站编辑有权直接删除:[查看详细]
(一)、重复(恶意灌水)发布的信息; (二)、在本栏目内发布例如供求信息、代理招商、会展、求职招聘等含有广告宣传性质、不符合网站栏目的信息内容; (三)、与本网站主体定位不相关的信息等等。
四、本网站有权删除或锁定违反以上条款的会员账号以及该账号发布的所有信息。对情节恶劣的,本网将向相关机构举报及追究其法律责任! 五、对于违反上述条款的,本网将对该会员账号永久封禁。由此给该会员带来的损失由其全部承担! |
|
|